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吃對主食有講究

吃對主食有講究

主食,是人們日常生活中的主要食物,所提供的碳水化合物是能量的主要來源。《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推薦「食物多樣,穀物為主」。穀物為主是指主食類食物所提供的能量占膳食總能量的一半以上,也是中國人平衡膳食模式的重要特徵。

吃對主食有講究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主食可以提供豐富的碳水化合物,同時也是B族維生素、礦物質、膳食纖維和蛋白質的重要來源。

如今,人們吃的主食越來越少,米面也越來越精白。我國居民2012年平均膳食碳水化合物供能比是55%,蛋白質是12.1%,而脂肪供能比已經高達32.9%。與1992年相比,主食類食物供能比例下降了近20%,而主食中,大米、麵粉消費量最高佔90%以上。

其實,主食家族遠不止米面,還包括全穀類、雜豆類、薯類。主食應該注意粗細搭配,增加全穀物和雜豆類食物。中國居民膳食寶塔(2016)中給出了全穀物和雜豆及薯類的每日推薦攝入量,全穀物和雜豆類50克—150克,薯類50克—100克。

全穀物是指未經精細化加工或者雖經碾磨(粉碎或壓片等)處理仍保留了完整穀粒所具備的胚乳、胚芽、穀皮和糊粉層組分的穀物。常見的小麥、大麥、小米、玉米、燕麥、蕎麥、高粱、糙米、黑米、薏米等都是全穀物。全穀物單獨烹飪口感會比較粗糙,可以搭配精白米面混合加工或者用高壓鍋煮成粥或八寶飯。與精製穀物相比,全穀物含有穀物全部的營養成分,如膳食纖維、B族維生素、礦物質、不飽和脂肪酸以及植酸和酚類等植物化合物。穀類加工精度越高,越會引起人體較高的血糖應答,B族維生素、礦物質和膳食纖維損失也越多。

雜豆類是指除了大豆之外的紅豆、綠豆、花豆、豇豆、芸豆、豌豆、蠶豆等豆類。雜豆類是膳食的好搭檔,可以做成粥、雜豆飯等,甚至可以加工成菜肴來食用,如綠豆芽。雜豆的脂肪含量低,B族維生素的含量比穀物高,富含鈣、磷、鐵等礦物質。富含賴氨酸,與穀類食物搭檔可以通過食物蛋白質互補作用,提高營養價值。

薯類做主食,在我國有著悠久歷史。常見的薯類有甘薯(紅薯)、馬鈴薯(土豆)、芋頭、山藥等,除了可以做成主食、甜點外,還可以加工成菜肴。薯類是低脂、高膳食纖維、高鉀低鈉的食物,富含的纖維素和果膠能促進胃腸蠕動。薯類含有的維生素C與其他根莖類蔬菜相似,這是穀類食物所不具備的。

想讓主食豐富又營養,就讓全穀物、雜豆類和薯類佔領餐桌吧。

(豐佃娟)

(文章轉載於」中國食品報網 www.cnfood.cn「)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