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儒學 > 說文解字:慫?懟?你可長點兒心吧!

說文解字:慫?懟?你可長點兒心吧!

文/杜炎玉

前段時間某些漢字讀音發生變化,一度引發熱議。N多網友表示,自己小學好像都沒畢業,更有甚者自嘲彷彿從來沒有上過小學。

那些看著我們長大的詩句:「一騎紅塵妃子笑」,一人一馬變成了一個人邊上馬邊送荔枝;「鄉音未改鬢毛衰」,「摧」終於讀成了「摔」;「遠上寒山石徑斜」,「斜」不用再遷就「家」和「花」了……

還好,漢字自帶「表意」體質,從來不怕讀音變化。南來的北往的,甭管你是什麼口音,一寫出來,大家就都全明白了。所以,漢代的字典《說文解字》,我們現在還可以用。

說文解字,其實就是說解文字。之所以要分開,是因為秦漢以前,文字只稱「文」或「書」,不稱「字」——所謂「書法」,而非「字法」。後來,「字」也有了文字的意思,但與「文」各有分工:獨體的字為「文」,合體的字為「字」。所以「文」說說就行了,而「字」則要拆解拆解。

一、慫和懟:別慫,也別懟

近年來這兩個「網紅字」很火啊!可惜,就像乾隆將小燕子當成了夏紫薇,認錯親了。網友這股神秘力量是怎麼解釋慫的呢?聽從自己的內心,這也沒錯,因為慫的本意就是鼓勵別人去做某事,但它的讀音是三聲。二聲的那個是「?」——諷刺人軟弱無能,這才是真的「?」。

還有這個「懟」啊,很明顯是心與心的抵觸與對抗。還以為只是打打「口水戰」嗎?這都已經上升到心理層面了。所以我們常說的那個字並不是四聲的「懟」,而是三聲的「?」——多說也就是動動手。

二、怕:你可長點兒心吧

害怕,源自於內心的空虛。如果內心一片空白,不怕才怪。淡定分為兩種:一是初生牛犢不怕虎的無知,這個的保質期太短;二是八十一難終成佛的自知,健康且沒有防腐劑。

李白「十步殺一人」,只是少年的無畏——不信你看他後來再也沒有殺過人吧!而「仰天大笑出門去」則是終生的無悔。他知道自己的劍氣和月光屬於整個盛唐,而不是李隆基一個人的。

如果說「烏台詩案」是蘇軾輕敵,那麼「滄海寄餘生」就是他輕世了。浮閻世界在他眼中都不值一提,還有什麼值得他擔心呢?心有底氣,手有實力,人這輩子真沒怕字什麼事兒。

三、怵:心術非術

與電視劇無關,與蘇洵的文章倒是有些關係。蘇洵《權書·心術》載:「為將之道,當先治心。」為人之道,亦先治心。如果人與人之間只有「術」,確實挺發怵的。有了爾虞我詐,便會提心弔膽;有了明爭暗鬥,便會膽戰心驚。子曰:「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若能心胸開闊、神定氣安,何必斤斤計較、患得患失?

怵字還有誘惑的意思,讀音如「旭」,都不是什麼褒義。面對蠅營狗苟,要有「泰山崩於前而色不變」的淡然,面對蝸角虛名,要有「麋鹿興於左而目不瞬」的堅定。

這篇文章所選的字都帶有一個「心」,就是希望大家對待每一個字、每一句話都要用心「漢字是第一項中華文明長壽的秘密」,形與意融為一體,文與字不分彼此。今天,我們用著千百年前的「說解之法」,讓文字跨越時間和空間,啟發我們的人性與人生,不愧有人驚嘆:「它是活著的圖騰,永恆的星辰。」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騰訊儒學 的精彩文章:

每周詩語|老驥伏櫪,志在千里:中國的「馬」文化|語音播報
國學旅遊:山西 一個沉穩又令人震撼的地方

TAG:騰訊儒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