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一頓極限操作後 蘋果無人車能秒殺特斯拉嗎?

一頓極限操作後 蘋果無人車能秒殺特斯拉嗎?

中關村在線消息:儘管遭遇了重重困難,特斯拉依舊是當下電動汽車行業的翹楚。在大多數人眼中,雖然有Uber這樣的競爭對手,但如果真的想實現自動駕駛,那還是需要看特斯拉。不過隨著時間的推移人們發現,一個真正有競爭力挑戰特斯拉的對手已經出現,它就是蘋果。

上周中的時候,蘋果方面已經確認收購了自動駕駛汽車企業Drive. ai,加快了對於自動駕駛的布局。此次收購完成後,蘋果將會獲得該公司數十名工程師、產品設計方面的工程師。截至今年2月,Drive.ai共擁有100多名工程師,其中包括神經網路專家。

毫無疑問,蘋果收購Drive.ai的目的非常簡單,那就是實現他們的造車夢。過去的幾年間,有關蘋果自主生產自動駕駛汽車的傳聞開始偃旗息鼓,一些媒體開始表示蘋果已經放棄了造車的念頭,開始轉向自動駕駛系統的研發。然而在筆者看來,蘋果的目標從未改變,那就是成功製造出一輛深深烙上蘋果烙印的自動駕駛汽車,並打敗特斯拉成為這一領域當值無愧的王者。

Drive.ai能帶給蘋果什麼?

Drive.ai被收購之前的狀況並不好,上周的時候Drive.ai已經向加州的就業部門提交了一份文件,文件中提到公司即將於上周五關停,並永久停止業務。Drive.ai裁掉了現任CEO在內的多數員工,合計90多名。

此前,Drive.ai的估值高達2億美元,不過蘋果收購的時候顯然不需要那麼多的費用。也就是說,蘋果用了極少的代價拿下了他們想要的東西,那就是Drive.ai的專利和技術。一些Drive.ai的高級工程師已經加入了蘋果,在為「特殊項目」工作。這個「特殊項目」很明顯就是自動駕駛項目。

Drive.ai的技術能力究竟如何,以下幾個事例可以證明。Drive.ai2017年的時候就已經可以實現在雨夜中自動駕駛,2018年的時候Drive.ai的自動駕駛汽車最終落地,並在去年10月正式在德州阿靈頓向公眾開放無人駕駛接送服務,運營里程達8000英里。

Drive.ai的這些成績無疑證明了他們有著自動駕駛過硬的技術和提供服務的能力。這些工程師和產品技術人員加入蘋果之後,勢必可以提升蘋果的自動駕駛技術能力。

蘋果的野心,遠遠不止是一個自動駕駛系統

相比其他的產品線,蘋果的汽車部門無疑是近幾年進展較為緩慢的一個。不過近期,蘋果在這一領域動作頻頻。

除了收購Drive.ai之外,蘋果有兩項汽車方面的專利通過了專利局申請。其中一項專利名為「授權遙控」(Authorized Remote Control),這項專利可以讓駕駛者在遇到突發事件時向遠程操縱方發出指令請求協助操縱駕駛。如果車輛根據感測器數據探測到行駛過程中發生緊急事件,它本身也可以自動發出命令,請求遠程操控駕駛。

另外一項專利則是可伸縮的保險杠,這種保險杠可以通過充氣結構實現伸縮,一方面可以影響汽車的轉彎半徑,另一方面有助於提高低衝擊碰撞時的安全性。

這兩項專利非常值得玩味,除了針對自動駕駛系統的授權遙控之外,直接改造汽車本身的可伸縮保險杠也讓人們看到了蘋果在汽車本體的研發上進入了一個比較深入的程度。這種技術優勢無疑可以幫助蘋果在未來的競爭中勝出。

今年1月份的時候,蘋果公司的無人車項目「泰坦計劃」出現了問題,與他們最早的計劃產生了偏差。蘋果最終縮減了泰坦計劃的規模,並進行了200人規模的裁員。不過,這並沒有影響蘋果自動駕駛汽車的研發進程。

在蘋果眼中競爭對手只有一個,那就是特斯拉。近期蘋果開始不斷推動自動駕駛項目的進程,正是看到了特斯拉公司目前的窘境。

如果說去年你還能夠看到特斯拉自動駕駛系統上路測試的消息,那麼到了今年,特斯拉衝上互聯網頭條的機會也只剩下和美國政府部門扯皮產量的事情。於是,蘋果公司果斷出手,收購公司和申請專利,他們希望在做好萬全準備之後可以推出自動駕駛汽車來挑戰特斯拉。

結語

即便是年初大規模裁員的時候,庫克對於蘋果的汽車項目依舊滿懷信心。隨著Drive.ai這一強援的加入,相信蘋果也有了實力與特斯拉叫板。蘋果能否秒殺特斯拉這件事其實還未有定數,但是隨著實力的此消彼長,自動駕駛領域這場戰爭,想必會越來越好看。

(本文圖片來自互聯網)

(7208435)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ZOL科技早報 的精彩文章:

護眼燈夠亮么?除了照度這個指標同樣關鍵
我就是閃電 技嘉KD25F電競顯示器評測

TAG:ZOL科技早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