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健脾清熱還能祛濕?專業健脾清熱祛濕10種效果最好中成藥

健脾清熱還能祛濕?專業健脾清熱祛濕10種效果最好中成藥

十種健脾清熱祛濕中成藥,健脾清熱祛濕效果最好

脾主運化,喜燥惡濕,脾的功效主要是運化水谷,濕氣過大會導致濕邪困擾中焦,濕邪阻滯導致腹滿腹脹,濕邪常滯體內肝鬱導致生熱,形成濕熱癥狀。關於十種健脾清熱祛濕的中成藥,中有著平肝祛濕的藥物,還有緩解肝膽濕熱的藥物。

10種健脾清熱祛濕的中成藥

1、黃疸茵陳顆粒

健脾清熱還能祛濕?專業健脾清熱祛濕10種效果最好中成藥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成份】茵陳、大黃(制)草。輔料為蔗糖、白糊精。

【性狀】本品為黃色的顆粒;氣微香,味甜。

【功能主治】清熱利膽,退黃疸。用於急、慢性黃疸型傳染性肝炎,屬肝膽濕熱證。

【注意事項】

1.治療期間按療程堅持服用,不宜間斷。

2.注意勞逸結合,改變不良習慣。

3.服用期間宜忌生冷辛辣食物。

4.兒童服用應在成人監護下使用。

黃疸茵陳顆粒重用茵陳有著清熱、退黃、利濕的功效,輔用黃芩大黃有著很好的利肝膽濕熱的功效,此葯有著利濕清熱退黃的功效。現代研究發現,黃疸茵陳顆粒有著很好的改善膽循環的功效,還能排泄膽紅素,臨床上主要用來治療肝膽性黃疸,和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症。

2、苓桂術甘湯

苓桂術甘湯主要成分是茯苓桂枝白朮甘草,其主要治療的是水飲停滯中焦導致的水腫等病,此方有著很好的溫中化理的功效,主要治療因為濕邪導致的脾胃運化失常,導致肝陽不足胸脅肋疼痛。此方有著很好的清熱功效,治療因為濕氣化熱導致的疾病。

3、夏桑菊顆粒

健脾清熱還能祛濕?專業健脾清熱祛濕10種效果最好中成藥

【成份】夏枯草、野菊花、桑葉。輔料為蔗糖。

【性狀】本品為黃棕色至棕褐色的顆粒;味甜。

【功能主治】清肝明目,疏風散熱。除濕痹。用於風熱感冒,目赤頭痛,頭暈耳鳴,咽喉腫痛,疔瘡腫毒等症,並可清涼飲料。

【注意事項】忌煙、酒及辛辣、生冷、油膩食物等。

【藥物相互作用】如與其他藥物同時使用可能會發生藥物相互作用,詳情請諮詢醫師或藥師。

夏桑菊顆粒主要的作用有著祛濕,調理肝脾的功效,裡面的夏枯草、野菊花桑葉為主要成分,可以治療肝氣鬱積導致的肝氣不調,同時有著祛濕健脾的功效。對於治療濕邪侵入肝脾導致的食欲不振,頭暈耳鳴。

4、萆薢分清丸

健脾清熱還能祛濕?專業健脾清熱祛濕10種效果最好中成藥

【成份】粉萆薢、石菖蒲、甘草、烏葯、鹽益智仁。

【性狀】本品為白色光亮的水丸,除去包衣後顯灰棕色;味甜,微苦。

【功能主治】分清化濁,溫腎利濕,用於腎氣不化,清濁不分所致的白濁,小便頻數。

【禁忌】忌食油膩、茶、醋及辛辣刺激性物。

【注意事項】忌食油膩、茶、醋及辛辣刺激性物。

萆薢分清丸主要由粉萆薢、石菖蒲、甘草等藥材組成,其主要的作用的治療因為濕邪入體,阻滯導致的脾腎虛弱,不能運化水谷,導致排泄功能失調。現在研究將其運用在腎炎,泌尿系感染,濕邪導致的婦科病。

