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育兒 > 孩子如何學會情緒管理?試試這3點,你才是孩子最好的情緒教練

孩子如何學會情緒管理?試試這3點,你才是孩子最好的情緒教練

帶娃的爸爸媽媽,想想生活中是否出現過這樣的場景:


孩子想吃冰淇淋卻沒得吃到,不停地哭;雖然他沒說,但你能猜到孩子心裡一定很失望;

孩子被別人搶了玩具,打了那個小朋友一巴掌;雖然他沒說,但你能猜到他心裡一定非常憤怒;

孩子因為見到陌生的叔叔,躲在媽媽身後不願意打招呼;雖然他沒說,但你能猜到他一定是害羞了;

孩子看到媽媽給鄰居家的妹妹買了玩具,於是去欺負了妹妹;雖然他沒說,但你一定能猜到,孩子這是嫉妒了,心裡不舒服……

感受雖然看不見、摸不著,但爸爸媽媽完全可以通過觀察孩子的生理反應、表現出來的行為,去琢磨孩子內心的感受。

如果爸媽能讀懂孩子的情緒,那對於幫助孩子提升情緒能力(也就是很多人、很多培訓機構常常掛在嘴邊的「情商」)就是非常有幫助的。

要讀懂孩子的情緒,我們得先對孩子的情緒發展規律有一些了解。

孩子如何學會情緒管理?試試這3點,你才是孩子最好的情緒教練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情緒是如何發展起來的?

出生第一年:基本情緒

美國心理學家保羅〃艾克曼定義了 6 種基本情緒。包括快樂、憤怒、悲傷、驚訝、恐懼和厭惡等六個方面。

這些情緒是在孩子剛出生、生命第一年的早期就出現的。有很強的生理基礎。而且,不論是哪個國家、說哪種語言,有哪種習俗的人類,都有這些相同的情緒。

基本情緒一旦出現,就不會消失。時至今日,哪怕我們已經20、30、40、50歲了……這些基本情緒還會經常出現在我們生活里。

1.5-2歲:自我意識情緒

當孩子一歲半左右,自我意識出現之後,自我意識情緒才會逐漸出現。

爸爸媽媽們可以觀察自己 1 歲半到 2 歲左右這個年齡段的孩子, 他們是不是已經能從鏡子里或照片里認出自己?

知道鏡子里、照片里這個人就是我,不是別的任何小朋友,這就是自我意識萌芽的表現了。

自我意識情緒包括同情、嫉妒、尷尬、自豪、羞愧、內疚等。

也正因為如此,很多兩歲左右的孩子,反而沒有小時候大方,變得不愛叫人,動不動就不好意思;如果媽媽表揚了別的小朋友,他還會生氣、嫉妒。

這並不是退步,其實是孩子情感發展往前走了一大步。

孩子如何學會情緒管理?試試這3點,你才是孩子最好的情緒教練


孩子的情緒語言和情緒理解是如何發展的?

現在我們知道,孩子心裡存在著各種情緒,那孩子如何談論自己以及他人的情緒呢?孩子是如何理解情緒的呢?

  • 2-4歲之間

孩子的情緒辭彙迅速增加,能準確的識別自己和他人的簡單情緒;

孩子能談論過去、現在、將來的情緒;

能談論情緒的原因和後果,可以識別與特定情境相聯繫的情緒;

在玩扮家家這樣的假裝遊戲時,會使用情緒語言。

  • 4-5歲之間

對情緒做出口頭反應的能力增強,能思考情緒和情境間較複雜的關係;

明白同樣的事情,可以引發不同人的不同感受,在事情發生之後,情緒可以持續很久;

控制、調節情緒以及適應社會標準的意識逐漸增強。

孩子如何學會情緒管理?試試這3點,你才是孩子最好的情緒教練


情緒能力,對孩子來說有多重要?

