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心臟出事後,飲食上得自覺做出3個改變,病情恢復更好

心臟出事後,飲食上得自覺做出3個改變,病情恢復更好

小李的老婆患有冠心病已經很多年了,最近每天還都會出現心絞痛發作的情況,去醫院檢查之後,發現小李的老婆還出現心力衰竭的癥狀,那麼針對心力衰竭這種情況應該如何調理?

其實心力衰竭在中老年人身上較為多見,一般癥狀不明顯的時候,可以採用改變生活方式從而對疾病進行調理,那麼具體該怎麼做呢?宜興市人民醫院副主任醫師高秋給出了回答:「心力衰竭的病人最主要的還是需要多休息,不能過度的進行體力勞動或者是生氣等。而且病人做了二尖瓣手術,要防止血栓的形成,特別是在感冒流行的季節或者氣候驟變的情況下,患者最好要減少外出次數,出門時應戴口罩並且適當的增添衣物。除此之外,患者也應該少去人群密集的地方,如果患者發生呼吸道感染的話,是非常容易使病情急劇惡化的。在生活護理上,飲食最好少油膩,多吃水果蔬菜。」

除了生活方式需要多注意之外,出現心力衰竭的患者在飲食上也要遵照以下三條鐵律

第一,檢查出患有心力衰竭的病人,在飲食上建議攝入定量的鉀元素食物,比如土豆、油菜之類的蔬菜,或者是香蕉、橘子之類的水果。這是因為心力衰竭患者長期的利尿,會減少體內循環的體液,這種情況下會導致心力衰竭患者處於缺鉀的癥狀,而缺鉀很容易導致強心藥物的中毒,所以心力衰竭患者在飲食上要多補充鉀元素。

第二,由於鈉元素的升高很可能會導致心力衰竭患者的血壓升高而加重心力衰竭的病情,所以心力衰竭患者在飲食上要嚴格控制鈉元素的攝入,含有鈉成分比較高的食物得盡量少吃,比如常見的芹菜、茴香等,以及腌制過的食物鈉含量也很高,心力衰竭患者最好懂得忌口。

第三,心力衰竭患者還需要控制碳水化合物的攝入量,最好每天能夠控制在300克到350克的攝入量,這是因為碳水化合物停留在胃部的時間比較短,容易被消化,因此可以有效降低心臟受到來自胃部膨脹帶來的壓力,所以心力衰竭患者一定要嚴格控制碳水化合物的攝入。

出現心力衰竭,在平時的護理上非常關鍵,但是更多人關心的是:心力衰竭能治好嗎?那麼對於心力衰竭的患者來說,有沒有機會治癒呢?

二、心力衰竭能治好嗎?

這個問題一直以來都是患者所擔心的,對此,武漢市第三醫院的主治醫師姚靜歡說到:心力衰竭的治療方法其實有很多,最常見的治療心力衰竭的方法是氧療,同時還可以進行無創通氣、霧化吸等治療,嚴重的心力衰竭也可以進行抗生素治療、營養支持治療等。一般來說,二到三周的治療後,心力衰竭的癥狀都會有所好轉。然而,癥狀有所好轉,並不代表治好了,因為心力衰竭其實是一個不斷發展的過程,一旦缺乏預防、管控措施,日子久了疾病還是會「捲土重來」。所以心力衰竭是否能治好,其實和患者個人的生活、飲食有很大的關係,與其吃藥控制,還不如從自身出發。

參考文獻:

黨美萍 朱賢萍 陸金蔚 董學蘭 徐瓊彥,《心力衰竭患者飲食護理對策及效果評價》,中西醫結合護理(中英文),Nursing of Integrated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2016年08期.

未經作者允許授權,禁止轉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39名醫在線 的精彩文章:

動脈發生硬化,4個身體毛病,或許會接踵而來
遇到5類癌症,醫生也很頭疼:治癒率較低

TAG:39名醫在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