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智載科技CEO儲俊:用ETC+打開車聯網生態運營的大門

智載科技CEO儲俊:用ETC+打開車聯網生態運營的大門

ETC又回到了風口上。

今年3月,在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上,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作政府工作報告時指出,兩年內基本取消全國高速公路省界收費站,實現不停車快捷收費,減少擁堵、便利群眾。

今年5月,交通部印發《關於大力推動高速公路ETC發展應用工作的通知》,明確提到:取消高速公路省界收費站,加快ETC推廣普及至關重要。還指出,按照計劃,到2019年底,各省(區、市)汽車ETC安裝率達到80%以上,通行高速公路的車輛ETC使用率達到90%以上,高速公路基本實現不停車快捷收費。

億歐智慧城市了解到,截至2018年底,我國ETC用戶滲透率僅為32%,如果按照規劃推進,在今年底達到80%的目標,意味著今年將有1億多的車輛安裝上ETC設備,其市場之大可想而知,ETC企業也因此將迎來新一輪春天。

政策推動下,ETC將成必需品

「ETC一定是必需品。」智載科技CEO儲俊說道。

智載科技成立於2008年,目前已完成B輪融資,是ETC賽道上的一名「後起新秀」,也是ETC 的領導者。

ETC是Electronic Toll Collection的縮寫,是目前世界上最先進的路橋收費方式。ETC的實現離不開三大要素:車載電子標籤(OBU)路側單元(RSU)專用短程通信技術(DSRC)。當車輛駛近收費站時,OBU與RSU通過DSRC進行通訊,利用計算機聯網與銀行進行後台處理,從而達到車輛不停車即可完成交費的目的。

在國際上,ETC建設始於上世紀80年代。國內起步稍晚,上世紀90年代才開啟ETC建設發展之路。

ETC第一次站在風口上,是在2014年。當時交通運輸部發布《交通運輸部關於開展全國高速公路電子不停車收費聯網工作的通知》,受該政策影響,行業內OBU和RSU產品需求量大幅增加,直接帶動了ETC企業營收的增長。但到了2016年,隨著聯網工作走向尾聲,ETC企業的「好日子」也結束了。

ETC企業「好日子」結束的原因,除了有政策紅利消失外,還有新技術的「入侵」。比如在車輛識別的環節上,ETC存在被視頻識別技術替代的風險;在支付環節上,也存在著被移動支付替代的風險。個別省份甚至已經開始採用「車牌識別 手機APP」模式,實現無干預完成通行及快速支付。

首先,車牌識別未必可靠。一方面,車牌有可能造假,車牌一旦造假,後續的一系列收費及清算流程都會受到影響,而ETC內置國密加密晶元,「相當於汽車的一張電子身份證」,無法輕易仿製。另一方面,車牌識別基於視頻圖像識別技術,攝像頭首先需要「看清」車牌,才能完成「識別」的任務,但現實情況卻是,在雨雪天氣下,攝像頭常常無法看清車牌,尤其在北方地區的冬天,這樣的情況時有發生;而ETC依賴的是通信技術,受外界干擾的可能性非常低。

其次,從政策的角度來看,高速公路歸交通部管理,而車牌最終屬於公安部門的管理範疇。目前,交通部已經明確提出要推動高速公路ETC發展,除了定下年底ETC安裝率達80%的目標外,還明確將加大ETC車輛通行優惠力度,從今年7月1日起,嚴格落實對ETC用戶不少於5%的車輛通行費基本優惠政策,並實現對通行本區域的ETC車輛無差別基本優惠。

可以說,交通部正在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推動ETC的發展,ETC的普及勢在必行。

ETC如何獲得長足生命力?「ETC 」是答案

在推動取消高速公路省界收費站的背景下,ETC的確將成為必需品。可以預見的是,今年ETC相關設備的出貨量將有大幅提升,ETC企業也將重獲生機。

但問題是,如果在這次的ETC浪潮中,企業只關注當下、只著眼於ETC設備的生產和銷售,那麼,2016年的情況又會重演:隨著政策紅利的消失,設備普及率的提升,對設備的需求下降,ETC企業又會重新失去發展的動力。

另一方面,目前ETC只在高速公路收費時才發揮作用,大部分司機可能只有在節假日出遊時,才會用上ETC,那麼在高速公路以外的這些時間,ETC相當於是一個閑置的車載設備,這也讓不常上高速的司機,缺乏安裝ETC的動力。

那麼,企業要怎麼做,才能讓自己在ETC這個行業中,持續獲得生命力?智載科技給出的答案是「ETC 」。

儲俊認為,在車內,存在許多剛需。ETC是剛需,它是讓車輛實現不停車繳費的工具;行車記錄儀是剛需,它能為理賠、理清權責方面提供了鐵證;廣播是剛需,自動駕駛尚未實現,人的雙手被方向盤「佔用」,廣播幾乎成了司機在車內唯一的消遣……

