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聊一聊鹽的故事:在古代,鹽就是金子!

聊一聊鹽的故事:在古代,鹽就是金子!

鹽對人體而言是必需品,它不僅僅能用於調味讓食物更加好吃,更重要的是能維持人體內的電解質平衡,鹽所富含的鈉離子和氯離子都是人體內的重要無機離子,是人體正常發育不可缺少的物質。

如此廣泛的受眾使得鹽根本不缺市場,可鹽缺少產地,不是到處都有的,只有沿海的鹽田和內陸的鹽礦、鹽湖才產鹽。在生產技術不發達的時候,鹽長期是處於供不應求狀態的,於是乎,誰要是掌握了足夠的鹽產地,無盡的財富也就是隨之而來。

這樣一看,鹽是不是很類似今天的石油?海灣諸國躺著石油田上發大財,古代也有不少政權勢力躺在鹽田上發大財的,比如周朝的齊國。

「太公至國,修政,因其俗,簡其禮,通商工之業,便魚鹽之利,而人民多歸齊,齊為大國。」——《史記·齊太公世家》

「太公望封於營丘,地瀉鹵,人民寡,於是太公勸其女功,極技巧,通漁鹽,則人物歸之,繈全而輻湊。故齊冠帶衣履天下,海岱之間斂袂而往朝焉。」——《史記·貨殖列傳》

太公望(也就是著名的姜太公)的封地多是鹽鹼地,不適合農業耕作,加上人口少,齊國開始是很弱的,但太公望一眼看出了齊國的潛力所在,大力開發漁業和鹽業,把產出的魚鹽銷往內陸。

在此時,齊國是沒有絲毫禁止販賣私鹽措施的,反而還有鼓勵的意味。正是在這種自由寬鬆的貿易環境下,齊國經濟得以迅速發展,各國商賈雲集齊國,周邊人口往齊國遷徙,齊國逐漸成為一個大國。

上面說了,販鹽這個行當利潤是很高的,齊國統治者難道看不見?當然不是,為了齊國的進一步富強,齊國統治者很快就盯上了販鹽之利這頭肥羊。

桓公曰:「然則吾何以為國?」管子對曰:「唯官山海為可耳。」

桓公曰:「何謂官山海?」管子對曰:「海王之國,謹正鹽策。」——《管子·海王》

雄才大略的齊桓公想積极參与中原事務,展現齊國的大國景象,可這樣做得燒錢吶,還是大把大把地燒,於是齊桓公想收稅,收什麼稅好呢?桓公跟管仲討論了半天,最後得出的結論是鹽鐵專營,由國家出面控制鹽鐵買賣。

僅鹽專賣一項,管仲算了一筆賬:一個月,成年男子吃鹽近五升半,成年女子近三升半,兒童近兩升半,一個具有萬輛兵車的大國,1000萬的總人口中應納稅的人約100萬,每人每月徵收30錢,一個月也就3000萬錢;但只要每升鹽加價2錢,每個人都要吃鹽,只要 「計口售鹽」,每月即可多得6000萬錢,遠超過每月30錢高額人頭稅帶來的收入。

管仲深知人心,他明白直接宣布向小孩收稅會激起大片民眾反對,但通過鹽間接收稅卻無人反對,最多抱怨一下鹽價漲了,這就是「見予之形,不見奪之理」(你看不見你的錢被搶了,可你的錢確實沒了)。

由於稅收增加,齊國有了足夠的金錢用來燒開霸業這鍋水,齊桓公由此成為春秋第一位霸主。

這種增加稅收的有效辦法為後世所效仿,商鞅變法也有控制山澤之利的法令,秦國同樣實行鹽鐵專賣。

或許你會說秦國不靠海,就內陸那幾個鹽礦,有資格玩專賣嗎?這個問題管仲和商鞅都是看得一清二楚。

桓公曰:「然則國無山海不王乎?」管子曰:「因人之山海假之。名有海之國讎鹽於吾國,釜十五,吾受而官出之以百。我未與其本事也,受人之事,以重相推。此人用之數也。」——《管子·海王》

沒有鹽,就從產鹽國低價收購,然後高價賣出,當中間商賺取差價。

其實產鹽國官府也是賺取差價的高手,鹽田工匠開採了鹽,上交給官府,得了10文錢,官府轉手一賣,100文以上,暴利嗎?暴利!卻是與民爭利。

因為這個屬性,所以在恢復經濟階段,歷朝歷代都不會選擇鹽鐵專營,比如漢初實行無為而治,「馳山澤之禁」,開放民營。

當然,這樣做的後果就是,幾十年後漢朝出現了一堆靠鹽發家的豪強,還有諸侯王下海,直接威脅到了皇權專制。

到漢武帝時期,千古一帝要做很多事,對內要處理諸侯王,對外有匈奴、南越、朝鮮、西域這些在等著他呢,這些,都是要錢要人的啊,偏偏國庫錢不太夠,底下人好像也富得不大聽話了。

「民大富,則不可以祿使。大強,則不可以罰威」——《史記·貨殖列傳》

在桑弘羊的建議下,漢武帝「修太公,桓管之術」,實行鹽鐵專賣,之前靠賣鹽致富的幾個大廠由官府收編管控,官府控制了鹽鐵的生產、流通與銷售。

由於武帝連年征戰,導致其晚年民生凋敝,到昭帝繼位之初,朝廷廢除鹽鐵專營的聲音很大,於是有了那場大名鼎鼎的「鹽鐵會議」。當然,鹽鐵專賣並沒有被廢除,一直到西漢滅亡,它都好好的。

王莽末年廢除了鹽鐵專賣,考慮到新朝跟曇花似的,這個可以忽略。之後的東漢也取消了鹽鐵專賣,但徵稅,這塊大蛋糕等狠狠地徵稅。

三國、兩晉注重專賣,南北朝則搞徵稅。隋朝和唐前期,連專稅都取消了,稅率降到跟其他商品一樣。可到了安史之亂後,中央政府沒錢啊,鹽鐵專賣!

此後的宋元明清等朝代都沒取消鹽專賣,反而還略有加強,鹽成為帝制政府最重要的財源之一。

總的來說,在實現鹽鐵專賣時期,販賣私鹽是要遭受嚴厲打擊的,官府絕對不允許有人來分他們的蛋糕,這不僅不利於官鹽定價,還容易催生私鹽販子武裝押運,威脅朝廷的統治。最為著名的黃巢,他們家世代賣私鹽,手裡有傢伙,敢跟官府硬扛,後來乾脆扯旗造反了,給唐朝以毀滅性的打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莽莽趣說歷史 的精彩文章:

漢朝第一號權臣霍光為什麼不篡位?是不想還是不能?
英年早逝的皇帝:漢昭帝的死跟霍光有關係嗎?

TAG:莽莽趣說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