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迂迴,做人首要智慧;後退,成事第一哲學

迂迴,做人首要智慧;後退,成事第一哲學

文|網路 編輯|禪音

《道德經》全文雖只有五千多字,卻指明了天地人世的運行發展規律,告訴了我們每一個人修身養性、行事為人所應遵循的法則,指導著我們應該如何去面對世界、周圍以及自己。

通過體悟以下《道德經》兩大根本智慧,可以讓我們的人生更加清晰、從容、幸福。

做人要懂得迂迴的智慧

《道德經》說:曲則全,枉則直,窪則盈,敝則新,少則得,多則惑。

委屈反能保全,屈就反能伸展,低洼反能充盈,破舊反能生新,少取反能多得,貪多反而迷惑。

這句話帶給我們很多啟示。它告訴我們,有時候後退並不意味著放棄,而是為了更好地一躍。天下沒有一條筆直的道路,要想達到目的地,就必須沿著彎曲的道路前行。彎曲的目的是為了更快、更順利地到達目的地。物理學上講,兩點之間直線最短;但兩點之間直線卻不是最快,最速曲線才是到達終點最快的路徑。

很多人喜歡直來直往,結果把事情辦壞了。春秋時期齊景公喜歡養鳥,他讓臣子燭鄒看管一隻鳥,燭鄒不小心讓這隻鳥飛了,齊景公生氣要殺燭鄒。

齊國國相晏子知道了,就說:好吧,把燭鄒這傢伙殺了給大王謝罪,在殺死他之前我要當著大王的面數落他的罪行,讓他死的瞑目。晏子於是命人綁了燭鄒,數落其罪,共有三條。

其一,大王的鳥竟然讓你放飛了;第二,你放飛了大王的鳥,惹得大王為一隻鳥而殺人;第三,你死了不要緊,可是大王為一隻鳥而殺人的事情傳出去,其他諸侯國的國君和國民,會笑話我們齊國國君把一隻鳥看得比人的生命更重要,這不是敗壞大王的聲譽嗎?

有此三條,燭鄒該殺。齊景公聞言笑了,說:「趕快放人,我明白了。」這就是晏子「曲則全」的智慧。

現實社會是複雜多變的,理是直的,但常常需要繞道前行,有時必須委曲求全,這不是無原則,是變通,是權衡,是為了達到目的。有一種成功叫後退,有一種智慧叫迂迴。

《道德經》又說: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銳之,不可長保;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

執持盈滿,不如適時停止;顯露鋒芒,銳勢難以保持長久。金玉滿堂,無法守藏;如果富貴到了驕橫的程度,那是自己留下了禍根。

一件事情做的圓滿了,就要含藏收斂,這是自然規律,是天道。日中則昃,月盈則虧,不論做什麼事都不可過度,而應該適可即止。鋒芒畢露,富貴而驕,居功貪位,都是過度的表現,難免招致災禍。

李斯在秦國為官,已經做到丞相之職,可謂富貴功名於一身,權大勢重不可一世。然而最終卻做了階下囚。臨刑時,他對兒子說,「吾欲與若復牽黃犬,出上蔡東門,逐狡兔,豈可得乎?」不僅丞相做不成了,連做一個布衣百姓與兒子牽著黃狗去城外打兔子的機會也沒有了,這是多麼典型的一個事例。

做任何事到了一定程度,一定要懂得分寸,不要過猶不及。工作也好,生活也罷,無論與誰親近、疏離,一定要適可而止,掌握火候。凡事都要留有餘地,無論對人對事,超過一定的限度,可能就會給自己帶來麻煩。要懂得讓生命中留一點白。

「留白天地寬」。給別人留餘地,就是給自己留後路。

做事要學會後退的哲學

《道德經》說:堅強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

老子發現,人活著的時候身體是柔軟的,死了以後身體就變得僵硬。草木生長時是柔軟脆弱的,死了以後就變得干硬枯槁了。所以堅強的東西屬於死亡的一類,柔弱的東西屬於生長的一類。

