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娛樂 > 周采芹:我至今還沒有教會自己相信命運

周采芹:我至今還沒有教會自己相信命運

周采芹:我至今還沒有教會自己相信命運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周采芹的一生大起大落,輾轉跨越三大洲。她有很多「第一」的頭銜:

第一個考上英國皇家戲劇藝術學院的中國學生,也是皇家戲劇學院的第一名中國院士;

第一個登上英國倫敦西區舞台主演的中國演員;

第一個在英國出版中英文唱片的中國歌手,其中英文版的「第二春」一曲曾在亞洲連續兩年上榜首;

第一位華裔邦女郎,也是唯一一個兩度出演邦女郎的明星;

第一個被提名英國最佳電視演員的中國演員;

第一個改革開放後請回來的戲劇專家。

周采芹:我至今還沒有教會自己相信命運

她說她是上海的女兒,昨天公映的傳記片《上海的女兒》,講的就是她曲折傳奇的一生。

1936年11月30日,周采芹出生於上海灘名門,父親是京劇大師周信芳,母親是茶商珠寶商千金、上海灘第一名媛裘麗琳,他們生了6個孩子,排行老三的她出生在父親巡演途中的戲廂里,采芹一名出自詩經中的「思樂泮水,薄采其芹」。

她繼承了父親的基因,三歲時便認定以後要當演員,即使被人罵作「戲子的女兒」,也從沒放棄過,更把父親的話「戲子要爭氣」銘記了一輩子。八歲那年,在祖父的葬禮上,她發現自己和姐妹走在弟弟們後面,這個細節讓她大為不滿,回去就洋洋洒洒寫了一篇《為偉大的女性而戰》的作文,雖然文章內容比標題還短,但卻成了她此後一生的目標。

周采芹:我至今還沒有教會自己相信命運

父母

17歲時,她和弟弟離家到倫敦求學,因為從小會講一些英文,又自小受父親戲劇的熏陶,她考進倫敦皇家戲劇藝術學院,成了那裡第一名中國學生。養尊處優的她,開始時連洗旗袍都不懂要曬,到慢慢學會打理生活瑣事,面對西方同學譏諷的「你永遠不可能得到演出機會,因為倫敦的舞台上不需要一張東方人的臉」時,她內心想的是咱們走著瞧。

正好台灣和英國組辦藝術活動,需要一個懂點京劇的中國人,不二人選的她當上了主持人。沒想到次日就上了英國多家報紙頭條,紛紛對她盛讚有加。隨後,各種雜誌爭相邀請她上寫真。

周采芹:我至今還沒有教會自己相信命運

1959年,她穿著她的招牌旗袍,走進舞台劇《蘇絲黃的世界》出演蘇絲黃,成為第一位登上英國倫敦西區舞台的中國主演,連演三年,場場爆滿,西區查爾斯王子電影院上的巨大霓虹廣告「The World of Suzie Wong by Tsai Chin」掛了3年,她被稱為「身高一米五的炸彈」。

因為她的「蘇絲黃」,旗袍成為倫敦最時髦的衣服,長長的黑髮,拉長的眼線是當時最時尚的打扮。

周采芹:我至今還沒有教會自己相信命運

此後,她在倫敦Quaglino』s飯店做了5年左右的卡巴萊歌舞表演,成了舞台表演大咖。

1959年,她出了兩張唱片《The World of Tsai Chin》和《The Western World of Tsai Chin》,在全球亞裔唱片中銷量第一,其中主打歌《The Ding Dong Song》是她根據香港名歌《第二春》改編成英文版。

周采芹:我至今還沒有教會自己相信命運

她從倫敦又闖到好萊塢,出演了 「007」系列電影《雷霆谷》 (1967),出演一位美艷而毒辣的中國娃娃,和肖恩·康納利演對手戲,成為首位華裔邦女郎。

在好萊塢時,曾有製片人對她動手動腳,她當場回敬一個耳光,由此,人人都知道她是個不好惹的「東方嬌娃」。

她說過「我現在已經成為了一隻豹子,直到現在我都沒有改變我的個性,很多人仍然認為我難相處。老娘就是豹子。」當年倫敦的一家動物園,甚至以她的名字命名了一隻小豹子。

周采芹:我至今還沒有教會自己相信命運

當年,她父母的愛情在上海灘轟動一時,有1/4蘇格蘭血統的千金小姐裘麗琳,對聞名天下的「麒麟童」周信芳一見傾心,不顧家人阻攔,不管對方早有家室,穿著睡衣拖鞋出逃,請律師登報與家庭決裂,義無反顧地跟著心上人浪跡天涯。在生了三個小孩後,周信芳與前妻正式離婚,兩人才舉辦婚禮成為合法夫妻。

周采芹:我至今還沒有教會自己相信命運

母親

與父母的愛情相比,她對感情更為洒脫,她有過兩段婚姻,20歲時,在英國和一個華人富二代結婚,但他不能接受妻子出去工作,當時的社會,女性在職業和家庭之間只能選擇一個。他的專制和她的自我,讓婚姻走向失敗。他回新加坡後,她的生活很拮据,最終忍痛把兒子送回孩子父親身邊。

