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育兒 > 「你怎麼不幫孩子?」別總包攬孩子的事情,他比你想像的還要優秀

「你怎麼不幫孩子?」別總包攬孩子的事情,他比你想像的還要優秀

曾有位家長遇到過這樣一件事,報道第一天,她送自己的女兒去學校報道後,和孩子一起到宿舍里整理物品,同宿舍的其他幾個孩子也到了,小小的宿舍里擠滿了孩子和家長。她看到其他家長爬上爬下為孩子鋪床、折被子,他們的孩子也聚在一起聊天。而自己和女兒完全相反,女兒自己在上鋪鋪床,家長則只是幫忙把她行李箱中的物品取出來。

這時女兒同學的家長卻問道她怎麼不幫孩子鋪床,如果孩子爬來爬去摔下來怎麼辦。於是家長開始反省是不是自己真的沒做好,向女兒提出幫她套被子,女兒卻拒絕了因為自己可以做到的事不想麻煩別人。這時家長才意識到,幫孩子整理床鋪的家長從沒問過孩子的想法,只是自以為孩子沒有能力,所以才包攬這些事。

這似乎是大多數家長所面臨的問題,把奉獻當作愛的方式,如果孩子什麼都不需要自己付出反而覺得著急。這種情況很多成年人也會在父母身上看到,總喜歡為家庭付出些什麼才安心。因此這對這部分家長來說育兒最大的挑戰並不是為孩子付出些什麼,而是要剋制自己不要什麼都幫孩子做好。

這類父母在與子女爭吵時,往往最愛說出「我都是為了你好,所以才付出這麼多,你怎麼都看不到爸爸媽媽的犧牲呢?」聽到這樣的話,孩子的反應大多是沉默,因為他知道無論自己怎麼反抗都是沒有用的,也知道家長們在孩子面前永遠是沒有錯的,所以他們只能用沉默代替自己的不滿。

如果家長意識到自己無法剋制住包攬孩子要做的事情,那麼你的孩子應該是比較痛苦的,因為這樣的家長最大的特點是固執、控制欲強、從不詢問孩子的意見。

即使孩子想要為自己爭取些什麼都會被父母以「我是為了你好,我為你犧牲了……」理由駁回,那麼家長的奉獻、犧牲都成為了孩子的枷鎖。但是孩子總歸是要長大的,即使他有缺陷,就算成長的道路很艱辛,他的人生必須由他自己面對。

越俎代庖的家長要麼讓孩子變成不會獨立面對困難的廢物,要麼讓孩子面對不辨是非,只要家長說的都反對的叛逆者,相信這兩種結果都是家長無法承擔的吧。

為了避免這樣的情況,家長要如何才能剋制自己的愛?

最好的辦法就是問,有想法幫助孩子代勞某件事時,家長可以先問孩子能不能自己獨立做到、需不需要家長的幫助,甚至可以對比一下其他孩子。如果其他孩子能自己背書包、能自己穿衣服、能自己寫作業等等,那麼也可以給自己孩子更多空間學習獨立。

或許正因為父母太過於無私,所以總能從自己的行為中反省到做的不好的地方,之後再加以改正。其實有的時候家長們做的不夠完善的部分,就是孩子依靠自己的努力成長的地方,希望大家知道,教育並不是自我犧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齊麗娟 的精彩文章:

這4種嬰兒用品別再買了,既浪費錢還影響發育,第一種太常見
6.1幼兒園活動,寶爸們變身「最亮」的仔,網友直呼:畫風太美

TAG:齊麗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