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育兒 > 為了女兒,他8年跑2萬公里:你的樣子里,藏著孩子的未來

為了女兒,他8年跑2萬公里:你的樣子里,藏著孩子的未來

近日,一則《為了女兒,他8年跑步兩萬公里》的新聞,引起了人們的關注。

這位爸爸,因為對女兒的愛,堅持跑步,跑程已超2萬公里,相當於圍繞赤道跑完了大半個地球。

而這一切僅僅源於他當初一個「衝動」的決定:

「女兒出生後,為了擔負起當父親的責任,我突然間明白健康的身體才是第一位的。」

為此,他從那天開始每天都擠出時間跑步,不論寒冬酷暑,從未間斷。

這一跑,就是8年。

「我想讓女兒知道,要想獲得自己期望的成績,只有堅持不懈的付出努力。」

這位爸爸用行動向我們詮釋了:最好的名校,應該是父母的言傳身教。

底下也有網友評論道:

「這種潛移默化的身教比整天要求孩子,自己卻從來不做,有力量多了。」

「你的樣子里,藏著你孩子的未來。」

身為父母,我們都希望能將孩子送到最好的學校,接受最好的教育,這是人之常情。

但正如教育家福澤諭吉所說:「家庭是習慣的學校,父母是習慣的老師。」

父母的言行,才是對孩子最好的教育。

1

央視紀錄片《鏡子》中有一段獨白:

「我是一面鏡子,我的面孔,能照出我是如何忠實於父母,無論是外表還是內心,與他們是多麼的相似。」

每個孩子生下來都是一張白紙,而父母就是作畫的人。

曾看過這樣一個故事:

國外有一位小男孩天生智力過人,在整個地區最好的學校上學,也被老師們一致看好。但是老師總有一個隱憂:就是孩子爸爸有酗酒的惡習,經常喝的不省人事,深更半夜才被朋友抬回家。

那年聖誕節,天上飄著鵝毛大雪,道路和房頂都堆積著厚厚的一層雪,小男孩爸爸還是一如往常,朝著熟悉的酒吧走去。

剛走到半路,他猛然覺得有人在跟蹤他,於是一回頭,發現竟然是自己的兒子,只見兒子緊跟著他的腳印,跳到他的身邊,興奮地說:

「爸爸你看,我正在踩著你的大腳印,真有意思呢!」

兒子天真的一句話猶如晴天霹靂,讓他感到羞愧不息,想到如果自己再這樣嗜酒成性,兒子總有一天也會像今天這樣,跟著他的「步伐「,走向歧途。

於是他改變了路線,返回家中,從此以後,再也沒有碰過酒。

多年之後,這位孩子成為了一名遠近聞名的正直大法官。

回憶童年的時候,他說:「他的爸爸是他人生中最棒的導師。」

美國詩人惠特曼說:孩子每天向前走去,他看見最初的東西,他就變成那東西,那東西就變成他的一部分。

很多時候,大人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都印在孩子的腦海里,影響到孩子未來路上的關鍵選擇和決定,最終影響到他們的命運。

2

心理學上有個「泡菜效應」:

將同一種蔬菜,放在不同的水中,浸泡一段時間,然後分開煮。

結果發現,味道是不一樣的。

人也如此,在不同家庭環境中長大,就可能擁有不一樣的未來。

一代大師胡適給人的感覺總是謙虛有禮,溫潤如玉,這股縈繞在他身上的氣質便來自他的母親。

胡適在《我的母親》中感慨道:

