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心理 > 情感預測

情感預測

情感預測(也稱為享樂預測,或享樂預測機制)是對未來情緒(情緒狀態)的預測。作為影響偏好,決策和行為的過程,情感預測由心理學家和經濟學家研究,具有廣泛的應用。

目錄

1 歷史

2 應用

3 概述

4 主要錯誤來源

4.1 情緒錯誤的主要來源

4.1.1 影響偏差

4.1.2 期望效應

4.1.3 意識形成過程

4.1.4 免疫忽視

4.1.5 正面和負面影響

4.2 認知錯誤的主要來源

4.2.1 焦點主義

4.2.2 時間貼現

4.2.3 內存

4.2.4 誤解

4.2.5 投影偏差

4.3 動機錯誤的主要來源

4.3.1 動機推理

5 經濟學

5.1 應用

5.2 決策

5.3 快樂和幸福

6 在法律上

6.1 侵權賠償

6.2 資本量刑

6.3 性騷擾

7 在健康方面

8 改進預測

9 參考

歷史

Kahneman和Snell在20世紀90年代初開始研究特徵預測,研究其對決策的影響。「情感預測」這個詞後來被心理學家蒂莫西·威爾遜和丹尼爾·吉爾伯特所創造。早期的研究傾向於僅僅關注於測量情緒預測,而隨後的研究開始研究預測的準確性,揭示人們對未來情緒狀態的評判令人驚訝。例如,在預測贏得彩票等事件如何影響他們的快樂時,人們可能會高估未來的積極情緒,忽略可能導致他們在單一彩票事件之外的情緒狀態的眾多其他因素。與情感預測中的系統誤差相關的一些認知偏差是焦點,移情差距和影響偏差。

應用

雖然情感預測傳統上吸引了經濟學家和心理學家的最多關注,但他們的研究結果反過來引起了各種其他領域的興趣,包括幸福研究,法律和醫療保健。它對決策和福祉的影響是這些領域的政策制定者和分析師特別關注的問題,儘管它也有道德應用。例如,低估我們適應改變生活的事件的能力的傾嚮導致法律理論家質疑侵權損害賠償背後的假設。行為經濟學家已將預測與實際情緒結果之間的差異納入其不同類型的效用和福利模型中。這種差異也與醫療保健分析師有關,因為許多重要的健康決策取決於患者對未來生活質量的看法。

概觀

情感預測可以分為四個部分:關於情緒效價的預測(即正面或負面),經歷的特定情緒,持續時間和強度。[1]雖然所有四個組成部分都可能出現錯誤,但研究絕大多數表明,最容易產生偏見的兩個領域,通常是高估的形式,是持續時間和強度。[2] [3]免疫忽視是對負面事件的一種影響偏見,人們無法預測他們的心理免疫系統會加速他們的康復。平均而言,人們對於預測他們對未來事件的感受會有相當準確。[1]然而,一些研究表明,預測特定情緒以應對更複雜的社交事件會導致更大的不準確性。例如,一項研究發現,雖然許多想像遇到性別騷擾的女性會預測憤怒情緒,但事實上,更高比例的女性會報告恐懼感。[4]其他研究表明情緒預測的準確性對於積極情緒比負面影響更大,[5]表明總體傾向對感知到的負面事件反應過度。吉爾伯特和威爾遜認為這是我們心理免疫系統的結果。

雖然情感預測發生在當下,研究人員也會調查其未來的結果。[3] [6] [7]也就是說,他們將預測分析為兩步過程,包括當前預測以及未來事件。打破現在和未來階段,研究人員可以測量準確性,並弄清楚錯誤是如何發生的。例如,吉爾伯特和威爾遜根據影響的組成部分和進入預測過程的時間對錯誤進行分類。[1]在目前的情感預測階段,預測人員會想到未來事件的心理表徵,並預測他們將如何對情緒作出反應。未來階段包括對事件發生的初始情緒反應,以及隨後的情緒結果,例如初始感覺的消退。[1]

當整個預測過程發生錯誤時,人們容易受到偏見的影響。這些偏見使人們無法準確預測他們未來的情緒。錯誤可能是由於外在因素(如框架效應)或內在因素(如認知偏差或期望效應)引起的。因為準確度通常被衡量為預測者目前的預測與最終結果之間的差異,研究人員還研究時間如何影響情感預測。[7]例如,在結構層面理論中捕獲了人們以不同於近似事件來表示遠距離事件的傾向。[8]

