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娛樂 > 「好萊塢」與美國軟實力內幕

「好萊塢」與美國軟實力內幕

好萊塢「Hollywood」

「好萊塢」與美國軟實力內幕

好萊塢

好萊塢是英文單詞「Hollywood」的漢譯,位於美國西海岸加利福尼亞州洛杉磯郊外。


好萊塢一詞作為地名,源自 1866 年房地產商哈維·威爾考克斯夫妻將其在洛杉磯郊區的一座農場改為「好萊塢」。當時還是小村莊的好萊塢,非常願意讓電影公司前來拍攝電影以增加本地區的經濟收入。1903 年好萊塢升格為市,由此繁榮發展起來。

起源

「好萊塢電影」起源於 20 世紀 20 年代的美國電影,

第一部可以將其稱為「好萊塢影」的,是由格里菲斯拍攝的《一個國家的誕生》(The Birth of A Nation,1915)。

「好萊塢」與美國軟實力內幕

默聲電影《一個國家的誕生》

20 世紀 20 年代末,有聲電影的出現、電影製作規模的擴大、以及類型片的大批量生產,使得這一時期被成為經典好萊塢時期。

20 年代中期,為了與強勁的對手無線電廣播相抗衡,美國的電影行業在音響方面進行了一次技術上的突破,影片從默片轉向有聲電影

1926 年,華納兄弟影業公司拍攝了由 J·巴里摩爾主演的歌劇片《唐璜》,影片中的聲音是用唱片來配合的

1927 年 10 月 6 日又首映了有歌唱、對白、聲響的《爵士歌手》,這是世界電影史上真正的第一部有聲影片。

1928 年 7 月 6 日華納公司又推出了一部以與對白、音樂等聲音同時出現,被稱為「百分之百」有聲片

1930 年,除卓別林繼續拍攝幾部默片,如《淘金記》、《城市之光》外,其餘的電影均為有聲片。好萊塢影片的生產方式由前的以製片人為中心的方式改變為以製片人為單元的製片模式。這種製片方式確保全國範圍內影片的質量與數量。

「好萊塢」與美國軟實力內幕

《城市之光》女主想送給卓別林一朵花



低谷

自二戰結束到 20 世紀 70 年代,美國電影行業進入了低谷時期。

1948年電影大公司的壟斷被判定非法,迫使公司不得不大幅度減少出片量並進行裁員。

1951 年,「非美活動調查委員會」(或稱戴斯委員會)加深了對電影界人士的迫害。該委員會先後使 300 多名文藝界人士受到牽連,十餘名有政治傾向的領袖被非法逮捕,800 餘人被列入黑名單。

20 世紀 60 年代中期,海斯法典被正式廢除,許多電影公司倒閉,好萊塢電影的經典黃金時期結束。為了挽救頹廢情勢,美國的電影行業相繼出現了微型影院、汽車影院等新型電影院。

「好萊塢」與美國軟實力內幕

美國汽車影院開始發展


恢復

直至 70年代,美國的電影行業才逐漸開始恢復。冷戰結束後,迎來了當代好萊塢電影時期。這一時期的好萊塢電影藉助電腦、互聯網、錄像機等高科技,並伴隨著全球化的大背景,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時期。此時的好萊塢電影逐漸向世界各國傳播,為美國影業帶來了高速增長的經濟效益的同時也促進了好萊塢電影的進一步發展。此時的好萊塢電影把注意力放在對美國價值觀與文化的宣傳上,同時將影片設定為男女老少皆宜的「合家歡式」電影。例如:


史詩愛情片《泰坦尼克號》(Titanic,1997)獲得了 21 億美元的全球票房;

20 世紀福克斯公司的科幻片《阿凡達》(Avantar,2009)在全球獲得了 27億美元的超高票房。

「好萊塢」與美國軟實力內幕

《泰坦尼克號》經典到不能再經典的畫面

如今的好萊塢電影在影片內容與傳遞文化上做出的巨大改變,為美國帶來了巨大商業利益的同時,也成功的吸引了各國受眾對影片中美國文化的注意力。


好萊塢電影中的美國文化

好萊塢電影中蘊含的美國文化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

  • 一是美國人堅信的個人主義觀念,體現為追求自我、實現個人價值、對人性的思考等;
  • 二是美國人堅持追求的自由與平等觀念,體現在美國人要求言論自由、思想不受約束、機會均等、極為注重個人隱私等。

