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侵華日軍一共有幾個「總司令」?其實只有五個,其他的都不夠格

侵華日軍一共有幾個「總司令」?其實只有五個,其他的都不夠格

當下的各類抗日神劇中,對二戰時期日軍的編製和職務大多缺乏基本的了解,比如《我的兄弟叫順溜》劇中,華東地區日軍的「總司令」才是個少將銜軍官,其他各種司令官和總司令的稱謂也是多如牛毛,這是對軍史沒有研究的表現。二戰日本軍隊只有「軍」、「方面軍」、「總軍」三個建制級別的軍事主官才能稱為司令官,而真正稱為「總司令」的只能有一種情況:總軍級別的部隊頭目。

整個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日本陸軍總共組建了六個總軍級單位,分別是中國派遣軍、關東軍、南方軍、第一總軍、第二總軍和航空總軍,而在侵華日軍的作戰序列中,很明顯只有中國派遣軍和關東軍這兩支部隊,因此,能夠稱為「總司令」的日酋只能產生於這兩個「總司令部」的機構中。

其中第一個升格為總軍級別的是司令部設於南京的「中國派遣軍」,準確成立時間是1939年9月23日,首任「總司令」是西尾壽造大將。這個傢伙大家可能不太熟悉,他是從近衛師團長的位置上前來中國戰場出任第2軍司令官的,結果在台兒庄挨了一記悶棍,裕仁由此不喜歡他。

1939年8月阿部信行組閣,是準備薦其為陸軍大臣的,天皇便明升暗降把他趕出了東京陸軍中央,晉大將銜來到南京就任「中國派遣軍」總司令兼第13軍司令官。而在此之前,侵華日軍各主要部隊互相之間並沒有隸屬關係,都是直接聽命於東京軍部(參謀本部和陸軍省)。

「中國派遣軍」是以「華中派遣軍」司令部機關升格而成的,為加強關內戰場的統一指揮而設立,因此取消了之前華東和華中方面「上海派遣軍、第10軍、華中方面軍、華中派遣軍」的所有番號,有權指揮山海關以南的所有侵華日軍。但是不得寵的西尾壽造就是個擺設,實權在「總參謀長」板垣征四郎手中。 此時「中國派遣軍」的作戰序列是:華東第13軍(上海)、華中第11軍(武漢)、華北方面軍和(北平)、華南方面軍(廣州)。

而中國派遣軍之下的各軍和各方面軍的頭目只能稱為司令官,只有西尾壽造可稱「總司令」,很快,到1941年他的位置被畑俊六大將所取代。 1944年,畑俊六奉調回國,接替他的是原華北方面軍司令官岡村寧次大將,也就是說,這一晉陞讓岡村寧次從「司令官」變成了「總司令」,一直到他代表侵華日軍在南京簽字投降。

另外一個「總軍」級別的部隊是盤踞在東北的關東軍,它並不隸屬於「中國派遣軍」指揮,但也不是一開始就是「總軍」級別的。從九一八事變到七七事變,關東軍一直都是「軍」的級別,下轄數量不等的師團,1938年初,為準備對蘇作戰大量增兵,水漲船高成為「方面軍」建制,軍事主官仍然稱為司令官。

諾門坎戰役後,關東軍司令官植田謙吉和參謀長磯谷廉介一起被「下崗」,駐山西第1軍司令官梅津美治郎中將晉陞為關東軍司令官,雖然軍銜沒有變化,但級別已經是方面軍,等於職務被提拔了。 梅津美治郎修理了關東軍「下克上」的毛病,基本能夠服從東京軍部的指揮,得到日本朝野稱讚,1940年晉陞大將軍銜。

關東軍司令部也於1942年10月1日升格為「總司令部」,即總軍級單位,梅津成為關東軍第一任「總司令」。1944年調升參謀總長,山田乙三大將接任關東軍第二任總司令,當然也是最後一任。 除去這兩個總軍級別的司令部以外,華北方面軍、華東的第13軍和華中的第11軍的鬼子頭目只能稱為司令官,並且在戰爭期間有多次變動。比如第11軍就先後更換了岡村寧次、園部和一郎、阿南惟幾、冢田攻、橫山勇、上月良夫、笠原幸雄等七任司令官,因此各部隊就不一一列舉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度度狼哥哥 的精彩文章:

抗戰時期日軍的大佐軍官管轄多少兵力?漫談軍銜和職務的適配性
黃埔系軍隊「五大主力」的正確番號是什麼?軍史研究應當力求嚴謹

TAG:度度狼哥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