人們通常不準確的情感預測者的發現最明顯地被納入幸福概念化及其成功追求,[9] [10]以及跨學科的決策[11] [12]。情感預測的結果激發了哲學和倫理辯論,例如,如何定義福利。[13]在應用層面,調查結果為醫療保健政策,[11]侵權法,[14]消費者決策制定,[15]和衡量效用[3](見下文關於經濟,法律和健康的章節)提供了各種方法。

較新且相互矛盾的證據表明,情感預測中的強度偏差可能不如先前的研究所表明的那麼強烈。包括薈萃分析在內的五項研究恢復了證據,即情感預測中的過高估計部分歸因於過去研究的方法論。他們的結果表明,一些參與者誤解了情感預測測試中的具體問題。例如,一項研究發現,當參與者被問及他們在參與選舉時的一般感受時,與參與者被問及參與選舉時的具體感受相比時,本科學生傾向於高估經驗豐富的快樂水平。調查結果顯示,75%-81%的參與者提出一般性問題誤解了他們。在澄清任務後,參與者能夠更準確地預測他們的情緒強度[16]

主要的錯誤來源

由於預測誤差通常來自認知過程的文獻,[2] [17] [18]許多情感預測錯誤源於並經常被認為是認知偏差,其中一些是密切相關或重疊的結構(例如投射偏差和同情差距) )。以下是有助於預測錯誤的常見引用認知過程列表。

情緒錯誤的主要來源

影響偏見

主要文章:影響偏見

不同人群和情境中情感預測中最常見的錯誤來源之一是影響偏差,即高度或持續時間過高估計未來事件的情緒影響的傾向。[1] [17]過度估計強度和持續時間的趨勢都是在情感預測中發現的穩健和可靠的錯誤。[2] [16]

一項記錄影響偏見的研究調查了大學生參加住房彩票的情況。這些學生預測,在被分配到理想或不受歡迎的宿舍後,他們會有多快樂或不快樂。這些大學生預測,彩票結果將導致他們自己的幸福水平存在顯著差異,但是後續調查問卷顯示,分配到理想或不受歡迎的宿舍的學生報告了幾乎相同的幸福水平。[19]因此,預測的差異高估了住房分配對未來幸福的影響。

一些研究專門針對「耐久性偏見」,即過高估計未來情緒反應持續時間的趨勢。[15]即使人們準確地估計他們未來情緒的強度,他們也可能無法估計他們的持續時間。耐久性偏見通常對負面事件的反應更強。[2]這很重要,因為人們傾向於為他們認為會帶來持久幸福的事件而努力,而且根據耐久性偏見,人們可能會朝著錯誤的方向努力。[20]

影響偏差是一個廣義的術語,涵蓋了許多更具體的錯誤。提出影響偏見的原因包括免疫忽視,[2]聚焦,[19] [20]和誤解等機制。情感預測中影響偏差的普遍性是醫療保健專家特別關注的問題,因為它影響患者對未來醫療事件以及患者 - 提供者關係的期望。(見健康。)

期望效應

以前形成的期望可以改變對事件本身的情緒反應,促使預測人員確認或揭穿他們的初步預測。[1] [21]通過這種方式,自我實現的預言可以導致預測者做出準確預測的感覺。不準確的預測也會因預期效應而放大。例如,一位期待電影愉快的預報員,一旦發現它變得乏味,就會比沒有期望的預報員少得多。[22]

感覺製作過程

重要的生活事件可以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對人們的情緒產生巨大影響,但這種情緒的強度往往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減少,這種現象被稱為情緒消失。在進行預測時,預報員經常忽視這一現象。[23]心理學家認為,情緒不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像放射性同位素一樣衰減,但中介因素更為複雜。[1]人們的心理過程有助於抑制情緒。心理學家提出,令人驚訝,意外或不太可能的事件會導致更激烈的情緒反應。研究表明,人們對隨機性和混亂感不滿意,並且當出現意外或意外時,他們會自動想出如何理解事件。這與免疫忽視有關,因為當這些不必要的隨機行為發生時,人們會感到不安並試圖找到意義或應對這一事件。人們試圖了解情況的方式可以被認為是機構制定的應對策略。這個想法不同於免疫忽視,因為這更多是一時的想法。免疫忽視試圖在事件發生之前應對事件。

一項研究記錄了感覺制定過程如何減少情緒反應。研究發現,一件小禮物在沒有理由的情況下產生了更大的情緒反應,而不是因為這個原因促成了感覺製作過程,減輕了禮物的情感影響。研究人員總結說,如果人們對這種情況不確定,那麼在積極的情況下,愉快的感覺就會延長。[24]

