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史上最科學最實用最全面的筆法訓練:書法的筆法訓練(下)

史上最科學最實用最全面的筆法訓練:書法的筆法訓練(下)

三十一、點畫內筆鋒運動軌跡

訓練目的:控制筆鋒在點畫內的運動軌跡。

說 明:書寫出某種形狀的點畫,取決於筆鋒運動的路徑。各種字體、各種風格點畫形狀千變萬化,但它們的共同要領是筆鋒必須在線條方向、尺度發生變化時到達規定的位置,否則便稱做曰「信筆」。這些「規定的位置」與「規定的路徑」同為準確書寫的必要件。

筆鋒壓下時,筆來鋪開,毫尖並非集中於一點,因此它們「規定的位置」也可能是若干「點」——或某條邊線;不過,有時某一點最為重要,我們便以這一點來代表整個筆毫的端點。

步驟與要求:1.仔細觀察圖a手腕動作和筆尖軌跡的示意圖,徒手操演。

2.臨寫圖a所示筆畫。

3.臨寫圖b所示筆畫,毫尖必須到達各筆畫的終極位置。

4.分析圖c所示筆畫中筆毫鋒端所到達的位置,臨寫。

三十二、點畫的立體感

訓練目的:點畫立體感的來源和控制。

說 明:點畫的立體感起源干書寫時的三維運動,一般說來,這種運動越複雜,點畫的立體感越強。至於人們能夠體察到點畫的立體感,是由於在長期的努力中,不斷發現點畫種種細微變異,並將他們與自己實踐中體會到,或在他人書寫時觀察到的三維運動聯繫在一起。點畫的豐滿、運動的複雜變化與點畫的立體感是緊緊連在一起的。學習書法的一個重要方面,就是觀察的無限深人,並由此不斷尋求每一細微變化與空間運動(三維運動)的聯繫。

步驟與要求:1.在圖9, 18, 19, 26, 33, 40,46, 52, 54, 57, 65, 69, 74, 82, 86中用透明紙各勾摹出邊廓最複雜的三個點,比較它們邊廓的複雜程度,列出順序,找出其中的規律。

2.按以上要求,勾摹勾、撇、橫、捺等筆畫,進行比較。

3.在上面所勾摹的點畫中,每件作品挑選5~7個點畫,試著找出書寫時的筆法運動形式,設計適當的腕、臂動作,寫出這些點畫。在每一次嘗試之後,找出與作品中訓練點畫的差異,加以調整。

三十三、點畫間筆鋒運動軌跡

訓練目的:點畫連接時筆鋒正確的運動路線。

說 明:書寫是連續、完整的運動,在各斷開的筆畫之間,筆鋒仍然必須按照一定的規範運行;某些字憑藉遊絲而透露出運行的軌跡,但在更多的時候,這些點畫之間的運動都消失在空中。這種運動路線與點畫內部筆鋒的選行密切相關——它們本來就是一個運動的整體,但是在大多數情況下,各點畫內部運動都不易觀察,這給點畫間運動軌跡的判斷帶來了困難。

合理的空中運動略路線,保證了點畫準確書寫時的方便、快捷。

步驟與要求:1.按圖a所示書寫粗細均勻的線條,保證中鋒。基本符合要求後,速度逐漸加快。

2.臨寫圖b,注點連接點畫的線條與點畫的區別。

3.臨寫圖c,點畫斷開,但筆鐸仍按圖a所示行進。

4.用鋼筆模仿圖a畫出圖d中各字筆鋒運動軌跡圖,徒手操演熟練。臨寫圖d各字。

三十四、力量的控制

訓練目的:判斷、控制書寫時所使用的力量。

說 明:通常書法訓練中總是強調「指力」、「腕力」,不適當地使用力量只會便運動僵化、線條獃滯。我們強調學習初期以動作的協調性為主要目標,強調各部位的放鬆、靈活,在達到協調、靈活的目標以後,再體會適度增加力里的效果。實際書寫時指、臂確需要用力,但它必須適度,而自如地控制所使用的力蛋,成為技術訓練的要點之一。不同的字體、風格對書寫時所使用的力量要求不一樣。

步驟與要求:1.書寫長橫線,線條平直、均勻,指、腕、臂儘可能放鬆。

2.繼續書寫若干條長橫線,依次逐漸增加右手指、臂所使用的力量,直到無法再增大為止;使用較大力量時,應有自己為自己製造阻力的感覺。

3.將寫出的線條與圖示線條比較,找出自己所寫的線條中與線條c最接近的一條。回憶自己書寫這條線時的感覺,反覆練習,以至能自如地把握線條中的這種感覺。

4.按照所找到的對力盤的感覺。書寫豎線、S線與自由線

5.利用線條a、d做上述練習

三十五、線條的質感

訓練目的:對線條的質感的感受與控制。

說 明:質感指線條的質地,它取決於包裹線條的輪廓線(邊那)的細微變化,與線條內部的細微變化(濃、談、枯、濕)亦有關。一位書法家必須對線條質感具有敏銳的感受能力。線條質感取決於書寫時所採用的筆法和墨法,工具、材料亦有重要影響。在這一練習中,主要通過控制力度、速度以及行筆的運動特徵(如平穩移動、故意顫抖、由於用力過大而抖動等等)而調整線條的質感。

