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老兵1塊錢買下古畫,妻子卻用作「擋灰布」,文物專家:國寶啊

老兵1塊錢買下古畫,妻子卻用作「擋灰布」,文物專家:國寶啊

國寶何故淪為一張擋灰布?10年滄桑為何顏色不改?伏於灶台怎樣華麗變身?寶物本應傳奇。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發布「終戰詔書」宣布無條件投降,偽滿傀儡政權隨之倒台,皇宮中的侍從下人攜卷寶物,四散逃離,所到之處彷彿蝗蟲過境,貴重如珠翠羅琦,平凡如鍋碗瓢盆都搶奪罄盡。那時的一個小兵,沒趕上先一波,只找了個雕飾精美的盒子,裡面放著幅畫。小兵不知畫上是什麼,只覺得盒子精巧的很,興許能賣上幾個錢,就一起抱走了。出門還被幾個凶神惡煞的人攔住,心下里緊張又焦急,結果花了1塊大洋對方才放行。

至今回想起來,已經變成了老農的小兵說「那時候不服氣,真是倒霉,之後把盒子賣了不曉得比這多好多!」回來後,想著這布也算是花了錢的,就留給妻子去給灶台擋灰。不知不覺,這塊從皇宮裡帶回來的擋灰布已經用了10年了,上面沾滿了厚厚的灰塵,被灶台黑煙熏了印跡,但還有一角顯出些許原本顏色。

十年後,當年的小兵變成了在鍋灶廠當工頭的老農。那天照常在院子里小憩,有三名文物專家路過歇息攀談,其中一位竟指著他家灶台上一塊用了10年的擋灰布激動語塞道:「你們看!這……這不是……」另兩位趕忙上前,又驚又喜:「這是國寶啊!真是踏破鐵鞋無覓處!我們四處尋找文物,沒想到竟在這裡現身了!」原來三位專家本是帶著任務來的。

1962年,東北局文化部致力於中華歷史文物的保護,各處搜集因社會動蕩遺失在民間的書畫、工藝品,並承諾給予豐厚報酬。此前,老農想到那塊擋灰布是自己從皇宮中帶來,興許真是個寶貝,但轉念怕別人說他偷盜就漸漸淡忘這件事。這時三位專家組隊尋寶,一路來到長春,這才有了意外發現。最後,三人湊了150元從老農那拿走了畫,如今這幅中國傳世名畫被珍藏於吉林省博物館,再次向世人展示傳奇一生。

其實這幅畫是《文姬歸漢圖》,金代畫家張瑀所作,東漢末年文學家蔡邕之女蔡文姬,被匈奴俘虜定居,後曹操平定匈奴,派將士迎她歸漢,《文姬歸漢圖》就描繪了文姬從匈奴歸漢的行旅場面。前有官員著胡服扛月旗引大道;中有文姬戴貂冠攜護衛騎駿馬;後有武士架雄鷹執韁繩驅獵犬……全卷十二人物形態各異,鷹犬馬各物相隨,縱觀人騎錯落、氣勢開合,細品神情逼真、匠心獨具。在手法上重線條施淡彩,留白渲染;在風格上簡筆墨顯變換,動靜結合;在意境上繪大景揚大氣,慷慨雄渾。堪稱不可多得的文化瑰寶。

這樣一幅宏大的歷史畫卷呈現於絹本,並非一般紙質易燒毀、烤損,從皇宮流落尋常百姓家,歷經幾番戰火、幾朝更變,千年不改本色、不易本性,終於在一個偶然的日子等來人們重新珍視它的容顏,追溯它的故事,於這名畫而言何其幸運,於發現它的人們來說,亦是如此。寶物恆久遠,經典永流傳。千年前,文姬被擄至匈奴,一腔家國熱情飛揚在塞北蕭颯的風塵里,留下俊美倩影;千年後,名卷流散民間,恢宏氣韻隱在灶台人間的煙火里,靜默堅守等待。國寶可以成為舊布,但不會永遠是舊布。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文物說 的精彩文章:

盜墓挖出千古奇書,記載內容顛覆認知,專家:被騙了2000年
最不「識貨」的盜墓賊,盜走了地宮文物,卻留下了這批國寶級文物

TAG:文物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