當前位置:
首頁 > 育兒 > 你可能還沒意識到,這樣教孩子「節儉」,會毀了孩子的眼界和格局

你可能還沒意識到,這樣教孩子「節儉」,會毀了孩子的眼界和格局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這首詩幾乎無人不曉,也是許多人的啟蒙詩。節儉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現在養育一個孩子十分不容易,家長也都不希望自己的孩子養成鋪張浪費的習慣,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節儉一點。但是在生活中,有一些「節儉」是真正的節儉嗎?

有個網友在網上這樣陳述自己的經歷,父母從小就教育自己要節儉,不能亂花錢,從記事起媽媽就總是說我們家裡窮,我想要的東西,媽媽很少會給我買,但是在逛超市的時候,如果有試吃的東西媽媽就會帶我去吃。上學之後,發生了一件事讓我感覺特別沒有面子,有一次老師讓買字典,那個時候字典還是很便宜的,10塊錢一本。回家後我找媽媽要錢,說老師要買字典,但媽媽卻說鄰居家的姐姐現在不用字典了,正好可以給我用,但是那本字典已經很破舊了,不管我再怎麼哭鬧,媽媽都沒有答應。後來每次用到字典時,看著別人嶄新的書,再看看自己的字典,心裡就感覺特別難受,還很自卑。工作之後,雖然我賺錢不少,但我總覺得錢不夠花,平時同事一塊出去聚餐我總是推脫,盡量不去。公司團建的時候,我就總想多吃點,現在在同事們的眼裡,我是出了名的摳門,雖然知道自己這樣不對,但卻很難改過來了。

其實生活中這樣的例子真的很多,我們總是提倡節儉,但這裡的節儉指的是理性消費,而理性則是根據自己的經濟能力進行消費,但現在我們有些父母「過度節儉」,更認為對孩子還是要秉持著窮養的觀念,而這種節儉並不是我們所提倡的。如果父母過於省儉,忽視壓抑了孩子的內心需求,會對孩子造成很多負面影響。

愛貪小便宜

從小被教育過分節儉的孩子很容易在金錢上斤斤計較,一看到有便宜就想占,這樣的人註定不會走得長遠,也很難有什麼大出息。之前逛超市的時候看到一個媽媽帶孩子在超市裡買東西,因為超市的購物袋是要收費的,這位媽媽就讓孩子去拿裝東西的那種袋子,而且還拿了一大捆,把自己買來的東西裝完之後,還想打包一些塑料袋帶回去,孩子還在旁邊說多拿一點,多拿一點。旁邊的人對這位媽媽和孩子議論紛紛,這位媽媽反而說了這樣一句話:「有什麼好看的,又不是拿著你家的,多管閑事」父母的這種行為,很容易讓孩子養成愛貪小便宜的習慣,而這類孩子往往都不會受歡迎,以後在社交方面也會遇到很大障礙。

孩子容易變得自卑

朋友有兩個女兒,二胎女兒出生之後,穿的基本上都是姐姐的衣服,如果衣服劃破了,媽媽就給她縫縫補補繼續穿,孩子小的時候還沒什麼,但孩子上幼兒園之後,同學們都笑話她像一個乞丐,總是穿的破破舊舊的,女兒的內心也受到了打擊,因為媽媽從來都不給她買新衣服。朋友說養育兩個孩子經濟壓力有點大,而且小孩子也不用講究,湊合著能穿就行了,所以每次女兒說要買衣服,媽媽都拒絕了。這讓幼小的孩子在小朋友面前變得非常自卑,因為經常被別人嘲笑,所以性格也發生了變化。

限制孩子的人生格局

強子大學畢業之後,每個月發了工資,他都會第一時間把錢存進銀行卡,然後賺一點利息,有人建議他在業餘時間學習一些技能充充電,但他覺得學這些會浪費錢,同事們出去聚餐的時候大多情況下他也不去。幾年之後,身邊的同事都因為能力提升或者人脈經營的好而高升或者深造去了,只有它依然還在原來的職位干一點雜活。很多人從小接受到的教育就是能省則省,正是父母這種過度節儉,在無形中影響了孩子的消費觀,在這種環境下長大的孩子,無論做什麼總是將錢放在第一位,眼界和格局都非常局限。有些人之所以生活悲慘,就在於他們的眼光,只在眼前那些雞毛蒜皮的小事上,忽略了自己的長遠利益,從而沒有大出息。

如何正確讓孩子節約?

首先我們不要對孩子隱瞞家裡的真實情況,不管家庭富裕也好,貧困也罷,都要對孩子實話實說。在這樣的基礎上,父母要有一顆平常心,如果孩子問媽媽,「我們家為什麼沒有大房子呀」?這個時候家長的回答就很關鍵了,家長可以說:「雖然現在我們的房子小,但是爸爸媽媽會努力工作,爭取以後買一個大房子。」這樣也能讓孩子知道,人生需要奮鬥來獲取更多想要的物質生活。

適當的節約能夠幫助孩子養成勤儉節約的好習慣,但也要把握好一個度,不該節省的錢也不要一味節儉,如果造成其他問題,那才是真正的「因小失大」,你們說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媽媽育兒的小助手 的精彩文章:

參加家長會時,父母最好不要這樣穿著打扮,以免讓孩子被同學笑話
孩子睡覺總愛踢被子,不僅僅因為「熱」,這3個原因家長也要重視

TAG:媽媽育兒的小助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