步驟與要求:1.仔細體察圖中每一線段在心中引起的不同感覺,判斷它們的書寫速度和所使用的力量。儘力準確臨寫圖中各線段。

2.用三種不同速度臨寫各線段,觀察不同速度對線條質感的影響。

3.用三種光潔度及滲水性能不同的紙張臨寫,並加以比較。

4.用幾種硬度不同的毛筆臨寫,比較。

5.為每一線段尋找最合適的紙張、毛筆、墨水濃度,以及力度、速度,運動方式。

三十六、節奏一I

訓練目的:簡單線條的節奏控制。

說 明:用筆節奏指速度、力度以及控制筆毫變化的種種操作在時間的推移中有規律的變化。音樂中的節奏能精確地加以控制,亦便於觀察;書法作品中的節奏給人以強烈印象,但不像音樂那麼嚴謹,同一作品在不同觀眾心中也會引起不同的知覺。

影響作品節奏的因素主要是:1.操作的複雜程度,例如採用環轉藏鋒的點畫比垂直落筆藏鋒的點畫操作更複雜,書寫時在點畫端部滯留的時間要略長一些,於是便影響到整個點畫書寫的門節奏;2.筆毫彈性的差別對書寫速度有重要影響,特別是在端點與轉折處,如用硬毫筆處理折筆時,幾乎不需要放慢速度,而軟毫筆此時則需要細心控制筆毫的聚散,並加大腕部動作的幅度,這不能不對節奏產生影響;3.書寫習慣,任何熟練的書寫者都有自己書寫的動力形式,節奏是動力形式在形式(字跡)層面的反映,是構成作品岡格的主要內容;4.書寫時的情緒,一般說來,書寫時的心理狀況多少會影響到書寫的速度,例如焦躁、激昂時寫得就要快一些,但平時形成的速度變化關係卻大體上能保侍下來。

對於一位等習者來說,首先需要掌握的是各種基本筆法與速度的配合。

我們對範字進行速度標記時,採用下列符號:

我們很難為它們定出一個絕對速度,每人可以首先找到自己的sss和fff兩種書寫速度(用橫、豎線、S形線試驗),然後再找出sf,由此則不難找到對其他速度的感覺。sss不能過於緩慢,以至遠離平時書寫的最低速度,fff則以不失去準確的書寫姿勢與中鋒的控制為準。

步驟與要求:1.觀察圖示線條及標記,注意速度變化的耍求。

2.將每一種節奏的線條臨習多遍,直至熟練。

3.仔細觀察所書寫的線條節奏改變時邊廓的細徽變化,井體會這些變化在心中引起的不同感覺。

4.自己安排3~5種不同的節奏進行練習。

5.按以上要求練習豎線、弧線和S線。

三十七、節奏一II

訓練目的:控制隸書與楷書點畫的節奏。

步驟與要求:1.勻速臨寫圖a各點畫。

2.按圖a所標示的速度臨寫各點畫

3.比較兩次所臨寫點畫質感的區別。

4.按上述步驟臨寫圖b各點畫。

三十八、節奏一III

訓練目的:控制行書點畫的節奏。

步驟與要求:1.勻速臨寫圖a中各段線條。

2.按圖a中速度標記臨寫。

3.按圖b中速度標記臨寫。

4.比較三組線條的區別

5.仔細觀察圖c各字(取自不同作者的作品),用鉛筆標出關鍵位置的速度,臨寫。

6.仔細觀察圖d一j中各組線條,對它們的運筆節奏做出判斷,分別臨寫;注意它 們之間節奏的差異。

三十九、節奏一IV

訓練目的:控制草書的節奏。

說 明:草書是節奏最富有變化的書體,即使是各字獨立的小草,點畫的書寫也是一種連綿不斷的運動,無法分拆,同時草書能夠包容速度、節奏在很大範圍內的變化,狂草的字結構還得根據周圍的空間條件進行靈活的處理,這一切都增加了把握草書節奏的困難。然而草書有幾種基本的節奏類型,把握它們以後,便能逐漸調整、演化出各種更為複雜的節奏樣式。

步驟與要求:1.觀察臨寫附圖18,節奏平緩而從容,各段線條內部速度有微妙變化。

2.臨寫附圖34,注意各線段之間的連貫性,轉、折處均不需停頓。

3.仔細觀察附圖43,直至對各線條,節奏強烈,速度變化範圍較大;注意其中一些末端與起端距離較遠的相鄰線段,筆勢上依然保持密切的聯繫。

4.附圖36,往意每一段線條延續長度的區別,以及長、短線條的交替,此為影響節奏的又一要素。流暢的線段與帶有輕微折筆的線段亦相映成艘。

5.附圖75,線條內在的頓挫較多,從外形來看多有稜角,從內在節律來說,充滿阻隔與狂放的衝突。

6.從書寫時的感覺和線條的質感兩方面檢查上面臨寫的字跡,找出與自己性格和內心節奏較為吻合的一種,思考其原因。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雲逸書院 的精彩文章:

書法動態圖片大全,值得一看
王羲之的書法真跡為什麼徹底消失了?

TAG:雲逸書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