人們沒有預料到他們會以減少情緒反應強度的方式理解事件。這種錯誤被稱為縱向忽視。[1]例如,(「如果我的老闆同意給我加薪,我會欣喜若狂」)員工可能會相信,特別是如果員工認為加薪的可能性不大。在批准請求之後,員工可能會立即感到興奮,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員工會了解情況(例如,「我是一個非常努力的工作人員而我的老闆必須注意到這一點」),從而抑制了情緒反應。

免疫忽視

吉爾伯特等人。最初創造了術語「免疫忽視」(或「免疫偏見」)來描述心理免疫系統的功能。免疫忽視是指預測者不了解他們適應和應對負面事件的傾向。[2] [25]在不知不覺中,身體將識別出一個緊張的事件並試圖應對這一事件或試圖避免它。Bolger&Zuckerman發現,應對策略因人而異,並受其個性影響[26]他們認為,由於人們在預測未來事件時通常不會考慮應對策略,因此具有更好應對策略的人應該產生更大的影響偏見,或預測結果和實際結果之間的差異。例如,要求一個害怕小丑的人如何去馬戲團會覺得可能會導致對恐懼的過高估計,因為對這種恐懼的預期導致身體開始應對負面事件。Hoerger等。通過研究大學生對足球比賽的情緒來進一步研究。他們發現,在預測他們的團隊輸掉比賽時的感受時,一般應對情緒而不是避開情緒的學生會產生更大的影響偏見。他們發現那些具有更好應對策略的人恢復得更快。由於參與者在做出預測時沒有考慮他們的應對策略,實際應對的人有更大的影響偏見。那些避開情緒的人會非常接近他們預測的情況。[25]換句話說,能夠處理情緒的學生能夠從他們的感受中恢復過來。學生們並不知道他們的身體實際上正在應對壓力,這個過程使他們感覺比不應對壓力更好。此後,Hoerger開展了另一項關於免疫忽視的研究,該研究研究了約會者和非約會者對情人節的預測,以及他們在隨後的日子裡的感受。Hoerger發現不同的應對策略會導致人們在情人節後的幾天內產生不同的情緒,但參與者的預測情緒都會相似。這表明大多數人沒有意識到應對可能對情緒事件後的感受產生的影響。他還發現,免疫忽視不僅會對負面事件產生偏見,而且對於積極事件也會產生偏見。這表明人們不斷做出不準確的預測,因為他們沒有考慮到他們應對和克服情緒事件的能力。[27] Hoerger提出,應對方式和認知過程與對生活事件的實際情緒反應有關。[27]

吉爾伯特和威爾遜提出的免疫忽視的一種變體是區域-β悖論,由於應對系統的參與,從更強烈的痛苦中恢復的速度要快於從較不強烈的經歷中恢復。這使預測變得複雜,導致錯誤。[28]相反,準確的情感預測也可以促進區域-β悖論。例如,卡梅倫和佩恩進行了一系列研究,以調查情感預測與同情現象崩潰之間的關係,這是指隨著需要幫助的人數增加,人們的同情心減少的傾向。[29 ]參與者的實驗了解達爾富爾的1名或8名兒童。這些研究人員發現,那些擅長調節情緒的人往往對來自達爾富爾的8個孩子的故事的回應經歷較少的同情,而只有1個孩子的故事。這些參與者似乎通過正確預測他們未來的情感狀態並積極地避免故事導致的負面情緒增加而挫敗了他們的同情心。為了進一步確定主動情緒調節在這種現象中的因果作用,另一項研究的參與者閱讀相同的材料,並鼓勵他們減少或體驗他們的情緒。參與者被指示減少他們的情緒,據報道8個孩子的感覺不如1,這可能是因為前者所需的情緒負擔和努力增加(區域-β悖論的一個例子)。[29]這些研究表明,在某些情況下,準確的情感預測實際上可以通過區域-β悖論促進不必要的結果,例如同情現象的崩潰。

積極與消極的影響

研究表明,情緒預測對正面和負面情緒的準確性是基於預測的時間距離。Finkenauer,Gallucci,van Dijk和Pollman發現,當預測的事件或觸發事件更加遙遠時,人們對正面影響的預測準確性要高於負面影響。[5]相反,當事件/觸發器在時間上更接近時,人們對負面影響表現出更大的情感預測準確性。情感預測的準確性也與一個人預測他或她的情緒強度的程度有關。關於積極和消極情緒的預測,Levine,Kaplan,Lench和Safer最近表明,人們實際上可以高度準確地預測他們對事件的強烈感受。[16]這一發現與目前發表的大部分情感預測文獻相反,作者認為這是由於這些研究如何進行的程序性假象。

另一個重要的情感預測偏差是消退影響偏見,其中與不愉快記憶相關的情緒比與積極事件相關的情緒更快地消退。[30]