情緒能力對孩子的社會能力發展是非常重要的。有利於孩子與別人保持積極的關係,在社會交往中,更好地實現自己目標。

比如,不會調節自己情緒的孩子,容易過分衝動、缺乏自控,甚至過分焦慮,於是經常被小夥伴拒絕;

而能很好地理解他人情緒的孩子,更容易輕鬆地和小夥伴們建立起積極的關係,也更容易獲得老師的表揚和喜歡;

孩子如何學會情緒管理?試試這3點,你才是孩子最好的情緒教練


具體來說,情緒能力有三個方面:

1、情緒表達能力:

能比較準確完整地敘述自己的情緒狀態,及導致這種情緒發生的事件。其實,描述事件的本身,對孩子來說就是很好的情緒疏導。

2、情緒認知能力:

能清楚地認識自己的情緒,能正確分辨他人的情緒,以及導致這些情緒的原因。

人對自己的情緒認知得越清楚,所表述的情緒就越準確。

如果沒有特別引導,很多孩子只會用「高興」和「不高興」來籠統表達自己的情緒感受。

因此,如果爸爸媽媽能幫助孩子了解更豐富的情緒表達辭彙,孩子的情緒表達能力也會更好。

3、情緒調節能力

情緒調節,是管理和改變自己或他人情緒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孩子是否能通過一定的方法、策略,管理好自己的情緒強度、行為方式,以更好地適應社會情境、人際關係的需要。

孩子如何學會情緒管理?試試這3點,你才是孩子最好的情緒教練


如何幫助孩子提升的情緒能力?

一、幫助孩子積累表達感受的詞語:

爸爸媽媽是孩子的情感導師,生活中就充滿了教授孩子情感表達的機會。

比如,當小夥伴遇到困難,我們可以對孩子說:


「他現在一定鬱悶吧?」

看到小夥伴被欺負,我們可以對孩子說:


「他現在肯定很傷心吧?」

如果孩子被誤解了,我們可以對孩子說:


「媽媽知道你現在很委屈」。

孩子如何學會情緒管理?試試這3點,你才是孩子最好的情緒教練

二、告訴孩子一些關於感受的身體反應

當我們正經歷某種情緒的時候,身體會有什麼樣的反應?這也是應該讓孩子了解的常識。比如:

當人們害羞時,會臉紅;

當人們沮喪時,會垂頭喪氣;

當人們高興時,會笑容滿面、手舞足蹈等。

為了能讓孩子更容易理解,我們可以藉助繪本、照片、圖片,或在陪孩子看動畫片的時候,讓孩子更方便、直觀地看到各種情緒反應。比如:


「小浣熊捨不得媽媽,傷心得眼淚都要掉下來了;」

「蘇菲的玩具被妹妹弄壞了,蘇菲氣得臉都紅了!」

孩子如何學會情緒管理?試試這3點,你才是孩子最好的情緒教練

三、相對於「好」孩子,更期待「真」孩子

不管是愉快、驚喜、這樣的積極情緒,還是厭惡、嫉妒這樣的負面情緒,都需要表達出來。

對於一個孩子來說,他的情緒一般外顯型比較強,也就是「藏不住事兒,心裡想什麼都寫在臉上」。這其實是好事兒,當內在的情緒和外在的表現越一致,就越健康。

而有些孩子的情緒卻相對內隱,有情緒不表達,這種情況下,情緒的一致性就會被削弱。

甚至有個別的孩子,情緒表達是反向的,明明很生氣,卻在大笑,這樣的情況更加需要我們加倍關注,幫助孩子梳理情緒和表達方式。

可是敢於真實、敢於坦然,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別說孩子,我們大人也不敢說自己做得很好。

如果孩子充滿自信、充滿安全感,擁有高自尊,才能擁有良好的自我認同。

明白自己的長處是什麼,同時也能適當地接納自己的弱點。

這樣的孩子,遇到困難敢於嘗試,不怕犯錯,也會坦然地尋求別人的幫助,不會扛著沉重的面子,敢於表現真實的自我,也敢於為自己的行為負責。

敢於真實,才不會壓抑自己的情緒,不會忽略自己的需求,不會犧牲自己的觀點,而是儘力把自己的情緒通過合理的方式表達出來。

如果忽略了「真」,「好」會變成一種強制。

孩子如何學會情緒管理?試試這3點,你才是孩子最好的情緒教練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