5、藿香正氣水

健脾清熱還能祛濕?專業健脾清熱祛濕10種效果最好中成藥

【成份】蒼朮、陳皮、厚朴(姜制)、白芷、茯苓、大腹皮、生半夏、甘草浸膏、廣藿香油、紫蘇葉油

【性狀】本品為棕黑色的澄清液體(貯存略有沉澱);味辛、苦。

【功能主治】解表化濕,理氣和中。用於暑濕感冒,頭痛身重胸悶,或惡寒發熱,脘腹脹痛,嘔吐泄瀉。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10-15毫升,一日3次。用時搖勻。

【注意事項】

1.忌煙、酒及辛辣、生冷、油膩食物,飲食宜清淡。

2.不宜在服藥期間同時服用滋補性中藥。

3.有高血壓、心臟病、肝病、糖尿病、腎病等慢性病嚴重者應在醫師指導下服用。

4.兒童、孕婦、哺乳期婦女、年老體弱者應在醫師指導下服用。

5.吐瀉嚴重者應及時去醫院就診。

6.本品含乙醇(酒精)40%~50%,服藥後不得駕駛機、車、船、從事高空作業、機械作業及操作精密儀器。

藿香正氣水主要由陳皮蒼朮白芷厚朴廣藿香香油等藥材組成,其功效是和中理氣,調理脾胃,主要治療的是因為暑濕之邪入侵體內,脾胃功能運化失調,濕邪阻滯脾胃導致噁心嘔吐、腹瀉。現代臨床將其用於治療常見的腹瀉,感冒,皮膚蕁麻疹。

6、三金片

健脾清熱還能祛濕?專業健脾清熱祛濕10種效果最好中成藥

【成份】金櫻根、菝葜、羊開口、金沙藤、積雪草。輔料為:玉米澱粉、滑石粉、硬脂酸鎂、二氧化硅、微晶纖維素、薄膜包衣預混劑。

【性狀】本品為薄膜衣片,除去包衣後顯棕色至黑褐色;味酸、澀、微苦。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利濕。用於下焦濕熱所致的小便短赤,淋瀝澀痛。

【注意事項】

1.忌煙、酒及辛辣食物。

2.不宜在服藥期間同時服用滋補性中藥。

3.用藥期間請注意肝、腎功能的監測。

4.有高血壓、心臟病、糖尿病、肝病、腎病等慢性病嚴重者應在醫師指導下服用。

5.服藥3天癥狀無緩解,應去醫院就診。

6.兒童、哺乳期婦女、年老體弱者應在醫師指導下服。

三金片中重用的是金櫻根菝葜有著祛風除濕,活血解毒的功效,方中輔用羊開口、金沙藤、積雪草可以清熱祛濕,通淋利尿,此葯有著通淋利尿,清熱祛濕的功效,現代研究將此葯臨床上治療急慢性腎盂腎炎、急性膀胱炎、尿路感染以及尿痛、尿澀。

7、癃清片

健脾清熱還能祛濕?專業健脾清熱祛濕10種效果最好中成藥

【成份】澤瀉、車前子、敗醬草、金銀花、牡丹皮、白花蛇舌草、赤芍、仙鶴草、黃連、黃柏。

【性狀】本品為薄膜衣片,除去包衣後顯棕色至棕褐色;氣芳香,味微苦。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涼血通淋。用於下焦濕熱所致的熱淋,症見尿頻、尿急、尿痛、腰痛、小腹墜脹;亦用於慢性前列腺炎濕熱蘊結兼瘀血證,症見小便頻急,尿後餘瀝不盡,尿道灼熱,會陰少腹腰骶部疼痛或不適等。