而在現實生活中如此完美的英雄是不存在,人們只能通過對英雄形象的理解塑造英雄,或將其形象搬上熒幕,以撫慰自己恐懼的內心。

美式英雄不僅成為人們的一種精神象徵,更代表追求個人自由與實現自我的存在價值。這與我國在英雄的定義上是不同的。我國的英雄強調集體國家的利益,而美國的英雄則強調個人不受國家的約束。

好萊塢電影中常常會出現英雄形象,且多以孤膽英雄或獨俠英雄為主,突出英雄追求個人自由與消滅惡勢力為己任的自我價值。

「好萊塢」與美國軟實力內幕

漫威超級英雄們


個人英雄主義

好萊塢電影中著重描寫英雄人物肩負的使命感、責任感、獻身精神以及強烈的愛國行為。

好萊塢電影對英雄的定義也不在斷的變化

  • 30 年代的英雄是否為罪犯,只要行了英雄之事,便可稱之為英雄,
  • 50 年代的英雄站在正義的一側,且懷有犧牲小我成全大家的犧牲精神,且開始思考其自我人生價值與意義,便可稱之為英雄,
  • 90 年代的英雄為了追求正義與公道,哪怕置身險境,也要追尋自我價值與反對暴力的任意實施

英雄形象的轉變,更符合受眾眼中對真正英雄的期盼。然而,影片中英雄人物以暴制暴、因利而聚的市儈人性、人與人之間的疏遠與冷漠,都使得英雄形象大打折扣。因此如今好萊塢電影中的英雄形象基於正義、善良、充滿智慧等因素之上,行英雄之事。


《美國隊長》(2011)中主人公羅傑斯秉著善良之心,通過智取,將惡勢力消滅。

《阿凡達》中身為人類的主人公為保護藍色類人生物與潘多24拉星球的生態環境,選擇與貪婪的人類朋友為敵,為保衛星球而戰。

「好萊塢」與美國軟實力內幕

阿凡達劇照

這種對英雄形象的轉變,是受眾希望看到的。個人英雄主義是個人理想與英雄主義完美重合,是人們對善良、自由、正義、公平等正能量集中體現。


追求夢想

追求夢想從而實現理想是個人主義的第二個特點。

美國人堅信在追夢的過程中,只要通過奮鬥便可成功,最終實現自我價值。

兩百多年來,「美國夢」一直激勵著世界各地無數懷揣夢想的年輕人,他們放棄故土,歷經千辛萬苦,只為來到這片土地創造並實現自己的價值。早期的美國夢,是歐洲人的移民夢。

18 世紀末 19 世紀初,美國西部地區發現大量的金礦,歐洲人和亞洲人認為美國夢是淘金夢,有些幸運兒一夜暴富,此時的美國夢帶有濃重的「黃金色彩」。隨著美國領土的不斷擴張以及美國社會的前進發展,美國夢是成功夢與移民夢的代名詞。

「好萊塢」與美國軟實力內幕

200年前的美國淘金客,假想圖

這一時期湧現出許多出身微寒但通過勤奮努力創造出巨大產業的優秀商人、企業家:


例如開採石油的洛克菲勒,開辦銀行的摩根,發明汽車生產線的福特、蘋果之父史蒂夫·喬布斯、微軟的比爾·蓋茨、雅虎的楊致遠以及 GOOGLE 的拉里·佩奇和謝爾蓋·布林等都變成了人們追尋「美國夢」的新偶像。

「好萊塢」與美國軟實力內幕

微軟創始人比爾·蓋茨

美國夢的動力是人人都可以成功,人人都擁有同等的權利,且成功取決於自己的才能和努力,權利是是無法被剝奪的,無關家世和背景。好萊塢的很多影片中講述了美國夢的實現。

《阿甘正傳》中主人公阿甘的智商僅有 75,但阿甘對自己心中的夢想從未放棄。例如像正常人一樣奔跑的夢想、成為橄欖球明星的夢想、成立捕蝦公司的夢想、與青梅竹馬珍妮在一起的夢想。在影片中我們知道阿甘的這些夢想統統實現。而他對追求夢想的執著源自母親與珍妮對他的鼓勵。

