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探索 > 愛因斯坦相對論全新解析:為什麼找不到宇宙中反物質?

愛因斯坦相對論全新解析:為什麼找不到宇宙中反物質?

根據我國古老哲學「易經」和「道德經」里的核心哲學思想——一陰一陽謂之道。不難理解,宇宙萬物皆有陰陽之分,陰陽相互作用,方能形成一個穩固有規則的整體系統,而並不能分開單獨存在。

從物理學角度分析即是,宇宙萬物皆有正反之分,無論宏觀世界還是微觀世界。正如反電子,反質子,反中微子等反粒子的發現,同樣意味著宏觀世界也應該有反物質的存在。

所以,無論是從哲學觀點思考,還是從物理學角度分析,對於我們所生存的這個物質宇宙而言,都應該還存在著一個它的孿生兄弟——反物質宇宙。

也就是說,如果我們的宇宙真是起源於大爆炸,那麼在它誕生之際,也應該同時誕生一個與我們這個宇宙物質數量等同的反物質宇宙。

可是,我們眼睛看到的,所感知到的,似乎根本不存在反物質的跡象。否則,正反物質相遇,必然會綻放出宇宙中最耀眼的煙花。

與我們這個宇宙物質相對應的反物質,究竟去了哪裡呢?探索科學,探索宇宙,水木長龍與您繼續我們的探索之旅。

研究者給出了三種分析解釋。

第一種解釋是:

如果宇宙起源於大爆炸,在誕生之初,正反物質的形成在數量上本是對等的,如同一個本來不帶電的中性物質,在一定的條件下,被轉變成了等離子體,正負電荷總量是相等的一樣。

然而,在兩個孿生宇宙剛一誕生出來,尚未來得及見面,便被宇宙的膨脹斥力以超光速給推開了,並且越推越遠,直至兩個孿生宇宙兄弟連遙望彼此的影子都成了奢望,從此只能在記憶里時不時地回想一下彼此的存在,以免被記憶的海洋徹底淹沒。

隨著宇宙誕生時膨脹斥力的不斷減弱,在未來的某個時候,兩個孿生宇宙被施加的推力可能會完全消失,而後彼此之間的引力牽引開始發揮主要作用。兩孿生宇宙在相互間引力的牽引下,開始不斷向彼此靠近,直至相擁而泣,樂極生悲,然後如同它們誕生時那種轟烈的場面一樣,共同化為能量時依然聲勢浩大,壯烈而隕。

所以,之所以我們現在看不到反物質,很可能從誕生之際,它們便隨著反宇宙被彈離開了我們這個宇宙。

第二種解釋是:

反物質可能被隔離在了我們宇宙的「虛空屏障」里。天文物理研究者在對宇宙進行探索觀測時發現,在浩瀚無際的宇宙之中,存在著大大小小非常多的「虛空區域」(也有研究者稱之為「宇宙牆」,或「虛空屏障」)。尤其在波江座發現的橫跨35億光年的「虛空區域」,更加激起了天文科學研究者們的研究興趣。

天文研究者進一步探測研究發現,這些大大小小的宇宙「虛空區域」,彷彿是被宇宙遺忘了的空白磁碟記憶區間,沒有星團,沒有星系,沒有任何天體的存在,甚至連暗物質暗能量也不存在,如同被從宇宙中隔絕了出來一般,簡直就是名副其實的「虛空屏障」。

對「虛空屏障」的探測分析,是人類天文科研者依據已有的天文物理知識進行的分析推測,也許並非如此,如果「虛空屏障」里的時空狀態完全不同於我們認知里的時空狀態的話,比如,反物質時空狀態。

有研究者認為,之所以找不到與我們宇宙物質相對應的反物質,很可能它們就隱藏在宇宙中出現的大大小小的「虛空屏障」里。而「虛空屏障」壁,如同很難發生化學反應的惰性物質,彷彿難以導電的絕緣材料,正好起到將正、反物質隔開的絕緣作用。

第三種解釋是:

反物質可能在宇宙誕生之初,就已經與正物質發生了絕大部分的湮滅反應,而且生成的能量和一部分反物質在正反物質發生反應而導致的時空扭曲移位生成的異相空間里。

我們知道,暗物質占宇宙構成的23%,暗能量占宇宙構成的73%,只有4%是當前可被我們探測感知的宇宙部分。

可以思考一下:為什麼在如此浩瀚廣闊的宇宙里,能被我們看到,探測到,或感知到的物質構成只有4%?為什麼不能被我們探知的暗能量卻佔了整個宇宙構成的將近四分之三?還有暗物質也佔了將近四分之一?

