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自然》報道:美國科研環境有毒,MIT學者抗議

《自然》報道:美國科研環境有毒,MIT學者抗議

這給在美國工作的華人學者帶來莫大的心理恐慌。

麻省理工學院學者支持在美工作的華裔學者,圖片來自nature

編譯 | 茅幸、王卓、董增軍

責編 | 葉水送

美國對有華人標籤的學者審查日趨緊張,這給在美國工作的華人學者帶來莫大的心理恐慌。7月2日,《自然》雜誌對此進行了報道。

今年5月,在麻省理工學院工作的免疫學家陳建柱(Jianzhu Chen)從新加坡回到美國時,遭到美國海關人員的特別審查,海員人員問他,「有無為外國政府效勞」?

陳建柱是一位在中國出生的美國公民,在麻省理工學院工作了25年。他經常往返於亞洲,以前從未遇到過這樣的問題。「這非常令人反感」,陳建柱表示,「任何華裔都可能會成為嫌疑人」 。

麻省理工學院機械工程系前主任、美國工程院院士陳剛(Gang Chen)表示,「當前的氣氛造成了很多心理恐懼。」今年早些時候,他縮短了在深圳南方科技大學的(他在MIT停薪留職,常規七年一度的學術休假)工作時間,返回麻省理工學院,以防止人們認為他可能向中國同事泄露知識產權或科學知識。

「只要有中國關係,任何行為都是可疑的。」麻省理工學院物理學家Nicholas Fang說,「那是種族形象(racial profiling),這才是真正的問題。」 只要有中國背景的科學家,包括美國公民和永久居民,往往都是政府調查的焦點。

越來越多的人表示,美國政府對外國影響的鎮壓正在不公平地指向在美國校園工作的華裔科學家。作為回應,世界頂級學府麻省理工學院已經和其他著名大學一起表示支持他們的華裔學者。

6月25日,麻省理工學院校長Rafael Reif發表一封公開信,他在信中寫道,「(我們)必須非常慎重,不要製造一種毫無根據的懷疑和恐懼的惡劣氣氛。」

對華裔學者的審查源自何處?自去年8月份以來,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NIH)已向美國61家研究機構發出了100多封信,內容涉及據稱未能披露外國資金的情況,在大多數(但不是所有)的案例中,相關研究人員都是華裔。目前,公開的信息顯示,美國大學至少解僱了5名由該研究院資助的華裔研究者,但據《知識分子》了解,實際的數字遠遠不止5名。

審查也給在美工作的華人學者帶來困惑和諸多不便,如在美工作的華裔科學家簽證申請延遲時間加長;進入美國時,海關人員強制詢問,以及校園執法官員的突然造訪。

「這太可怕了,」一位曾是麻省理工學院工程博士後,目前在北京大學的(學者)說,他去年兩次接受聯邦特工的問詢。他認為這在一定程度上是因為他參與了中國的海外研究人員招聘計劃,「我覺得我因為是中國人,而不公平地成為目標,這是沒有必要的,也是不對的。」

麻省理工學院媒體實驗室(Media Lab)蛋白質生物化學家張曙光在麻省理工學院校長發表公開信之前向Reif提出了擔憂,現在他希望更多的機構站出來說話。

他已在麻省理工學院工作了30多年,正在完全放棄美國政府的資助,他的科研經費將來自私人公司。不過他擔心,其他的擁有中國血統的科學家,可能將徹底離開這個國家。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知識分子 的精彩文章:

黑暗蒙不住求學路上的光明 「生而不凡」專欄
運動的理由又多了一個:老爸鍛煉身體可影響後代認知能力

TAG:知識分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