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上海開了一次「很提氣」的會

上海開了一次「很提氣」的會

在上海做幹部,是個什麼體驗?

無論是什麼級別、什麼領域、什麼崗位,對上海的許多幹部而言,上周通過的一份市委文件,或許將在很長時間內影響他們的工作生活。

審議並通過《中共上海市委關於進一步加強幹部隊伍建設奮力擔當新時代新使命的若干意見》,成為一周前十一屆市委七次全會的中心議題。此前,上海乾部們身上,已經被寄予「充滿激情、富於創造、敢於擔當」的期望。

6月上旬,市委書記發出「初心四問」:如何始終保持創業初期的那股激情,如何繼續走在全國改革開放最前列,如何更好代表國家參與國際合作與競爭,如何讓工作生活在這座城市的人們更幸福。

而在7月1日,上海市委書記李強在上海市紀念中國共產黨成立98周年座談會進一步表示,上海乾部需要在「平常時期看得出、關鍵時候站得出、危難時刻豁得出」。

全會上的這份《若干意見》與此密切相關。而在這個時節高頻度討論幹部問題,上海應有特別的考慮。

創 業

就在市委全會召開第二天,上海召開全市層面的「推進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動員大會」。

此前,圍繞長三角一體化的部署或動員已經有不少,但在中央層面《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規劃綱要》制定出台後,這項國家戰略「進入密集施工的新階段」。

包括上海自貿試驗區新片區和設立科創板並試點註冊制在內,其他多項重大任務也已經或即將進入「密集施工期」。這意味著考驗變得更為切近。何況這座城市本身就在面臨經濟轉型升級的壓力、外部環境變數帶來的影響和接踵而來的各種考驗,亦需要直面應對。

「今天的上海依然要保持熱火朝天、只爭朝夕的創業氛圍,依然要點燃燈火通明、挑燈夜戰的創業之光,依然要追尋披荊斬棘、篳路藍縷的創業足跡。」市委全會上,李強為當前上海提出「三個依然」。而此前的「初心四問」中,打頭的正是「如何始終保持創業初期的那股激情」。

「創業」顯然並不輕鬆,尤其對上海這樣已經經過多輪「創業」,如今正待「再出發」的城市而言。要做成期待中的大事,自然需要幹部們拿出特殊狀態。

「哪裡有什麼歲月靜好,只是有人在負重前行!」全會上,李強引了一句網路流行語說,黨員幹部「就是要做負重前行的人、披星戴月的人、鞠躬盡瘁的人」。這樣的要求,對黨員幹部來說並不算新,但放到新一輪「創業」的現實背景下,「負重前行」就有了特殊針對性。

而對上海乾部來說,這種品質,恰是時下需要特別凸顯,或者說是需要彌補的短板。

上海乾部一直有高素質、專業化、講規則的口碑,但從有關調研獲得的反映和全會上與會者的討論看,存在於局部的一些現象,也需引起高度重視。比如,有的只看著自己的「一畝三分地」,對職責之外、交辦之外的事「嚴格劃清界限」;有的認為「多做多錯、少做少錯」,於是「要不出錯、寧願不做」。

在全會第一次全體會議上的講話中,李強就提示各級幹部們想一想,對待自己的工作,究竟是當全身心投入的「事業」,還是當成純粹謀生的「職業」,甚至是隨意敷衍的「副業」?

撐 腰

當然,對身處一線的幹部來說,從這次全會中得到的,不只是愈加嚴格的要求,更有獲得「撐腰」的信號。

事實上,上海市委制定《若干意見》,正是希望以此釋放鼓勵幹部「奮力擔當新時代新使命」的信號,並為其「真抓實幹」提供製度保障。

這包括明確強調「實績導向」,明確「誰有本事誰來,誰有潛力誰干,誰先成才誰先上,讓幹得出色、干出成績的幹部有舞台、有前途、有奔頭」,並要求杜絕過於講條件、論「台階」,甚至唯年齡、資歷、學歷、專業等因素的傾向;也包括多項「負面清單」,要求解除困擾基層一線幹部的無謂事務和種種枷鎖。

