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8萬買的破畫卻拍出30億,多方質疑仿作,專家:放大後露出破綻

8萬買的破畫卻拍出30億,多方質疑仿作,專家:放大後露出破綻

最近藝術圈發生不少大事,首先世界頂級拍賣公司蘇富比被法國媒體大亨德拉希(Patrick Drahi)以37億美元收購,從一家紐約上市公司,變成私人擁有的拍賣行。然而收購後不久,一位俄羅斯超級富豪德米特里·雷波諾列夫就向蘇富比發難,控訴蘇富比詐騙3.8億美元,而這一切的導火索,來自於疑似達·芬奇的畫作《救世主》。這幅畫一經出現就飽受爭議,它很可能坑了數位土豪的巨額資金,也揭露了就算是著名拍賣行,也會有某些不為人知的炒作手段!

先為大家梳理一下這幅畫是怎麼火起來的。在2005年,有三位畫商在美國新奧爾良一家不知名的小拍賣公司,買下了一幅又臟又破的畫作,僅花費1萬美元,摺合當時人民幣也就8萬多塊錢。對於一幅500多年前的古畫來說,這個價位無疑於半賣半送,非常便宜。原因是當時業內都公認這幅畫並不是達·芬奇所作,而是他的學生臨摹的作品。然而這三位畫商並不甘於僅把它當複製品,經過一番精心修復,這幅堪稱「男版」《蒙娜麗莎》的《救世主》搖身一變,經過多位修復師和拍賣行專家的「大膽」猜測,都認為它就是達·芬奇所畫,是獨一無二的真跡。

我們中國古畫鑒定的話,不僅要根據材質、畫工等方面來參考,還要研究畫作在歷史上傳承下來的證據,要根據畫作上每個時代的收藏家留下來的印章、題跋,形成一套完整的證據鏈之後,才可以判斷一幅畫的真假。但這幅《救世主》的來歷很可疑,依照拍賣行的說法,它可能是16世紀由法國國王路易十二委託達·芬奇創作的,後來又大概流傳到了英國國王詹姆斯二世手上,因為趕上當時的「光榮革命」,這幅畫又大概被凱瑟琳·席利或她的女婿約翰·謝菲爾德拿走,然後謝菲爾德大概把這幅畫繼承給了自己的私生子,然後就查不到歷史記錄了,消失了一百多年後,直到19世紀末期才重新出現。就這些沒有確切證據的資料,卻讓拍賣行堅定的認為它就是達·芬奇的真跡,自然讓各國的藝術愛好者都紛紛質疑。

當然縱然是質疑,但還是有很多人追捧的,畢竟這可是大名鼎鼎的天才人物達·芬奇,他的畫作《蒙娜麗莎》堪稱法國的鎮國之寶,現在又出現了一幅可與《蒙娜麗莎》媲美的《救世主》,只要賭對了,那麼不論花多少錢,都算是撿大漏!於是三位畫商僅花1萬美元的畫作,在2013年委託蘇富比私洽賣出,以7500萬美元賣給了一位瑞士人,然後還沒捂熱,就又以1.28億美元的價格賣給了俄羅斯「鉀肥大王」,也就是本文開頭所說的德米特里·雷波諾列夫。說起這位土豪那運氣可真衰,他做肥料多年好不容易做成了身家91億美元的大富翁,然後因為離婚案身家大幅度縮水。而自從進入藝術界後,他用12年時間花費在藝術品上的金錢足有20多億美元,後來因為深陷醜聞又把這些藝術品大甩賣,虧了數億美元。而且他懷疑是自己的藝術顧問勾結蘇富比拍賣行合夥矇騙自己,所以才有了他控訴蘇富比的事情。

俄羅斯土豪雖然虧了很多錢,但還是指著這幅《救世主》能撈回來一點,這次他拋棄蘇富比,找上了另一家頂級拍賣行佳士得。而佳士得也沒讓他失望,一整套的宣傳、炒作把熱度給炒起來,終於在2017年11月15日,這幅畫在紐約佳士得拍出了4.5億美元的天價,也就是近30億人民幣的誇張價格,成為史上最貴的藝術品,轟動了全世界!而據說買家是來自沙特的土豪王子,叫Bader bin Abdullah,這幅畫買回去之後,本來要放在阿聯酋的盧浮宮阿布扎比館,但因為各方質疑,導致展覽《救世主》的揭幕儀式遲遲不能展開,畫作的去向也一直成謎。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前館長托馬斯·坎貝爾就公開在社交網路上質疑這幅畫是偽作,獲得很多網友的點贊,眾多「人傻錢多」的嘲笑也撲面而來,一方面是全球最貴藝術品,一方面是大家的不信任,難道沙特王子真的當了史上最大的冤大頭嗎?

要知道達·芬奇可不僅僅是一位畫家,他在音樂、建築、數學、解剖學、動物學、植物學、天文學、氣象學、地質學、物理學、光學、力學、發明、土木工程等方面都有著顯著成就,堪稱全能的天才。所以他的畫作對於細節的把控堪稱完美,通過放大整個畫作來細緻觀察,可以發現經過修復後的《救世主》在肌肉紋理、光線運用等方面都有極高的水平,黃金分割在畫面構圖中表現得恰到好處,那為什麼會被質疑成偽作呢?其實細細的找一下,還可以找到不少破綻的。

首先有專家在《救世主》中的男子手捧的水晶球上找到破綻,水晶球這個東西,它會扭曲光線,就和大家平時透過倒滿水的水杯看物體一樣,看到的周圍都會變形。但這幅畫里的水晶球宛若空氣一樣,沒有出現明顯的光線折射原理,達·芬奇研究光學一輩子,不可能犯這麼低級的錯誤。其次經過顏料檢測,發現上面的顏料都是17世紀以後,時間對不上,對此拍賣方解釋為後來修復加上去的顏料,覆蓋了原來的,但這樣的解釋似乎不太服眾。而且這幅畫幾百年時間都被公認為是達·芬奇的學生所做,卻在現代突然用一些比較模糊,沒有確切證據的所謂歷史資料,來證實《救世主》是達·芬奇的真跡,不管是蘇富比還是佳士得,都在宣傳當中避重就輕,用堪稱「搗漿糊」的手法,最多的說詞就是大概、可能、我們堅信等詞語,難怪質疑聲不斷。

俄羅斯土豪雷波諾列夫雖然通過《救世主》大賺了一筆,但他似乎還是不放過蘇富比,因為他覺得自己還在其他藝術品上被蘇富比騙了3.8億美元。而沙特王子卻好似無所謂的樣子,他甚至用這幅畫和一位阿聯酋王子Zayed換來了一艘價值30億人民幣的遊艇,所以這個史上最大冤大頭的名號,落不到沙特王子頭上了。而阿聯酋王子用遊艇換回了畫,雖然因為質疑聲太大,在自己蓋的博物館裡暫時還不能展出,但似乎他也沒有什麼聲音傳出來,想必對於這些富得流油的人來說,萬一是真那不也是賺大了嘛,況且就算是假的,虧個幾億美元,也不是多大事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收藏大視界 的精彩文章:

為什麼說古玩市場真貨不賺錢,假貨吃三年?原因讓人很無奈!

TAG:收藏大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