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美文 > 老子說:遇事「知止」是一個人極高的智慧(上)老子微言第72集

老子說:遇事「知止」是一個人極高的智慧(上)老子微言第72集

當我談論老子的時候,我不是在談論別人。我是在談論我自己---就像老子在說話一樣,通過另一個身體,另一個名字,另一個化身······【孫得一】

【微信公號:老子微言V】我是:孫得一,讓我們繼續享受。

老子說,遇事「知止」是一個人極高的智慧。

山東曲阜孔府內院牆上畫有一個叫「四不像」的怪物,龍頭、獅尾、驢蹄、麒麟身。據說,世上本沒有這種東西,它是孔聖人為教育後代虛構出來的。這個怪物,經不住外界的誘惑,看見寶貝就想奪,先後搶了8種寶貝,仍不滿足,張著血盆大口要去吞太陽,結果掉進汪洋大海,丟了性命。人生在世,難免會遇到各種各樣的誘惑,如何在這些誘惑面前立於不敗之地?「四不像」的故事警示我們,要懂得學會「知止」。

老子說:「知止不殆,可以長久。」告誡人們懂得適可而止,就不會有危險,這樣才可以長久的平安。明明已經擁有很多了,卻還是不想停下來,繼續一味索取,貪得無厭,直到泥足深陷,才幡然醒悟發覺為時已晚。

商人成敗,多敗在「不知止」上,總想以貪婪之心,想佔盡天下大小之利,大有滿盤皆收,贏家通吃的衝動。道德經言: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一代紅頂商人胡雪岩,中年發達叱詫風雲,但晚年凄慘,生意衰敗,最後被官府抄家,在一貧如洗、惶惶不可終日中死去。

而與胡雪岩齊名的韓國富商林尚沃,比胡雪岩大44歲。林尚沃從事當時最賺錢的人蔘、貂皮生意,很快成為朝鮮首富,並被封為三品官員。林尚沃巔峰時刻,完美謝幕。成為首富之後,千金散盡,復歸農事,悟「商道」而成聖。

林尚沃和胡雪岩生活在同一時代,都是富可敵國,都是紅頂商人。胡雪岩「不知止」,而林尚沃「知止」,人生智慧至少還差「一步之遙」。世上之事,皆有物極必反之理,過度的行為只能導致失敗的結局。所以真正大智慧的商人,懂得「知止」,決不會在鼎盛之時跌入低谷。真正的智者知道,當行則行,當止即止,才是立身長久的不敗之道!

綜觀歷史上的偉人,他們的英明偉大,名垂青史,就在於在關鍵時刻,敢於挺身而出,順勢而為,同時,也懂得適可而止,功成身退。老子告訴我們:功成身退,天之道也。

「一代商聖」范蠡,離開楚國投奔越國,輔佐越王勾踐,復興越國,消滅吳國,范蠡功成名就後,激流勇退,攜西施西出姑蘇,泛一葉孤舟消失於五湖之上。范蠡到了齊國,隱姓埋名,在齊國海邊的一塊荒地,范蠡苦身儘力,開荒墾地,治產經商,「十九年中三致千金」,達到「巨萬」,卻仗義疏財,三次散盡千金,天下人稱陶朱公。

范蠡深知越王勾踐為人,他寫信給功臣文種說:「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烹。」意思是說,飛鳥射完了,良弓就沒用了要收藏起來;狡猾的兔子抓完了,獵狗就要被煮殺了。勸文種還是早早地離開吧,而文種不聽勸告,最後還是被勾踐所殺。而范蠡因為懂得「知止」,智以保身,成名天下。

大千世界,五光十色,面對誘惑,懂得知止,是一種人生境界,一種人生自守,一種人生智慧……

曾國藩說:「人生之懂得止,可防危境出現,不因功名而貪慾,不因享受而妄求。」但即便成就如胡雪岩、文種這樣的人,都做不到「知止」。看來「知止」確是件很難的事情,因為它擊中了人性最大的弱點,擊中了人性貪婪的本質。那麼,如何才能做到「知止」呢?我們下集繼續講。請您轉發分享,福生無量!【微信公號:老子微言V 未完待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論道 的精彩文章:

距離論語心得
佛說:天道好輪迴,善報終有時早課第82期

TAG:論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