認知錯誤的主要來源

焦點

主要文章:焦點

當人們過分關注事件的某些細節而忽略其他因素時,就會發生焦點(或「聚焦錯覺」)。[31]研究表明,當人們將注意力集中在生活方面時,人們傾向於誇大生活方面。[3]一個著名的例子來自Kahneman和Schkade的論文,他在1998年創造了「聚焦幻覺」一詞。[32]他們發現雖然人們傾向於認為如果他們住在加利福尼亞州,中西部的人會更滿意,結果顯示兩個地區居民的生活滿意度相同??。在這種情況下,專註於容易觀察到的天氣差異在預測滿意度方面比其他因素更重要。[32]還有很多其他因素可能有助於移居中西部,但他們決定的重點是天氣。各種研究都試圖讓參與者「離焦」,這意味著他們不是只關注那個因素,而是試圖讓參與者考慮其他因素,或者以不同的視角來看情況。混合結果取決於所使用的方法。一項成功的研究要求人們想像一下彩票的獲勝者和最近診斷出的艾滋病患者會有多快樂。[6]研究人員通過讓參與者了解每個人生活的詳細和平凡的描述來減少焦點的數量,這意味著參與者對彩票獲勝者和HIV患者的信息越多,他們就越不能只關注少數因素。,這些參與者隨後估計了艾滋病患者和彩票獲勝者的相似幸福水平。至於對照參與者,他們對幸福做出了不切實際的不同預測。這可能是因為可用的信息越多,人們就越不可能忽略貢獻因素。

時間貼現

主要文章:時間偏好

時間折扣(或時間偏好)是對未來事件中的當前事件進行權衡的趨勢。立即滿足比延遲滿足更為可取,特別是在較長時間內以及年幼的兒童或青少年。[33]例如,孩子現在可能更喜歡一塊糖果,而不是四個月內的五塊糖果。持續時間越長,人們就越容易忘記未來的影響。從糖果的例子中再次提取,儘管五塊糖果比一塊糖果更令人滿意,但需要四個月才能獲得滿足的事實可能會讓孩子忽視這樣一個事實,即他/她會更加滿意。未來。這種模式有時被稱為雙曲線貼現或「現在偏見」,因為人們的判斷偏向於現在的事件。[34]經濟學家經常將時間貼現作為未來效用誤預測的來源。[35]

記憶

情感預測者通常依賴於過去事件的記憶。當人們報告過去事件的記憶時,他們可能會遺漏重要的細節,改變發生的事情,甚至添加尚未發生的事情。這表明思想根據實際發生的事情和其他因素構建記憶,包括人的知識,經驗和現有的圖式。[36]使用高度可用但不具代表性的過去記憶會增加影響偏差。例如,棒球愛好者傾向於使用他們能記住的最佳遊戲作為他們即將看到的遊戲的情感預測的基礎。通勤者同樣可能根據他們錯過火車的最糟糕時間記憶他們錯過火車會有多麼不愉快的預測[37]各種研究表明,過去經驗的追溯評估容易出現各種錯誤,例如持續時間忽視[3]或衰變偏見。在評估它們時(峰值/結束偏差),人們傾向於過分強調他們的經驗的高峰和結束,而不是整體分析事件。例如,在回憶痛苦的經歷時,人們更加強調最令人不安的時刻以及事件的結束,而不是考慮整體持續時間。[13]追溯報告經常與當前時刻的事件報道相衝突,進一步指出事件中遇到的實際情緒與對事件的記憶之間的矛盾。[3]除了在預測中產生錯誤之外,這種差異還促使經濟學家重新定義不同類型的效用和幸福[13](參見經濟學部分)。

情感預測可能產生的另一個問題是人們傾向於錯誤記錄他們過去的預測。Meyvis,Ratner和Levav預測人們會忘記他們如何事先預測經驗,並認為他們的預測與他們的實際情緒相同。因此,人們沒有意識到他們在預測中犯了錯誤,並且將來會繼續錯誤預測類似的情況。Meyvis等。進行了五項研究,以測試這是否屬實。他們在所有的研究中發現,當人們被要求回憶他們之前的預測時,他們會寫出他們目前對這種情況的看法。這表明他們不記得他們認為他們會有什麼感受,並使他們無法從這次活動中學習未來的經歷。[38]

