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它,歷史上悠久的茶杯

它,歷史上悠久的茶杯

斗笠,一種古老的擋雨遮陽的器具,至今在山村水鄉仍隨處可見。而在一些旅遊勝地、酒樓飯店,斗笠卻是作為一種既實用又美觀的裝飾品存在的。

斗笠是安詳寧靜的田園生活的縮影,「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筍皮笠子荷葉衣,心無所營守釣磯」……描繪的是一幅幅超然物外、從容自在的畫面,也是飲茶的至高境界。

斗笠是最淳樸的事物,有著雲遊四方的洒脫,也有世外隱者的風範,還有詩人的情懷。斗笠杯若斗笠,自然也吸收了這份洒脫、風範和情懷。

斗笠杯造型如蓑翁之斗笠,口部大,底足小,取其怡然自得之美,線條簡潔優雅,燒成難度高,於簡潔中見大智,尤顯珍貴。取杯品茶,若姜尚之於渭水,于山水間心懷天下,於平凡中窺大智之道。

精美斗笠杯品鑒

邱華忠-《鑽石冰裂斗笠盞》

邱華忠,高級國家工藝美術大師,國家建盞協會會員,生於建盞之鄉水吉鎮,自幼對建盞有濃厚興趣,從事陶瓷20多年來,致力於發揚建盞文化與傳承建盞手工藝術。

此款鑽石冰裂盞口大底小,形如漏斗,造型古樸,茶意盎然。大小適宜,手感較沉,線條自然流暢,玻化良好,品相優美,周身的冰裂斑紋,成為另一種裝飾,還給人一種隱隱能聽到冰裂聲的錯覺,是難能可貴的工藝精品。

長府—《心經斗笠杯》

此款心經斗笠杯胎質膩實,釉質勻凈。周身滿施祭紅釉,色澤濃艷純正,器形規整端秀。不流釉不脫口,釉面晶瑩光潔,燈草邊清晰可見,紅白兩色交相輝映,甚是可人。外壁以《心經》作為裝飾,心經中的正極靈能,可抵擋不吉、陰邪的鬼怪;使人行運、致富。將其書寫在單杯上,既能凝神聚氣,又能驅邪祈福。

闕梅嬌—《柴燒特色釉斗笠杯》

斗笠杯,型如蓑翁之斗笠,口部大,底足小,杯身的線條極為簡雅,大開大合的線條表達著粗放淳樸的民風。闕梅嬌老師的此款斗笠杯採用的是傳統柴燒工藝,器皿表面肌理千變萬化,有魚鱗紋,也有蜘蛛細紋,還有亮麗的閃光。器皿坯體迎火面上還有所聚積生成的落灰、結晶花等。釉色多樣,層次豐富,均無一重複,可謂千杯千樣。推薦入手。

無斗笠 不玩杯

斗笠個人杯,造型如蓑翁之斗笠,口部大,底足小,取其怡然自得之美,線條簡潔優雅,燒成難度高,於簡約中見大智,尤顯珍貴。

斗笠杯源自宋代,蘊藏著中國數千年的歷史底蘊,是歷史上最為悠久的一款茶杯。它的設計者或許就是看中其中的禪意,希望喝茶時可以讓人如臨江野,青山碧水。

手持斗笠杯品茗,就如解下斗笠,享受清風。茶湯滑入喉頭的那一刻,仿若站在江邊田野,仿若置身於山林泉石之間山,更若在冬夜雪地……一盞熱茶,有了靈性,有了詩情,有了逸然世外,天高雲淡的道韻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古盞堂 的精彩文章:

品茶沒長進?也許你該換個杯
建盞都是黑色的?NO!NO!NO!

TAG:古盞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