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到底能不能賣?美企、官員都被特朗普搞蒙了

到底能不能賣?美企、官員都被特朗普搞蒙了

【觀察者網訊】

「特朗普的言論引發了行業人士和政府官員的困惑。」上周末,特朗普出人意料地宣布對華為軟化立場,被認為「似乎顛覆了美國對這家中國科技巨頭的打壓」,之後卻遲遲不公開配套政策細節,令美企及執法人員「摸不著頭腦」。

能不能賣?什麼能賣?什麼時候能賣?是個問題。

4天後,美商務部憋出一份回應

上周六,在日本參加G20峰會的特朗普表示,他將允許美國公司恢復向華為銷售不構成「安全威脅」的產品。

白宮官員最近幾天則「找補」稱,特朗普在G20峰會上的言論沒有改變法律。由於華為仍在「實體清單」上,美國企業仍需就對華為的銷售業務申請許可。

據路透社7月4日報道,美國政府周三表示,正以「最高國家安全審查」標準審核美國公司向華為出口產品的許可證申請。

美國商務部表示,在審查申請時,該部門採用了與「實體清單」中企業有關的「拒絕推定」(presumption of denial)原則。

但據美國CNN當地時間7月3日報道,在特朗普表態數天後,其言論引發的疑問仍未獲得解答。自那以後,特朗普政府幾乎沒有公開後續細節。美國商務部遲遲不回應置評請求,也沒有就特朗普言論發布任何額外指引。各公司正在等待一個明確的答案——它們將如何以及何時恢復價值數十億美元的華為業務。

3日,美國科技網站The Verge也以《特朗普表示將放鬆對華為的限制,但沒人知道如何做》為題報道稱,特朗普的最新表態「似乎顛覆了美國對這家中國科技巨頭的打壓」。

同時,白宮對華為的限制仍然有效,到目前為止,還沒有出現任何豁免。白宮尚未就可能取消哪些限制,以及何時取消限制制定一項明確計劃,「這讓華為及其合作夥伴處於一個不確定的境地」。

「為此感到鼓舞,希望有更多細節」

事實上,自禁令實施以來,美企一直很難獲得許可證。

上周日,白宮經濟顧問庫德洛(Larry Kudlow)在福克斯新聞上表示,只要產品不會對美國的「國家安全」造成「威脅」,商務部就會批准更多的出口許可,允許美國企業向華為銷售產品。

但他也重複特朗普的話稱,在與中國的貿易磋商「結束」之前,官員們不會「全面解決華為的問題」。

2日,為淡化此事給人留下美方讓步的印象,美國白宮貿易顧問彼得·納瓦羅(Peter Navarro)又稱,同意解禁一些低端晶元,目的是拉中國回到談判桌。

特朗普政府官員表示,放寬限制後將只允許向華為銷售「普通商品」。然而,目前還不清楚這包括及不包括哪些產品。

為此,美國半導體工業協會負責人約翰·紐菲爾(John Neuffer)喊話道:「我們為談判重啟和擱置新關稅感到鼓舞,也希望得到總統對華為言論的更多細節。」

美企蒙了,執法人員也蒙了

除美企尚不知如何跟進外,美政府執法人員頭上也有問號。

路透社3日指出,特朗普的言論「引發了行業人士和政府官員的困惑,他們難以理解他公布的對華為政策」。

關於如何處理美企的銷售許可申請,美國一名高級官員周一致信美商務部執法人員稱,仍應以「黑名單」標準對待華為。對此,美國商務部當時沒有立即回應置評請求。

一位知情人士表示,這封信是執法官員在特朗普上周六出人意料地宣布這一決定後收到的唯一指導意見。根據這一標準,大多數相關申請都不會獲得批准。

目前也不清楚,美商務部何時會根據特朗普的承諾,向執法人員提供額外指導,以及這將如何影響獲得許可證的可能性。

「似乎沒有人對這項政策作出決定,因此,什麼也沒有改變,」國際貿易律師道格拉斯·雅各布森(Douglas Jacobson)認為。

他建議客戶甚至不要申請許可證,因為根據審查政策,不值得他們花費時間和金錢去申請。

而在美國國會中,也有聲音指責特朗普放鬆了與「國家安全」相關的限制。

「反華急先鋒」、佛羅里達州共和党參議員盧比奧就聲稱,如果特朗普同意撤銷最近對華為的制裁,那將是一個「災難性的錯誤」,還將破壞政府就華為「威脅」發出警告的可信度,「再也沒有人會認真對待它們」。

一名知情人士則透露,「美國國家安全委員會(NSC)會儘快開會討論這一問題,而政府可能需要花一些時間來弄清楚,如何讓北京、美企和他自己黨內的對華鷹派待在一條船上。」

實現諾言,特朗普可以這樣做

儘管特朗普政府一直不吱聲,但關於立場軟化後會有什麼變化,有專家預計,手機或4G設備零部件的銷售業務將恢復,而用於華為5G網路設備的產品銷售將不會恢復。

美媒猜測,政府可以修改實體名單,指出受管制的特定技術。

美國智庫「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CSIS)科技政策部門主管詹姆斯·萊維斯 (James Lewis)說,這樣一條明確的界限可能會允許向華為銷售晶元,但不允許銷售幫助華為設計晶元的軟體或其他它技術。

研究公司歐亞集團科技主管保羅·特廖洛 (Paul Triolo)提出,此前申請向華為銷售產品的許可證時,預先推定的結果是被拒絕,但政策改動後,可能要告訴美國公司,如果申請向華為銷售,除非存在「國家安全風險」,將獲得批准。

對此,「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顧問肯尼迪(Kennedy)認為,這一轉變可能是美國更直接關注5G技術的一種方式,政府認為這是最緊迫的問題。

「他們似乎不再專註於讓華為破產或損害其整體業績,而是限制他們的5G業務。但特朗普政府真的能確認這一點嗎?他們有實現這一目標的長期戰略嗎?」

同時,也有業內人士提出,特朗普政府最有可能採取的做法是,延長90天暫緩令或擴大暫緩令的受益範圍。這一暫緩令允許美企就現有產品銷售設備或軟體,比如允許谷歌在華為手機上更新其安卓軟體。

而一些美國供應商已經找到了繞過禁令的辦法:恢復向華為出口技術上不是「美國製造」的產品,因為它們是在美國境外生產的。

值得注意的是,在特朗普發表新聲明後,谷歌和微軟都還沒有宣布是否有所改變。

華為筆記本電腦一度被微軟美國網站下架,但之後又恢復了銷售。微軟發言人在最新聲明中稱:「我們一直在評估商業行為以及相關監管要求,以確保客戶獲得儘可能好的體驗。」

谷歌發言人則沒有回復置評請求。2日,華為曾對是否能夠在接下來推出的智能手機上恢復使用谷歌安卓系統回應表示,該公司正在等待美國商務部的指示。

針對特朗普在華為問題上的突然「示好」,中國外交部G20特使、國際經濟司司長王小龍6月29日當天就回應說,如果美方說到做到的話,「我們肯定是歡迎的」。

另據英國《金融時報》7月2日報道,華為創始人任正非就特朗普軟化立場表示,這不會對其業務產生「太大影響」,因為他們適應了遭美國敵視的新時代。

「特朗普總統的聲明對美國企業來說是件好事。華為也願意繼續購買美國公司的產品。但我們沒看到這對我們目前所做的事有太大影響。我們仍將專註做好自己的工作。」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觀察者網 的精彩文章:

北大荒改革重大突破,八大管理局整建制變為分公司
美國稱伊朗用人工方式拆水雷,未免科幻了一點

TAG:觀察者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