誤解

在預測未來情緒狀態時,人們必須首先構建對事件的良好表示。如果人們對活動有很多經驗,那麼他們可以輕鬆地描繪活動。當人們對事件沒有太多經驗時,他們需要創建事件可能包含的表示。[1]例如,如果人們被問及如果他們在賭注中損失了一百美元他們會有什麼感受,那麼賭徒就更容易構建一個準確的事件表示。「建構水平理論」認為遠距離事件的概念化比直接事件更抽象。[8]因此,心理學家認為,缺乏具體細節會促使預測人員依賴更為一般或理想化的事件表示,從而導致預測過於簡單和不準確。[39]例如,當被要求想像在不久的將來他們會有什麼樣的「美好的一天」時,人們通常會描述積極和消極的事件。當被要求想像一年中對他們來說會是什麼樣的「美好的一天」時,人們會採用更加統一的積極描述。[8]吉爾伯特和威爾遜打電話讓人聯想到預測事件的錯誤表現,即誤解問題。[1]框架效應,環境背景和啟發式(例如模式)都會影響預測者對未來事件的概念化。[12] [17]例如,選項框架的方式會影響它們的表現方式:當被要求根據他們可能被分配到的宿舍的圖片來預測未來的幸福水平時,大學生使用實際建築物的物理特徵來預測他們的情緒。[1]在這種情況下,選項的框架突出了未來結果的視覺方面,這掩蓋了更多與幸福相關的因素,例如擁有友好的室友。

投影偏差

概觀

投射偏差是將當前偏好錯誤地投射到未來事件上的傾向。[40]當人們試圖在未來估計他們的情緒狀態時,他們試圖給出一個無偏見的估計。然而,人們的評估受到當前情緒狀態的污染,因此他們可能很難預測他們未來的情緒狀態,即精神污染。[1]例如,如果一名大學生目前處於負面情緒,因為他剛剛發現他沒有通過考試,如果大學生預測他將在兩周後享受一次聚會,他目前的負面情緒可能會影響他的預測。為了做出準確的預測,學生需要意識到他的預測因精神污染而有偏見,有動力去糾正偏見,並且能夠糾正正確方向和幅度的偏差。[41]

投射偏差可能來自同情間隙(或熱/冷同情間隙),當情緒預測的當前和未來階段以不同的生理喚醒狀態為特徵時出現,預測者未能將其考慮在內。[1] [3] ]例如,處於飢餓狀態的預報員可能會高估他們以後想吃多少,忽視他們的飢餓對未來偏好的影響。與投射偏見一樣,經濟學家利用產生移情差距的內臟動機來幫助解釋衝動或自我毀滅的行為,例如吸煙。[42] [43]

與投射偏差相關的重要情感預測偏差是人格忽視。人格忽視是指一個人在決定未來情緒時會忽視自己的個性。在Quoidbach和Dunn進行的一項研究中,學生對未來考試成績感受的預測用于衡量與人格相關的情感預測錯誤。他們發現,那些預測未來考試成績情緒的大學生無法將這些情緒與他們自己的性格快樂聯繫起來。[44]為了進一步研究人格疏忽,Quoidbach和Dunn研究了與神經質有關的幸福。人們預測他們對奧巴馬和約翰麥凱恩之間2008年美國總統大選結果的未來感受。神經質與影響偏差相關,這是對情緒長度和強度的過高估計。那些認為自己神經質較高的人過高估計了他們對自己首選候選人的選舉所帶來的快樂,這表明他們未能將他們的性格幸福與未來的情緒狀態聯繫起來。[44]

「投影偏差」一詞最初是在Loewenstein,O"Donoghue和Rabin的2003年論文「預測未來效用的投射偏差」中引入的。[45]

投影偏差的市場應用

新產品的新穎性經常使消費者過度興奮,並導致衝動購買的負消費外部性。為了抵消這種情況,Loewenstein建議為消費者提供「冷靜」[46]期。在此期間,他們將有幾天時間來反思他們的購買情況,並適當地發展他們從中獲得的效用的長期理解。通過減少銷售人員「炒作」某些產品的需要,這種冷卻期也可以使生產方受益。消費者和生產者之間的透明度會增加,因為「賣家會有動力讓買家處於長期平均情緒而不是過度熱情的狀態」。[46]通過實施Loewentstein的建議,了解投影偏差的公司應盡量減少信息不對稱;這樣可以減少購買不良商品所帶來的負面消費者外部性,並減輕賣家免於誇大其產品效用所需的額外成本。

該解決方案的應用範圍從賣方市場延伸到政治等其他領域。2014年拉斯穆森研究發現,只有4%的美國選民認為政治家保留其競選承諾,而83%的人不這樣做。[47]這種對美國政治制度的不信任導致了各種負面外部性。在消費者方面,選民必須對大量矛盾和虛假信息進行排序,以便就候選人做出明智的決定。在生產方面,「從1984年到2012年,競選國會的費用已經上漲了555%」。[48]政治成本正在上升,但候選人的支持率正在下降:特朗普的支持率自他當選整個選民基礎以及最熱心的支持者之後已經下降。[49] [50]在競選期間,選民可獲得的信息量增加並不能保證候選人的滿意度。現在,選民在競選期間容易出現信息超載和投射偏見,因為他們不得不篩選越來越多的負面和過度誇大的廣告,而不是被提供有關政治平台的事實。[51]