有一句著名的哲言:大膽地懷疑,你將看清一切!

也許此時你思考到了什麼,就讓我們沿著這股興趣、好奇和懷疑繼續思考探索下去吧。

有沒有可能,暗物質,暗能量,就是反物質曾經存在過的證據?就是我們科學家推測正、反物質原應是對等存在的一種輔助證明?

或許會有人摸不著頭腦地懷疑道:暗物質暗能量跟反物質又有什麼關係呢?它們連探測都探測不到,只是科學家的推測而已,就算真的存在,也不會是反物質反能量吧?不然早就將我們這個宇宙給湮滅了!

沒錯,暗物質暗能量不是反物質反能量,水木也沒說「就是」不是?水木只說它們可能就是反物質存在過的證據,宇宙正反物質本是對等的證據。

為什麼?不急,我們繼續分析。

至於暗物質暗能量存在的推測,科學上有間接的證明,水木在此就不重複了。只分析暗物質暗能量來自哪裡,以及它們與反物質之間的聯繫。

根據愛因斯坦的相對論,時空與物質是不可分割的整體,沒有不存在物質的時空,也沒有不佔用時空的物質,兩者分開討論的話將變得毫無意義。

所以,讓我們記住,在宇宙正、反物質生成之際,也就意味著時空已經生成了。

而正反物質一旦相遇,就會即可湮滅為純粹的能量。所以,讓我們記住正反物質可以轉化為能量。

在宇宙正反物質生成之時,如果它們未能及時避開彼此,便會一起消隕而轉化為能量。我們知道核彈的爆炸威力,而1克正反物質相遇所產生的威力相當於兩千枚原子彈爆炸的威力。更何況,宇宙之初生成的正反物質是對等的,指數N倍地遠遠超過1克的量,一旦它們相遇,即使不是全部,其強大威力也必然會造成時空扭曲(或許正因此,時空才是不平坦的吧)。時空扭曲,必然會伴隨時空相移,即導致原先的時空發生錯位,而將一部分物質轉移到異相空間。

我們從頭再順理一下分析推測:

宇宙誕生之初,正、反物質開始生成,時空隨之生成。一部分正反物質相遇,轉變成了能量。同時在強大能量的作用下,時空被扭曲,一部分時空被迫發生相移,一部分物質進入異相空間(包括正反物質),導致原先空間正反物質比例失衡,正物質多於反物質。但隨著時間的向前推移,少數的反物質最終與正物質相遇並轉化為能量。從此本宇宙空間只剩下正物質,即我們可以探測感知到的4%物質。

因為正反物質發生反應會扭曲時空,改變部分時空相移,所以,正反物質反應生成的能量大部分也都進入了異相空間。異相空間與我們本空間屬於相同維度不同相位(可理解為空間結構的角度方向不同)——同維異相,所以對於異相空間里的物質和能量,我們無法探測感知,而這正是我們科學家推測的73%暗能量和23%暗物質。

科學家最新研究發現,暗物質正在減少,暗能量反而正在增加。原因同樣很好解釋:因為前面我們分析時說過了,「一部分正反物質相遇,轉變成了能量。同時在強大能量的作用下,時空被扭曲,一部分時空被迫發生相移,一部分物質進入異相空間(包括正反物質)」,也就是說,23%的暗物質(因為在異相空間不能被我們探測感知到,故而科學家稱之為「暗物質」,「暗能量」理同)既然包括正反物質,那麼它們就總有相遇的時候,一旦相遇就會湮滅而轉化為能量。因為是在異相空間里進行的正反反應,生成的能量當然也在異相空間里,所以暗物質在減少,暗能量在增加。

為什麼找不到反物質?反物質究竟去了哪裡?三種理論觀點從三種不同的角度進行了詳細解析(最後一種是結合了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的全新理論),你最認同哪一種呢?

今天的分享就到這裡,感謝對水木的支持。

本篇文章「水木長龍」原創,轉載標明出處,謝謝!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水木長龍探索宇宙 的精彩文章:

量子理論分析探討:人類科技或早已發展到現在的上千倍
科學家在研究的一項超前沿高科技,一旦成功宇宙之門或被開啟

TAG:水木長龍探索宇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