人生在世,同樣不可逞強鬥勝,而應柔順謙虛,有良好的處世修養。生活中,我們經常遇到那種蠻橫跋扈,或者太過剛強的人,如果細心觀察,幾年或者十幾年之後,就能看到他們的結果。

孔子的學生中,子路的個性是最剛強的,勇敢好鬥,多少還有點粗魯。孔子早就說過他最後可能「不得其死」,最後的結果真的很悲慘——在兵亂中被一個叫蒯聵的人殺死,砍成肉泥。

《道德經》又說: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堅。

老子說天下柔弱,莫過於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也就是說,天下之物論柔弱莫過於水,而在攻克堅強的東西方面沒有什麼能勝過它。水憑藉流動的力量,改變它表面上看來是柔弱卑下的特性,於是能穿山透石,淹田毀舍,任何堅強的東西都阻止不了它,戰勝不了它。

老子對於社會與人生有著深刻的洞察,他認識到,柔弱的東西裡面蘊涵著韌性,生命力旺盛,發展的餘地極大,很能持久。如果只是知道柔弱,而沒有韌性,那就等於一個人畏畏縮縮,渾渾噩噩,毫無上進的氣力,甚至還比不上那些剛強的人。人生在世,失敗和挫折總是難免的。有些人看似堅強,實則缺乏必要的柔韌,一旦受到打擊,倒在地上就再也爬不起來。

至柔治剛的智慧並非讓我們在面對強者時一味退縮、忍讓,而是讓我們適時地避開鋒芒,與別人巧妙的周旋,最終達到制勝的目的。有一個經典的故事很能說明這一點。

冒頓當了匈奴單于後,當時東胡強盛,派使者對冒頓說,想要一匹千里馬。冒頓問群臣,群臣都說:「千里馬是匈奴的寶馬,不要給。」冒頓說:「怎可為鄰國去吝惜一匹馬呢?」於是就把千里馬給了東胡。

過了一段時間,東胡以為冒頓怕他,就派使者對冒頓說,想要單于的一個閼氏(妻子)。冒頓又詢問左右之臣,左右大臣皆發怒說:「東胡沒有道理,竟然想要閼氏,請出兵攻打他。」冒頓說:「怎可為鄰國去吝惜一個女人呢?」於是就把自己喜愛的閼氏送給了東胡。

東胡王愈來愈驕傲,向西進犯侵擾。東胡與匈奴之間有一塊空地,沒人居住,這地方有一千多里,雙方都在這空地的兩邊修起哨所。東胡派使者對冒頓說:「匈奴同我們交界的哨所以外的空地,你們匈奴不能去,我們想佔有它。」冒頓徵求群臣意見,群臣中有人說:「這是被丟棄的空地,給他們也可以,不給他們也可以。」

冒頓聞言大怒,說道:「土地是國家的根本,怎麼能把土地送給別人?」凡是說可以把地給東胡的大臣都被他斬首,然後下令國中集中兵馬,有敢遲到者一律斬首,然後親率大軍襲擊東胡。東胡素來輕視匈奴,全然不加防備,冒頓一舉消滅了東胡。

做人要有韌性,在壓力和挫折面前,懂得變化、變通。我們常說,大丈夫能屈能伸。這就是韌性,也是老子柔韌哲學的重要內涵。

做人懂得迂迴的智慧,成事學會後退的哲學,這就是照亮我們前進道路,指引我們人生的大智慧。

(廣告)

溫馨提示:《太極》微信公眾號部分內容文章通過網路整理,如有侵權請您聯繫我們會在第一時間處理或刪除;貴在分享,感恩支持!

其他平台轉載請註明:(來源:《太極》微信公眾號 微信:taijichanyi )。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太極taichi 的精彩文章:

找到能一起練習太極拳的人,是一種幸福!
得什麼病,練什麼招,太極拳就是這麼神奇

TAG:太極taich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