生命周期消費

圖1描繪了2013年美國公民的收入和支出。[52]

圖1描繪了2013年美國公民的收入和理論支出,其計算方法是將平均經驗支出乘以25至54歲的收入百分比。

投影偏差會影響我們消費的生命周期。從消費特定商品中獲得的即時效用超過了未來消費的效用。因此,投射偏差會導致「一個人在生命的早期(計劃)消耗太多,而在生命的晚期相對於最佳的消費太少」。[53]圖1顯示支出減少佔總收入的百分比從20到54.收入開始下降之後的時期可以通過退休來解釋。根據Loewenstein的建議,圖2中顯示了更優的支出和收入分配。這裡,收入與圖1中的相同,但是從25至54歲的收入中獲取平均支出百分比,重新計算支出。(77.7%)並將其乘以收入以得出理論支出。該計算僅適用於該年齡組,因為在25歲之前和54歲之後因學校和退休而無法預測收入。

食物浪費

在購買食物時,人們往往錯誤地預測他們將來購物時想要吃什麼,這會導致食物浪費。[54]

動機錯誤的主要來源

動機推理

通常,情感是一種有力的動機來源。人們更有可能追求經驗和成就,這將帶給他們更多的快樂而不是更少的快樂。在某些情況下,情感預測錯誤似乎是由於預報員戰略性地使用他們的預測,這是激勵他們獲得或避免預測經驗的一種手段。例如,學生可能會預測,如果他們沒有通過考試,他們就會受到嚴重破壞,這是激勵他們更加努力學習的一種方式。在Morewedge和Buechel(2013)的研究中證明了動機推理在情感預測中的作用。[55]研究參與者更有可能高估他們獲獎或實現目標時會有多高興,如果他們做出情感預測,他們仍然可以影響他們是否達到目標,而不是他們在結果後做出情感預測已經確定(雖然他們是否知道他們是否贏得了獎項或實現了目標,但仍處於黑暗中)。

在經濟學

經濟學家分享心理學家對情感預測的興趣,因為它影響了密切相關的效用概念,[3] [13]決策,[56]和幸福。[9] [10] [57]

效用

對情感預測錯誤的研究使對效用最大化的傳統解釋複雜化,這預示著做出理性決策時,人們必須能夠對未來的經驗或效用做出準確的預測。[31]雖然經濟學以前主要關注的是人的偏好(決策效用)方面的效用,但預測通常不準確的意識表明,在選擇時衡量偏好可能是一個不完整的效用概念。因此,丹尼爾·卡尼曼(Daniel Kahneman)等經濟學家將情感預測和後來的結果之間的差異納入了相應的效用類型。[13]雖然目前的預測反映了預期或預測的效用,但事件的實際結果反映了經驗豐富的效用。預測效用是「在某些情況下所有可能結果的加權平均值。」[58]經驗效用是指與結果相關的愉悅和痛苦的感知。[3] Khaneman和Thaler提供了一個「飢餓購物者」的例子,在這種情況下,購物者因為目前的飢餓狀態而樂於購買食物。這種購買的有用性是基於他們目前的經驗和他們實現飢餓的預期樂趣。

做決定

情感預測是研究人類決策的重要組成部分。[18]對情感預測和經濟決策的研究包括調查消費者的耐久性偏見[15]和公共交通滿意度的預測。[59]與消費者的耐久性偏見相關,Wood和Bettman進行了一項研究,該研究表明,人們根據預測的快樂以及貨物帶來的快樂持續時間來決定貨物的消費。過高估計這種快樂及其持續時間會增加消費品的消費可能性。對這種影響的了解有助於形成消費品的營銷策略。[15]關於公共交通滿意度預測的研究揭示了同樣的偏見。然而,由於缺乏公共交通工具的經驗,對消費產生了負面影響,汽車用戶預測他們對使用公共交通工具的滿意度會低於實際經歷。由於預測不準確,這可能導致他們不使用此類服務??。[59]從廣義上講,人們不得不做出有偏見的預測偏離理性的決策模型。[56]理性的決策模型假定缺乏偏見,有利於根據所有相關和可用的信息進行比較。情感預測可能會使消費者依賴與消費相關的感受而不是商品本身的效用。情感預測研究的一個應用是經濟政策。預測以及因此決策受到偏見以及其他因素(例如框架效應)影響的知識可用於設計最大化人們選擇效用的政策。[57]然而,這種做法並非沒有批評者,因為它也可以被視為證明經濟家長作風的理由。[13]

