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 > 教師培訓不能「畫地為牢」

教師培訓不能「畫地為牢」

教師是教育發展的第一資源。隨著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全面深化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的意見》頒布實施,各級政府紛紛出台措施,把開展中小學教師全員培訓、促進教師終身學習和專業發展作為提升教師專業素質能力的一項重要舉措,不斷探索教師培訓工作新思路。

然而,儘管政府高度重視,投入力度不斷加大,但在各方調查中發現,教師對培訓工作的滿意度以及參與培訓的主動性沒有預期那麼高,原因何在?

從校本培訓看,由於教師工作壓力大,而培訓任務日益繁重,不少教師將其當成負擔。教師在備課上課之餘,校本培訓、課程與教研、讀書活動等每周都有任務;假期還要參加遠程網路學習……許多教師疲於應付。

從省、市、區統籌的培訓看,培訓時間、培訓方式、培訓內容等都有不盡如人意之處。一是培訓時間統籌難。為不影響教育教學,區域統籌的培訓多數安排在周末或寒暑假,佔用教師休息時間。二是培訓方式機械單一。在頂層設計方面,教師培訓沒有專門的指導性意見,也無專門的培訓費管理辦法。目前,區域統籌的教師培訓費參照執行的是《機關事業單位培訓費管理辦法》。而《辦法》規定:除必要的現場教學外,7日以內的培訓不得組織調研、考察、參觀,致使培訓即便「走出去」,也是專家講座+考察學校(幼兒園)的方式。而且,培訓管理過於機械,基本是「換個地方圈起來訓」。三是培訓內容不能滿足個性化發展訴求。儘管培訓增加了徵詢教師意見的環節,但由於培訓院校或機構課程資源限制,難以提供能夠滿足個性化選擇的菜單。加之培訓費往往低於院校收費標準,因此對辦班規模有底數限制,只能整齊劃一,不容個性化選擇。

從國家、省、市搭建遠程網路培訓平台和個性化培訓平台效能看,儘管培訓機制日趨完善,培訓內容日益豐富,但依然存在需要改進的地方。首先,學習過程難掌控。儘管大數據已經可以分析教師選了哪些課、課時是否完成,但對於是否是教師本人在線學而非他人代替或代管,這是信息化不能解決的問題。其次,學習成效難以真實檢驗。教師是否真的學有所得、學有所獲,還是僅僅為了蹭學分,這也是信息化手段解決不了的問題。再次,在學習時間上仍要佔用教師業餘時間甚至犧牲假日時光。

之所以存在上述問題,究其原因,我們在培訓中忽略了「以師為本」。各相關部門在頂層設計時的初衷是好的,目標也非常明確,希望教師樹立終身學習意識。但一味在「逼你學」上下功夫,在「數量」上作規定,如果沒有真正走進教師的內心、真正關心教師的職業生涯發展、真正關注教師個性化發展訴求,主動為教師發展服務,做再多的工作也難有好效果。

當然,我們也欣喜地看到,上述問題已引起不少地區、學校的關注和重視,探討實施的許多做法效果顯著。如為保障教師全員參與的校本培訓,山東省青島市嶗山區在推進現代學校制度建設中切實落實簡政放權。其中一項重要舉措就是將學校年度教師培訓預算支出總額不低於公用經費預算支出總額的5%納入目標管理績效考核,與校長業績和教師績效直接掛鉤。在此基礎上,再按每年師均1000元的標準向學校劃撥師訓專項資金,由學校自主支配,服務於教師個性化發展。

為儘可能不佔用教師業餘和休息時間,許多學校對各類培訓作出統籌。如為保證遠程網路培訓的實效,一些學校將其納入校本培訓計劃,每周拿出1-2個半天,或利用學生離校後時間,或利用期末考試後正式放假前一周,集中組織學習,避免學習流於形式。

為創新培訓模式,提高教師參訓的積極性,青島市一些局屬高中學校有的充分發掘幹部教師的「人脈資源」,由幹部教師自由組團,進名校、訪名師、取真經;有的依託專業化的培訓機構,組織「遊學研訓」。嶗山區也開始探索「研學實踐」模式和「工作坊式」培訓。「工作坊式」培訓一般是專題性、小班化、互動式培訓。「研學實踐」模式是走出課堂、走進實地,開展觀察、研究、實踐。

為豐富培訓內容,滿足教師個性化發展需求,青島市為全市教師研發教師個性化培訓平台——睿師平台,優選培訓課程供學校、教師自主選課。其中「工作坊式」培訓、「參與式互動式」培訓深得教師喜愛。為不斷豐富課程資源,睿師平台在使用過程中廣泛徵求意見,不斷滿足教師各方面發展訴求。

相比於專業知識,教師的境界、視野、胸懷以及人文素養更為重要。當前,學生研學蓬勃開展,教師研學、遊學也應儘快列上日程,這就需要頂層設計和政策支撐。我們期待國家能夠出台《教師培訓費管理辦法》,可以對教師研學、遊學作出界定,以區別於「變相旅遊」。如組織語文教師有計劃地走進課本所涉及的名川大山、名勝古迹、文化聖地;組織地理教師赴不同地貌地區探究;組織藝術教師寫生、採風等。

(作者系山東省青島市嶗山區人民政府教育督導室負責人)

《中國教師報》2019年07月03日第14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教育新聞網 的精彩文章:

我爸爸收
未來學校:重新定義教育

TAG:中國教育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