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密折制度」究竟為雍正執政帶來哪些好處,能讓其樂此不疲

「密折制度」究竟為雍正執政帶來哪些好處,能讓其樂此不疲

雍正皇帝是一位不同尋常的帝王,作為一名「守成之君」,他完全可以延續乃父康熙皇帝之制度,相信也能夠成為有一定作為之帝王。但是,雍正皇帝不想成為一位簡單的繼任者,他渴望在自己執政時期再鑄大清王朝之輝煌。儘管他嘴上總是說自己資質如何不及皇考聖祖皇帝(即康熙皇帝)之萬一,但其內心無時無刻都銘記著「突破」二字。

為了實現心中之目標,也為了向世人證明,自己絕對是老父臨終前托位之最正確人選,雍正皇帝對待工作之態度可謂是夙夜匪懈,要知道他為帝十三載,竟然從來也沒有去過承德避暑山莊,那座距離北京僅三百公里的皇家園林,對於雍正皇帝來說,都是一種奢侈。你可以想像得出,無論嚴寒酷暑,在深夜之中,孤身一人頭頂孤燈一盞,在洋洋洒洒批閱奏摺的皇帝嗎?

圖1 雍正皇帝,愛新覺羅·胤禛(1678年—1735年)

有朋友可能會問,雍正皇帝怎麼有那麼多的奏摺要批閱?在他之前也沒見有哪位帝王,整夜頂著燈批閱奏摺的啊?雍正皇帝的工作量之所以會如此巨大,與他積極推廣「密折」之制度有極大關係。我們就來簡介一下,這密折制度對雍正皇帝執政之重大影響。

首先要說明的是,「密折」並非雍正皇帝發明的。就大清王朝而言,密折在順治朝就出現了,但是順治朝時期密折存量極小,所謂密折也是無關政治的皇帝私人事物。這不足為奇,順治皇帝執政時期,大清王朝宗室勢力還是很大,甚至要凌駕於皇權之上,同時順治皇帝,執掌朝政時間較短,壯年之時就撒手人寰,順治皇帝很多「作為」並沒有機會發揮。

圖2 密折和折盒

像樣的密折出現在康熙朝,但是也多出現在康熙皇帝執政中後期,這與康熙皇帝的執政經歷也是密不可分的。康熙皇帝沖齡之時登基,致使大權旁落於託孤輔臣鰲拜之手。康熙八年,康熙皇帝智擒鰲拜,才逐漸將權力收回己有。康熙皇帝扳倒鰲拜之時,才十五六歲,對於如此年輕的自己來說,想要乾綱獨斷,顯然不是明智之舉,依靠可靠之大臣乃當時之必須,這也就有了索額圖和明珠的崛起。之後,康熙皇帝雖然步入青年,已然有了乾綱獨斷之能力,但是西南「三藩」等問題以及西北蒙古等一系列不安定因素,還是迫使康熙皇帝無法大權獨攬。

權力的丟失,導致的直接問題就是「朋黨」。一旦朋黨形成,就必然黨同伐異,互相傾軋,在這樣的背景下搞密折制度,只能助長黨派之爭的氣焰。所以康熙皇帝只能在儘力維持黨派之間平衡的前提下,逐步籠絡黨派之外人員,再將黨派之魁首逐一打掉,索額圖和明珠的先後倒台,都是在康熙皇帝運作之下,瓜熟蒂落之結果。

圖3 愛新覺羅·玄燁(1654年5月4日-1722年12月20日),即康熙皇帝

在控制朋黨問題的同時,康熙皇帝也加快了加強皇權之步伐,密折也在小範圍得到試應用,有資格給康熙皇帝書寫的人很少,僅限於曹寅、李煦等康熙家奴和個別親信之大臣。起初這所謂的密折也多是平安問候和日常工作進度彙報,這可能與曹、李等人官階低微,沒有直接上奏權力有關,但是再發展之後,密折內容就涉及到地方吏政民生以及官員為官操守等重要事物,密折成為重要情報來源由此而始。

基於「密折」獨特之作用,雍正朝開始大力推廣並形成了管理制度,可謂是長足進步。

雍正皇帝上位伊始,就對密折進行改革。在康熙朝,皇帝與臣僚之間的密折,多是皇帝硃批之後返還所奏官員,並由官員自行保留。雍正皇帝,認為密折乃機密事物之商討,留在官員手中,甚至是民間很不安全,因此雍正皇帝上位十四天就頒布諭旨,要求收繳康熙朝存放在官員手中之密折,同時規定本朝密折硃批閱覽後,必須送還回京,由專門機構負責管理。強調密折之內容不得與任何人透露,否則大罪之,並且要求除個別請安類不緊要之密折外,不允許找人代筆。考慮一些官員文化和書法水平有限,也不嚴格要求必須書寫楷體。這些規定都是對密折保密工作之加強。

圖4 (和碩怡親王)胤祥的奏摺

除加強管理外,雍正皇帝更是擴大密折資格人員隊伍。從在京貼身大臣,到地方督撫,乃至藩、臬,甚至是知府、同知這類低品階官員,也有密折資格之例。當然,此處需要說明的是,雍正朝具備密折資格人員之覆蓋面也是隨著逐步推廣之,同時也沒有一道明確的官職限定線,基本上督撫級別直接獲得密折資格,但像藩、臬這樣的高職位地方官都需要申請並獲得皇帝恩准之後,才可以行密折資格,直到雍正六年之後,藩、臬兩司才獲得與督撫同樣的直接密折資格(其實也並非全部)。至於其他更低品階官員,能夠獲得密折資格,可以說是皇帝格外之眷顧。

雍正皇帝大力推廣密折之目的無非是要有益於自己的執政,那麼這密折制度究竟給他的執政帶來了哪些方面之幫助,效果又如何呢?