前景理論描述了人們如何做出決策。它與預期的效用理論的不同之處在於,它考慮了人們如何看待效用並包含損失規避的相對性,或者對損失而不是收益做出更強烈反應的傾向。[60]一些研究人員認為,損失厭惡本身就是一種情感預測誤差,因為人們常常高估未來損失的影響。[61]

快樂和幸福

幸福的經濟定義與福利和效用的概念相關聯,研究人員通常對如何提高人口幸福感感興趣。經濟對通過福利計劃提供的援助產生重大影響,因為它為這些計劃提供資金。許多福利方案的重點是提供援助,以實現食物和住所等基本必需品。[62]這可能是因為幸福和幸福最好來自個人對提供這些必需品的能力的看法。這一陳述得到了研究的支持,該研究表明,在滿足基本需求後,收入對幸福感的影響較小。此外,這些福利計劃的提供可以使那些不幸的人有額外的可自由支配收入。[63]可自由支配的收入可以用於愉快的體驗,例如家庭出遊,反過來又為他們的感受和幸福體驗提供了額外的維度。情感預測為回答有關提高幸福感的最佳方法的問題提供了獨特的挑戰,經濟學家在提供更多選擇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幸福感與提供包含更客觀或經驗實用性的經驗之間存在分歧。經驗實用性指的是體驗對幸福感和幸福感的貢獻是多麼有用。[13]有經驗的實用程序可以指物質購買和體驗購買。研究表明,體驗性購買,例如一袋晶元,導致預測的幸福水平高於購買材料,例如購買筆。[63]由於購買體驗而對幸福的預測例證了情感預測。實現期望的幸福水平的選擇或手段的增加可能預示著幸福水平的提高。例如,如果一個人對自己提供必需品和愉快體驗選擇的能力感到滿意,他們就更有可能預測他們會比他們被迫在一個或另一個之間做出選擇更開心。此外,當人們能夠參考多種有助於他們幸福感的經歷時,更多的比較機會將導致對更多幸福的預測。[63]在這種情況下,選擇的數量和經驗效用的數量對情感預測都有相同的影響,這使得難以選擇哪種方法最有效地實現幸福的辯論。

將情感預測研究的結果應用於幸福也會引發方法論問題:幸福應該衡量經驗的結果,還是基於預測做出的選擇所帶來的滿足感?例如,雖然教授們可能會預測獲得終身職位會顯著提高他們的幸福感,但研究表明,實際上,獲得或未獲得終身教授的教授之間的幸福水平微不足道。[56]在這種情況下,幸福是根據經驗的結果來衡量的。像這樣的情感預測衝突也影響了享樂適應的理論,這種理論將幸福感與跑步機相比較,儘管我們的預測仍保持相對穩定。[64]

姻親

類似於一些經濟學家如何關注情感預測如何違反理性假設,法律理論家指出,這些預測的不準確性和應用對法律的影響仍然被忽視。情感預測及其相關研究在法律理論中的應用反映了更廣泛的努力來解決情緒如何影響法律體系。除了影響有關情感,[65]和福利的法律討論之外,傑里米·布盧門撒爾還引用了情感預測在侵權賠償,資本量刑和性騷擾方面的其他影響。[66] [67] [67]

侵權賠償

陪審團賠償侵權賠償金的依據是賠償受害者的痛苦,痛苦和生活質量下降。然而,情感預測錯誤的發現促使一些人認為陪審團過度賠償受害者,因為他們的預測高估了損害對受害者生活的負面影響。[14]一些學者建議實施陪審團教育,以減少可能不準確的預測,利用研究調查如何減少不準確的情感預測。[68]

資本量刑

在資本量刑過程中,陪審團可以聽取受害者家屬的受害人影響陳述(VIS)。這表明了情感預測,其目的是展示受害者的家庭如何受到情感上的影響,以及他們希望將來如何受到影響。這些陳述可能導致陪審團高估情緒傷害,導致嚴厲的判刑,或低估傷害,導致判決不足。這些陳述存在的時間範圍也會影響情感預測。通過增加犯罪本身與量刑(給予受害者影響陳述的時間)之間的時間差距,預測更可能受免疫忽視錯誤的影響(見免疫忽視)免疫忽視可能導致低估未來的情感傷害,因此導致量刑不足。與侵權賠償金一樣,陪審團教育是一種減輕預測錯誤負面影響的方法。[67]

