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清朝時期,蒙古具體分為哪幾個大的部落?看完豁然開朗

清朝時期,蒙古具體分為哪幾個大的部落?看完豁然開朗

清朝為了對蒙古各部實行統治,康熙三十年(1691)多倫會盟後,開始推行盟旗制度,以一部或數部為一盟,各部落每三年一會盟,設盟長、副盟長各一人。而各部的基本行政單位是旗,旗下則根據人口設置若干「佐」,佐以下則有千戶、百戶、十戶。清朝時期的蒙古共分十八盟、三十二部、二百零一旗(有變動)。

哲里木盟,轄四部十旗。科爾沁左翼前旗、科爾沁左翼後旗、科爾沁左翼中旗、科爾沁右翼前旗、科爾沁右翼後旗、科爾沁右翼中旗、郭爾羅斯前旗、郭爾羅斯後旗、杜爾伯特旗和扎齎特旗。

對蒙古的籠絡與聯盟成為清代前期民族問題的中心內容。漠南蒙古中察哈爾部勢力最強,察哈爾部首領林丹汗雖然為漠南蒙古各部的宗主。

1634年察哈爾部首領——漠南蒙古宗主林丹汗病逝,次年,察哈爾部首領額哲投降後金,至此,漠南蒙古各部全部臣服後金。清政府參考八旗制度,把漠南蒙古被分為16部49旗,納入清政府的直接控制之下。

漠北蒙古又稱喀爾喀蒙古,包括車臣汗部、土謝圖汗部、札薩克圖汗部,其三部雖然早在皇太極時期就向清廷朝貢,但聯繫不如漠南蒙古各部緊密。

漠西蒙古又稱厄魯特蒙古,共分為杜爾伯特部、和碩特部、準噶爾部、輝特部、土爾扈特部。

在公元1206年,草原各部落被成吉思汗統一。在此後成吉思汗對外發動了一系列的戰爭。並先後吞併了金朝、西夏、西遼、大理等國。並且還遠征西亞一帶,因此建立了蒙古帝國,這些佔領地區被成吉思汗分給了他的子孫。

在公元1271年,由成吉思汗的孫子忽必烈建立元朝,並在公元1279年,攻滅了南宋王朝而統一中國。

蒙古族在建立大一統王朝以後,各統治者就開始貪圖享樂,朝政日益腐敗,權臣作亂,民族與統治者的矛盾變的不可調和,因此導致元末的農民大起義。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筱暇愛美麗 的精彩文章:

盤古開天,盤古從哪裡來?真相揭開,讓人不敢相信!
藝術作品的高度與作者的人品道德有沒有什麼關係?看完顛覆認知

TAG:筱暇愛美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