「好萊塢」與美國軟實力內幕

《阿甘正傳》男主「阿甘」


自由與平等

美國文化中的自由是美國人思想中最根深蒂固的觀念,美國人不僅要求擁有言論自由、宗教信仰自由、人身自由外,他們還極為重視隱私,不接受他人的觀點與想法,生活與工作中也不允許他人過多的過問。

在美國社會與美國文化中,始終無法收到公正平等待遇的群體是黑人群體。由於黑人在早期從非洲販賣到美洲大陸,並且早期的美國人允許黑人奴隸制的存在,以致在美國的黑人經常會受到不平等的待遇,甚至生命的危險。

在好萊塢電影中,有兩部反映美國黑人遭受歧視的經典影片,一部是《幫助》(The Help),另一部叫《撞車》(Crash)。

  • 影片《幫助》中有一個畫面:一個黑人婦女使用過洗手間後,在她後面的白人婦女用紙巾仔仔細細的擦馬桶,並伴著嫌棄的眼神。影片中美國對黑人的種族歧視只是現實生活中的一個縮影。
  • 影片《撞車》中,由一件交通事故引發了一連串對黑人的歧視行為,被認為是小偷、強盜或不法分子,甚至遭到白人無緣無故的惡意毒打,哪怕是在社會上擁有一定地位的黑人夫婦也不可避免的遭到白人警察的恐嚇非禮。影片中美國社會的任何行為都帶有種族歧視的印記,這使社會進入到惡性的循環當中。

「好萊塢」與美國軟實力內幕

《綠皮書》中屢次遭受歧視的音樂家

在美國社會和文化中,同樣對自由與平等抱有渴望的群體還包括女性群體與同性戀群體

好萊塢電影《末路狂花》中兩位家庭婦女為了追尋消失的自由與平等,為了在男權社會下掙得自己的權力,開啟了旅行。在旅途過程中,二人開槍打死了想要侮辱她們的男性,旅行自此變成了逃亡。既是為了擺脫警察的追捕,更是為了逃離兇險的男權世界。影片的最後,兩位女主人公脫掉帶有女性象徵的物品,如戒指,耳環等,二人微笑著開車衝下懸崖。這是二人的自由之旅,也是二人自由意識的開啟之旅。

「好萊塢」與美國軟實力內幕

《末路狂花》中兩個追求自由的女主

同性戀話題一直被人們所迴避,同性戀者也一直遭受到人們的白眼與嘲諷,這種現象在多元的開放的美國也同樣存在。儘管美國的一些州通過法律承認同性戀的婚姻,但同性戀仍然不被大家接受。

李安導演拍攝的好萊塢電影《斷臂山》直言同性之間的愛情也同異性一樣,是純潔的完美的,感情同樣真摯。《斷臂山》的上映引起了美國社會對同性之愛的熱烈討論,暫且不計討論的結果。


影片《斷臂山》最終獲得了威尼斯電影節的金獅獎,第 78 屆奧斯卡金像獎中獲得八項提名,並奪得了最佳導演、最佳改編劇本與最佳電影配樂三項大獎。

影片的成功,在一定程度上說明美國社會對同性間的感情開始可慢慢接受,認同與祝福。

「好萊塢」與美國軟實力內幕

《斷臂山》兩男主劇照



好萊塢電影中對種族問題、女權主義與同性戀問題的關注,也代表了當下美國社會與美國文化對這三者的關注,更是表達出黑人、女性、同性戀群體對自由與平等的渴望。他們渴望能夠在美國這片土地上自由的生活,不會遭受到他人的歧視與諷刺,獲得與其他群體同樣的尊重於隱私;他們渴望在美國這片土地上擁有獲得成功、獲得幸福、獲得自我的機會,實現真正意義上的機會均等,人人自由。

在好萊塢電影中反映美國人追求自由、平等的影片還有很多,如《飢餓遊戲》、《血戰鋼鋸嶺》、《雪國列車》等。在這些影片中,我們可以感受到美國人視自由為生命,並積極的,從正面角度宣揚美國的自由、平等的價值觀。


啟示

在好萊塢電影包裝下的美國文化擴張,借鑒好萊塢電影的經驗,我國的電影行業的發展需要 :

  1. 「講好」中國故事
  2. 在影片中樹立正確的、積極的價值觀完善現有的電影制度
  3. 促進文化上的溝通
  4. 增強電影中的文化吸引力與文化感染力

喜歡這篇文章不要忘記關注小編啊~

「好萊塢」與美國軟實力內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