「如果我學得了一絲一毫的好脾氣,如果我學得了一點點待人接物的和氣,如果我能寬恕人,體諒人——我都得感謝我的慈母。」

胡適的母親無論跟誰說話,都是柔聲細語,為人仁慈溫和,從來不和人吵架,甚至不說任何傷人感情的話。

在她對待胡適身上更為如此:胡適即便犯錯,她也從不在外人面前罵一句、打一下。

每次她都會等到晚上,關上房門,曉之以情,動之以理地教導胡適。

正是在母親的言傳身教下,磨礪了胡適為人處世的風格,更讓他在文人眾多的璀璨時代,能夠脫穎而出。

「故事大王」鄭淵潔曾講過一個自己和兒子的趣事。

80年代末,他從國外買來一台電視機,可在他載著電視機回家的路上,兒子對他提出了質疑,問爸爸是不是開錯了路。

原來鄭淵潔是想把這台電視送給自己的父母用。

兒子不解,鄭淵潔借著這個機會給兒子上了一課,他說,

「理論上,爺爺奶奶沒有咱們在這個地球上生存時間長,以後我們看原子彈電視的機會都有。」

兒子深深記住了父親的話,幾天後,鄭淵潔買了對蝦給兒子吃,由於對蝦很貴,自己捨不得吃便把蝦夾給了兒子,兒子卻堅決不吃,並說:

「鄭淵潔,你把這個對蝦給我吃掉,我告訴你,我將來吃原子彈蝦的機會都有。」

孩子懂事又天真的回答,讓鄭淵潔既感動又欣慰。

教育專家鄭托尼老師說:「一個人原生家庭對孩子的影響,會潛移默化影響著孩子的心理、習慣和思維方式,不知不覺滲到骨子裡。這些甚至會伴隨孩子一生,影響孩子一輩子。」

現如今,越來越多的家長為了子女的教育不惜一擲千金買學區房,為了上優質學校,擠破頭的去想辦法,走人情。

其實優質的教學資源固然重要,但一個家庭中的教育氛圍更為重要。

3

俄羅斯先哲托爾斯泰說:「教育孩子的實質在於教育自己。而自我教育則是父母影響孩子最有力的方法。」

在第四季《中國詩詞大會》上,帶犬刑警夏鴻鵬就是女兒心中的「最佳老爸」,可是這個最佳,讓夏鴻鵬經歷了太多。

2017年5月,夏鴻鵬得到了《中國詩詞大會》第三季報名的消息,他趕緊告訴了女兒。

可當時女兒覺得自己詩詞的儲備糧不夠,讓爸爸先參加。

誰也沒有想到,報名後的一個月,一紙診斷書給年僅 39 歲的夏鴻鵬一記重擊。

2017 年 6 月,夏鴻鵬將接受全胃切除手術。

在手術僅僅4個月後,本應該安心養病的他,為了不讓女兒的期望落空,在妻子的陪同下去北京完成了《中國詩詞大會》第三季全部10場的錄製。

處於恢復期的夏鴻鵬的身體比較虛弱,而在近 20 天里,每天都要七八個小時的錄製,每晚都要熬夜到凌晨,一般人都挺不住,但夏鴻鵬咬牙堅持了下來。

他以優異的表現兌現了對女兒的第一個承諾。

比賽後,夏鴻鵬又許下新的承諾:「如果身體允許,明年我一定跟女兒一起參加比賽。」

2019年,《中國詩詞大會》第四季,夏鴻鵬果然帶著小學四年級的女兒來了。

兩人從百人團的搭檔團開始,過關斬將,以第一名的成績獲得上場比拼的機會。

女兒在節目中,非常自豪地表示:「同學非常羨慕我有這麼出色的爸爸,我感覺很自豪。今天爸爸上場比賽了,我送給爸爸一句詩:天下英雄誰敵手?我爸!為父當如夏鴻鵬!」

楊瀾說:「別把勁兒都使在孩子身上,如果自己充實、快樂,有責任感,有情緒管理能力,孩子會模仿你的。」

唯有自己努力變得更好,培養出的孩子才會更優秀。

4

教育家雅斯貝爾斯所說:「教育是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朵雲推動另一朵雲,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

所謂「言傳身教」,也不是立竿見影的巧計,它是一段春風化雨的過程。

路漫長,你只要做最好的自己,就是對孩子最好的教育:

你努力拚搏,孩子就會明白奮鬥的價值。

你保持學習,孩子就會懂得學習是一種習慣。

你內心柔軟、三觀正確,孩子就會在人群里發光,成為和你一樣的人。

最好的教育,應該是你和孩子共同進步,彼此成就。

最好的學區房,應該是你家的書房。

最好的名校,應該是你的言傳身教。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教子有方 的精彩文章:

章瑩穎遇害細節曝光:惡魔在人間!孩子,請牢記12條保命法則!

TAG:教子有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