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自身免疫肝炎患者有特殊腸道菌群

自身免疫肝炎患者有特殊腸道菌群

近日,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消化內科馬雄教授團隊在消化領域權威期刊《胃腸道》(GUT)在線發表了題為《自身免疫性肝炎患者的腸道菌群改變》的原創性研究成果,揭示了自身免疫性肝炎(AIH)患者的腸道菌群特徵,即該類患者腸道菌群紊亂且多樣性降低,並提示糞便里的線索可作為自身免疫性肝炎患者的潛在分級指標。

自身免疫性肝炎發病機制尚不明確,且由於最初的臨床癥狀與病毒性肝炎癥狀相似,臨床上診斷比較困難。因此,準確及時地監測出自身免疫性肝炎的特異性指標無疑對診斷以及進一步治療具有重要意義。

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腸道微生態改變與多種肝臟疾病的發生相關。通過高通量測序技術,馬雄研究團隊在一個未經糖皮質激素治療的大樣本AIH隊列中對患者的腸道菌群結構進行了全面系統的分析。研究發現,AIH患者的腸道菌群失衡表現為腸道菌群多樣性降低,且總體菌群結構和健康人群有所不同。11種菌屬的相對丰度在AIH患者和健康對照中有差異,主要表現為專性厭氧菌的相對丰度下降,潛在致病菌的相對丰度增加。基於AIH患者特有的腸道菌群結構構建疾病預測模型,能夠有效判別AIH患者和健康對照。

研究發現,韋永氏球菌屬在AIH發病中可能發揮重要作用,其相對丰度在AIH患者中增高最為顯著,且與患者的血清AST水平以及肝臟炎症分級正相關。研究明確了AIH患者糞便菌群結構與功能的改變,提示腸道菌群作為非侵入性生物標記物用於AIH疾病分層的潛在可能性。

(來源:健康報)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今日科學 的精彩文章:

「AI匹配相親」可藉助不可迷信
大米好不好吃由「祖先基因」說了算

TAG:今日科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