第二段婚姻就是和《蘇絲黃的世界》的導演,他是她的導演,她是他的演員,有著對藝術共同的追求,對彼此才華的欣賞,一起享受成功的喜悅,但依然沒有逃脫婚姻的解體。

結束第二段婚姻時,她才26歲,在她甜美溫順的外表下,是一顆難以馴服的心,她不想成為別人的附庸、父親的女兒、丈夫的妻子,只想做回自己,只想讓世界看到一個真實的自己。從那時起,她便放棄對家庭和婚姻的追求,走向了一條追求自由、實現女性自我成長的路。

周采芹:我至今還沒有教會自己相信命運

在倫敦,她過了十年輝煌的日子,過著上流社會的生活,買了幾套房子,一棟5、6層的樓房。誰料想,造化弄人,遇到1970-1976年英國最嚴重的經濟危機,因為房子全做了抵押,一瞬間,她變得一無所有。

經濟破產、演出機會又少,加上母親去世,一時不知所措的她服安眠藥自殺。獲救後她整整躺了17天,得了抑鬱症,被送進精神病院。有一天她對著鏡子,忽然醒悟「我是吃開口飯的人啊!」

周采芹:我至今還沒有教會自己相信命運

如同鳳凰涅槃一樣,她找到活下去的希望和勇氣,那一年她40歲。

1975年,她「逃」到洛杉磯,從倫敦一個萬人矚目的大明星,變成「華裔食神」弟弟周英華的餐廳Mr. Chow的服務生。還做過哈佛大學的檔案管理員,應聘過保險公司的打字員,但她心裡一直有個聲音:你得去演戲,你得做個演員。

沒人知道,這個眼神明亮、倔強的中國女人,當年曾風光無限:拳王阿里是她的座上賓,英國工黨領袖喬納森以和她戀愛為榮。

周采芹:我至今還沒有教會自己相信命運

她花3美元買了一件外套,3美元買了雙塑料靴子,去社區劇團試鏡演員。劇團讓她演希臘悲劇三部曲的《阿伽門農》,她開始潛心研究戲劇,去哈佛上夜課,學習莎士比亞戲劇,到塔夫茨大學進修碩士。

為了掙學費,在劇團,她打掃衛生;在學校,邊當助教邊學習、演戲,住很小的房間,生活過得很拮据。但她非常驕傲地說:「我讓這些都過去了,而且我全力以赴。」在劍橋劇社過了三年苦行僧般的演員生活,最高周收入只有90美元,出演了《奧瑞斯特亞》和《紅字》的女主角,她在舞台上重放異彩。

周采芹:我至今還沒有教會自己相信命運

1980年,漂泊海外30年的她,應中央戲劇學院副院長曹禺之邀,在中戲執教半年,成為改革開放後第一個被邀請回來的戲劇專家。

1993年,57歲的她勇闖好萊塢,和俞飛鴻、鄔君梅一起出演好萊塢史上第一部全亞裔主演的電影《喜福會》,轟動全美,也讓好萊塢開始正視真實的華裔形象。

1998年,她在百老匯主演了《金童》,成為唯一一個在大西洋兩岸主流舞台劇中領銜主演的亞洲演員。

周采芹:我至今還沒有教會自己相信命運

2006年,與鞏俐、楊紫瓊、章子怡共同出演《藝伎回憶錄》。

2006年,出演李少紅版《紅樓夢》中的賈母。

周采芹:我至今還沒有教會自己相信命運

2006年,再次在《007系列之:皇家賭場 Casino Royale 》出演邦女郎。

周采芹:我至今還沒有教會自己相信命運

2016年,出演《驚天魔盜團》中周杰倫的奶奶;

幾年前,接受採訪時她說:「我17歲出門的時候媽媽就告訴我,你要給中國人爭氣,你要給演員爭氣,你要給女人爭氣!現在我快80歲了,我要給老年人爭氣,所以我一直到現在都還沒有退休。」

周采芹:我至今還沒有教會自己相信命運

今年又在《幸運的奶奶》中演了一位脾氣暴躁,嗜煙如命的倔奶奶,還挑戰了不少激烈的動作場面,俘獲了一眾北美觀眾的心。

據說,她演過好萊塢所有亞裔演員的媽媽,因《殺死伊芙》而榮膺首位亞裔視後的吳珊卓,曾在《實習醫生格蕾》里與她演過母女,對她更是充滿了崇拜之情。

她在25歲時失去媽媽,把一生對母親的回憶都演繹在她的角色里,更把父親臨別對她說的最後一句話「不要忘記你是一個中國人」牢記在心。

周采芹:我至今還沒有教會自己相信命運

她說,在國外演員不敬業、不做準備,人家會看不起你!

正是這種精神,成就了今天的她。2001年,她被授予美國艾美獎終生成就獎,又被母校英國倫敦皇家戲劇學院聘為首位華裔院士,成為中國人在海外闖蕩的卓越代表。

關於美,她自信地說:「有自己的個性就是美。」

所以,你能看到83歲的她,依然神采飛揚,歲月只是增添了她的質感,大起大落的際遇,也從未讓她低頭,就像她說的,「至今還沒有教會自己相信命運」,她永遠期待著下一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