【不良反應】少數患者出現輕度胃部不適、噁心、胃脘脹痛,食欲不振。

【禁忌】

1.淋證屬於肝鬱氣滯或脾腎兩虛,膀胱氣化不行者不宜使用。

2.肝鬱氣滯,脾虛氣陷,腎陽衰憊,腎陰虧耗所致癃閉不宜選用。

【注意事項】

1.體虛胃寒者不宜服用。

2.服藥期間飲食宜清淡,忌煙酒及辛辣油膩食品,以免助濕生熱。

癃清片重用澤瀉敗醬清熱涼血,除濕利水,輔用車前子金銀花白花蛇舌草有著通淋利尿,祛濕的功效,現代研究確定了成分對治療前列腺炎有明顯效果,所以臨床上主要將其用於前列腺炎,前列腺增生和尿路感染時使用。

8、清淋顆粒

健脾清熱還能祛濕?專業健脾清熱祛濕10種效果最好中成藥

【成份】瞿麥、篇蓄、木通、鹽車前子、滑石、梔子、大黃、炙甘草。

【性狀】本品為黃褐色的顆粒;味甜、微苦。

【功能主治】清熱瀉火,利水通淋。用於膀胱濕熱,尿頻澀痛,淋瀝不暢,癃閉不通,小腹脹滿,口乾咽燥等症

【注意事項】孕婦忌服,體質弱者不宜服。

清淋顆粒重用瞿麥萹蓄有著祛濕利水,通淋利尿的功效,服用木通、車前子、滑石、大黃有著清熱,利尿祛濕的功效。現代藥理研究確定此葯有著利尿,抗炎的功效,臨床主要應用於非淋菌性尿道炎、泌尿系感染、前列腺炎、尿澀、尿閉。

9、前列舒丸

健脾清熱還能祛濕?專業健脾清熱祛濕10種效果最好中成藥

【成份】熟地黃、薏苡仁、冬瓜子、山茱萸、山藥、牡丹皮、蒼朮、桃仁、澤瀉、茯苓、桂枝、附子(制)、韭菜子、淫羊藿、甘草。

【性狀】本品為棕黑色的水蜜丸;氣微,味甘、酸。

【功能主治】扶正固本,益腎利尿。用於腎虛所致的淋證,症見尿頻、尿急、排尿滴瀝不盡;慢性前列腺炎及前列腺增生症見上述證候者。

【注意事項】

1.膀胱濕熱,肝鬱氣滯所致的淋證不宜使用。

2.肝鬱氣滯,脾虛氣陷所致癃閉不宜使用。

3.服藥期間,飲食宜清淡,忌飲酒、辛辣食物。

4.尿閉不通者不宜用本葯。

【藥理毒理】本品具有抗炎作用,並能使老齡雄性動物前列腺重量減輕,血漿雌二醇含量升高。

前列舒丸重用熟地、山茱萸生地有著滋陰補腎,壯骨的功效,輔用薏苡仁、蒼朮、茯苓有著健脾除濕的作用。現代藥理研究確定了其抗菌消炎的功效,臨床上主要用來治療慢性前列腺炎,前列腺增生等症。

10、五苓散

健脾清熱還能祛濕?專業健脾清熱祛濕10種效果最好中成藥

【主要成份】 澤瀉、茯苓、豬苓、炒白朮、肉桂。

【性 狀】 本品為淡黃色粉末;氣微香,味微辛。

【適應症/功能主治】溫陽化氣,利濕行水。用於陽氣不化、水濕內停所致的水腫,症見小便不利,水腫腹脹,嘔逆泄瀉,渴不思飲。

五苓散主要由茯苓、澤瀉、豬苓、白朮、肉桂組成,其中四味葯都有非常好的滲水祛濕的功效,五葯合用能有效的利尿,去水腫。現代臨床主要將其運用治療各種腎臟引起的水腫。

結語:通過上文的介紹,相信大家了解了關於十種健脾清熱祛濕的中成藥,希望對大家有做幫助,選擇正確的藥物治療濕氣。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