性騷擾

在涉及性騷擾的案件中,判決更有可能歸咎於受害者未能及時作出反應或未能利用在性騷擾中可獲得的服務。這是因為在實際的騷擾經歷之前,人們傾向於高估他們的情感反應以及他們對性騷擾的積極反應。這體現了焦點錯誤(參見Focalism),其中預測者忽略了可能影響反應或未能反應的替代因素。例如,在他們的研究中,Woodzicka和LaFrance研究了女性在面試中如何應對性騷擾的預測。預測者高估了他們對憤怒的情感反應,同時低估了他們所經歷的恐懼程度。他們還高估了他們的主動反應。在研究1中,參與者報告他們拒絕回答性問題,或者向問卷調查員報告問題。然而,在研究2中,在訪談期間實際遭受性騷擾的人中,沒有一人表現出積極的反應。[4]如果陪審團能夠在預測中識別出這些錯誤,他們可能能夠調整這些錯誤。此外,如果陪審團接受其他因素的教育,這些因素可能影響性騷擾受害者的反應,例如恐嚇,他們更有可能做出更準確的預測,並且不太可能將受害者歸咎於自己的受害。[66 ]

在健康方面

情感預測對健康決策[11] [69] [70]以及醫學倫理和政策有影響。[71] [72]與健康相關的情感預測研究表明,非患者一直低估與慢性健康狀況和殘疾相關的生活質量。[11] [73]所謂的「殘疾悖論」指出慢性病患者自我報告的幸福水平與健康人群對幸福水平的預測之間存在差異。這種預測誤差在醫療決策中的影響可能很嚴重,因為對未來生活質量的判斷通常會為健康決策提供信息。不準確的預測會導致患者,或更常見的是他們的醫療保健代理人,[74]在治療將涉及生活方式的急劇變化(例如截肢)時拒絕挽救生命的治療。[11]患有焦點症的受害者或醫療保健代理人將不會考慮到在失去肢體後將保持不變的生活的所有方面。儘管Halpern和Arnold建議採取干預措施來提高預測誤差的意識並改善患者的醫療決策,但缺乏對醫療決策中偏差影響的直接研究提出了重大挑戰。[11]

研究還表明,關於未來生活質量的情感預測受到預報員當前健康狀況的影響。[69]健康的個體將未來的低健康與低生活質量聯繫起來,而健康狀況較差的個體在想像健康狀況較差時並不一定預測低質量的生活。因此,患者對自己生活質量的預測和偏好可能與公眾觀念相衝突。由於醫療保健的主要目標是最大限度地提高生活質量,因此有關患者預測的知識可能會為有關如何分配資源的政策提供信息。[69]

一些醫生認為,情感預測錯誤的研究結果值得醫學家長作風。[71]其他人則認為,儘管存在偏見並且應該支持醫患溝通的變化,但他們不會單方面削弱決策能力,也不應該用來支持家長式政策。[72]這場辯論捕捉到了醫學強調保護患者自主權和有利於干預以糾正偏見的方法之間的緊張關係。

改善預測

最近經歷過情緒激動的生活事件的個人將表現出影響偏見。[2]個人預測他們會比他們對事件的真實感受更快樂。另一個影響高估的因素是焦點,導致個人專註於當前的事件。[75]個人經常沒有意識到其他事件也會影響他們目前的感受。[75] Lam等人。(2005)發現,在對自己的感受進行預測時,個人所採取的觀點會影響他們對偏見的易感性。[76]超越影響偏見的觀點是正念。[75]正念是一種技能,個人可以學會幫助他們防止高估自己的感受。[75]注意幫助個人理解他們目前可能會感受到負面情緒,但感情並非永久性。[75]五因素正念問卷(FFMQ)可用于衡量個人的正念。[77]正念的五個因素是觀察,描述,表現意識,不判斷內心體驗,以及對內心體驗不反應。[77]改善預測的兩個最重要的因素是觀察和行動意識。[75]觀察因素評估個體對其感覺,情緒和外界環境的影響程度。[75]觀察能力允許個人避免專註於單個事件,並意識到其他經歷將影響他們當前的情緒。[75]有意識的行動需要通過認真考慮和集中評估個人如何傾向於當前的活動。[75]伊曼紐爾,Updegraff,Kalmbach和Ciesla(2010)指出,具有意識行動的能力減少了影響偏差,因為個人更加意識到其他事件與當前事件共同發生。[75]能夠觀察當前事件可以幫助個人專註於追求提供長期滿足和滿足的未來事件。[75]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丁香葉 的精彩文章:

食管疝修補術的治療與爭議
利用聚脫氧核糖核酸和侵襲性雙極射頻修復鼻竇隆鼻的輔助治療

TAG:丁香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