許多幹部日常遭遇的「痛點」問題,此番得到了直截了當的回應,這在全會會場內就引起熱烈共鳴。比如,基層反映的泛濫的「痕迹主義」、過度的督查檢查,以及上下級間的「責任甩鍋」「問責走樣」,就被明確叫停

為此,李強還特地舉例談到,有的居委會台賬堆積如山、牆面上各類「牌子」多到掛不下,有的「責任狀」異化為上級「免責單」,以及「上午剛收到通知、下午就要反饋;今天剛布置,明天就要成效」等等亂象。

「真正負責任的、帶著感情工作的同志,對真實情況的了解、對幹部的了解、對一個地方成績的了解,是不需要看報表的。」他說,「搞痕迹主義就是一種懶政」。

他亦強調,市、區兩級職能部門不能從「責任主體」變成「督查主體」,該「條」里管的事不能推給「塊」上,不能動輒讓基層「背鍋」。同時,問責必須划出底線,不得泛化;市、區兩級的督查檢查必須由黨委、政府統籌安排,職能部門不得自行其是;上級領導幹部更應擺正位置,「干在實處、走在前列」。「有任務布置一下、有會議傳達一下、有事情上報一下,那是『二傳手』,不是領導」。

這些「喊話」,旨在強調一種健康的、鼓勵實幹的用人導向,以杜絕「少數人干、多數人看」「數豆子的比種豆子的多」「鞭打快牛、多干多錯」——這些現象雖不普遍,但多少存在,對幹事氛圍和發展環境頗有干擾。

同時,《若干意見》亦強調在嚴管幹部的同時加強「厚愛」,針對幹部的苦惱、焦慮、困惑、心結和實際困難,及早發現疏導、及時出手幫助。

黨員幹部不是活在真空里的,也有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李強特別要求,各級黨組織要「善於調動幹部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用組織的關心關愛,滋養涵養激情勇氣,為幹部幹事創業保駕護航」。

突 破

而另一邊,一套基於實績導向的選拔、任用、評估和年輕幹部培養機制,有望儘快推行,並在具體層面帶來革新。

《若干意見》就提出,要讓幹部到「火熱的一線」學習鍛煉。李強特彆強調,這種培養「不是『鍍金式』培養、『補經歷』培養,是實打實、硬碰硬的培養」,不能「走馬燈似地換崗位」,要防止掛職幹部在掛職單位「自己把自己當客人,別人也把你當客人」。

他亦表示,對於幹部的評價,應當因時因地而宜,要勇於突破一些已經不適應時代的觀念。

比如對被問責的幹部,「如果一個幹部被問責後依然振奮精神、勤勉工作,那就充分說明他堅守初心、意志堅定,這樣的幹部我們還要高看一眼」

而在一些重點的工作領域,特別是承擔改革試點任務的領域,幹部人事方面的改革,更被其寄予期望。

「我們以什麼樣的體制機制,特別是以什麼樣的幹部管理模式去建設新片區、示範區,是一個很重要的命題。」全會上,李強在談及上海自貿試驗區新片區和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範區兩大任務時明確表示,新片區、示範區「必須成為幹部管理模式創新的試驗區,以幹部的最大活力激發發展的最大動力」。

在他看來,「試驗區」里,幹部身份固化要打破、用人視野要拓寬、人員流動要充分,激勵也要拉開差距,「鐵飯碗不能端,大鍋飯更不能吃」

這樣的期望,當然不會止於局部地區,本質上也是全上海選拔、使用、管理幹部的導向性要求。對上海乾部而言,未來的競爭壓力和自我提升的壓力,恐怕都不會小。

但這樣的壓力,無疑可以激發動力和活力。經過這一周後的上海乾部,或許會進一步理解組織的期許:這座城市的幹部隊伍「是要擔當時代重任的,必須是一支戰鬥隊,必須是一支突擊隊」。而要成為這個「戰鬥隊」和「突擊隊」,必然意味著一種良性的競爭氛圍——「以業績說話,讓能幹者、實幹者更有動力,讓平庸者、觀望者沒有市場」。

真正形成了這樣的氛圍,在上海當幹部,會是更特別的體驗。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上觀新聞 的精彩文章:

「套路貸、拉客吊模、黑導遊」這些擾民惡行,黃浦「零容忍」!
上海:大步流星邁向「全球影視創製中心」

TAG:上觀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