圖5 雍正硃筆御批

必須要首肯的是,這密折制度確實給雍正皇帝執政帶來諸多好處,且效果十分顯著,主要有如下幾個方面:

其一,情報之搜集。

因為古時候通訊水平以及集權制度之缺陷,導致帝王們很難通過正常渠道了解真正的地方民生民情,這致使皇帝猶如「睜眼瞎」一般,無法針對時事做出正確及時之判定。因此,一些特務機構開始登上歷史舞台。

然而,這類特務機構在給皇帝網路情報之同時,也會生出許多弊端。以明朝為例,錦衣衛與東廠太監之間,兩大特務機構就互相傾軋,再加之這些特務機構人員素質參差不齊,做事情往往只看利益,殘害忠良毫無底線,對於朝綱之破壞不可謂不嚴重。清朝皇帝汲取明朝滅亡之經驗,對特務機構十分不屑,至於雍正皇帝貼身神秘衛隊「血滴子」,那完全是稗官野史和玄幻小說的無稽之談。皇帝可以沒有特務,但是不能少了耳目,這密折就成為雍正皇帝情報主要來源之一。

圖6 李衛建陵的奏疏內容

其二,人才之考評。

雍正皇帝是一位十分重視人才的皇帝,在他的硃批奏摺中,求賢若渴之字樣隨處可查。此外,雍正皇帝對於人才之需求是不拘一格和循規蹈矩的,例如田文靜和李衛,這兩位非科舉出身之能吏,恐怕也只有在雍正朝才能夠脫穎而出。

當然,雍正皇帝雖說是求賢若渴,但也絕對是寧缺毋濫,他對於人才之考核是全方位的,如此才能做到人盡其才,去蕪存菁。以李衛為例,李衛絕對是雍正皇帝之寵臣,但是在雍正皇帝要對李衛委以重任之前,還是做了全方位之考評調查的。李衛任雲南布政使之時,關於李衛之表現以及與石禮哈之間能力之比較,雍正皇帝與時任雲貴總督的高其倬往返數封密折討論之,對李衛政績、處世以及個性做了全方位了解。最後,雍正皇帝「出人意料」地擢升李衛為福建巡撫。

圖7 李衛(1687年—1738年)

其三,及時掌握臣僚之工作情況。

由於密折資格並非全面鋪開,對於官員來說,能夠得到與皇帝直線溝通的機會是一種恩賜,這本身就起到了鼓勵之作用。另外,通過密折可以了解臣僚當下的工作成績和需求,優秀之處給予表揚,不妥之處給予糾正,甚至是指責與批評,合理的需求儘可能滿足之。這種隨時的褒貶,令官員們即感恩戴德又時刻存在皇帝監督之危機,對待工作不敢恣意懈怠。

其四,地方民風民生情況之收集。

王朝之統治根基在於民,尤其是以少數民族入主中原的清朝皇帝來說,更是注重民間對於統治者之態度。與電視劇演繹不同的是,清朝皇帝並不喜歡微服私訪,願意干這事兒的其實是明太祖朱元璋。所以,這密折也就成了民風民情調查的渠道之一。

圖8 清朝不同皇帝的硃批字跡

以上是這密折之主要作用,不難看出這密折對於雍正皇帝之執政是至關重要的,但同時也是對皇帝精力與能力的極大考驗。為了全面了解一個事件或者一位臣僚之水平,往往需要多方考證而避免偏聽偏信,並且要在眾多不一的「答案」中,提煉精華做出正確判定,這對皇帝本人的智商和情商要求極高。此外,為了促使官員彙報問題相對客觀,打擊群體結黨和個人沽名釣譽,成為必要政治手段,這對皇帝執政能力提出更高要求。至於像雍正皇帝這樣,格外喜歡通過密折「苦口婆心」的說教臣僚,甚至出現多次硃批內容比密折本身還要豐富精彩之例,這對於皇帝的工作精力和熱情更是極大考驗。

正因為密折制度對於皇帝統治有諸多好處,所以一直被沿用至大清王朝滅亡。當然,隨著皇帝執政風格之不同以及王朝興衰之變化,密折之「密」和其發揮之作用都不可同日而語了。畢竟大清王朝只出了一位雍正皇帝。

文:王金百

文字由歷史大學堂團隊創作,配圖源於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品讀 的精彩文章:

古代兩千多年出現很多盛世,為何只有隋朝「開皇之治」是個奇蹟
拓跋部曾建立南涼、北魏和土默特等政權,為何存在時長相差巨大

TAG:歷史品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