「剛需」有這麼多,那何不將這些「剛需」都集中在一個設備上?既然在交通部的推動下,未來ETC將成為車輛的標配,那何不將所有的功能都集中到ETC上?這就是智載科技打造「ETC 」的由來。

據了解,智載科技早在三年前就率先布局「ETC 」,推出了ETC DVR等產品,並與多家知名車企在車廠前裝、互聯網發行、晶元及智能硬體研發等多個領域開展戰略合作。其「4G智能ETC」還是國內首款通過CTA(China Testing Alliance,中國質量檢驗聯盟)認證,且在高速渠道發售的ETC智能無線終端。

但是,硬體上的疊加,只是「ETC 」的第一步,儲俊認為,未來「ETC 」還將有廣闊的想像空間。

加入通訊功能,讓傳統ETC變「好玩」

「『ETC 』,就是在傳統ETC的基礎上加了通訊的功能。」儲俊說:「加入通訊的功能後,ETC就變得好玩了。」

第一,ETC可以「 內容」,填補車內碎片化時間的空白市場

現在車內的碎片時間,還沒有一個好的智能終端去佔領。」儲俊說。一方面,目前大部分的車內實際上並沒有一款智能終端,能夠實現人與車的良好交互;另一方面,即使有能夠用語音進行交互的智能終端,背後也沒有豐富的內容平台進行支撐,畢竟語音只是一種交互的形式,就像手機之所以「好玩」,不是因為能夠用觸屏的形式進行交互,核心是手機上承載的應用和內容。

現在,手機、平板的應用市場上,有許多內容平台,比如聽書、網路電台等,但這些內容卻一直沒有直接與車打通。「ETC有通訊功能後,可以把各種各樣的內容都接進來,車主就能各取所需,無論是老同誌喜歡聽的戲曲,還是年輕人喜歡聽的流行樂,都可以在這個平台上找到。」

這樣一來,相當於汽車通過ETC,打通了內容生態。同時,對於廣大的內容平台而言,ETC也成為了他們進入車生活市場的一把鑰匙。

第二,ETC可以「 數據」,更好地為車主提供精準、定製化的汽車後服務

汽車都免不了需要維修、換胎,現在市面上不少車後服務的平台,都是靠大規模投放廣告的形式,來吸引用戶,這樣的方式雖然能短期內吸引到大批用戶,但這樣的營銷是盲目的,「他不知道現在看他廣告是不是有車的人,如果是車主,他究竟是什麼車型,一年跑多少公里,主要在什麼區域跑,這些也是不知道的。」

但ETC上可以增加位置等功能,車後服務提供商能夠從中了解車主的駕駛數據,從而提供更精準的服務。比如,當某輛車行駛到一定公里數時,可以在APP或通過簡訊,提醒車主該檢查輪胎情況了,提醒消息中還能夠直接推薦該車型使用的輪胎。對車主而言,也不需要再計算著日子去維保,可謂一舉兩得。

此外,通過ETC還能產生其他豐富的應用。如違規提醒、天氣播報、導航等等的服務,均可以通過ETC,連接到車輛以及車主。

當然,要理解「ETC 」,不能簡單地認為,「ETC 」就是傳統的ETC加上通訊的功能,從而實現其他附屬功能的疊加。儲俊告訴億歐智慧城市,應該這麼理解「ETC 」:以自帶用戶屬性的硬體為入口,做車聯網的生態服務

「我們大部分汽車是沒有聯網的。」儲俊說。安裝ETC可以成為汽車聯網的一個契機,而聯網後的汽車生態服務,將形成一個巨大的市場,而打造「ETC 」的企業,就相當於把握住了這塊沃土的流量入口。

以硬體是入口,成為軟硬體一體的車聯網生態運營商

「ETC 」的願景固然美好,但ETC並不是一項新技術,向這塊市場「伸手」的,還有不少上市的大公司,在ETC的新一輪浪潮來臨之際,這些上市公司也紛紛摩拳擦掌。智載科技雖然是國內率先探索「ETC 」的企業,但面對激烈的競爭,智載科技又該如何制勝?

「產業是有分工的,ETC產業也是這樣。」儲俊說,一些傳統的ETC企業,相當於是電信運營商,他們提供的是基礎的能力服務,而「ETC 」可以理解為這個領域的增值業務,「我們是在傳統能力上去產生一些增值和服務,大家分工不一樣」,智載科技所在的位置,是這些傳統ETC上市企業的下游,與其說是競爭,倒不如說是共贏的關係。

在ETC 的領域,「智載是國內第一家做智能ETC的,我們在三年前就布局了,從產品硬體生產,到生態和平台,再到獲取政府的相關資質,我們都已經全部打通。」儲俊告訴億歐智慧城市,借著ETC利好的東風,智載科技今年將重點推進三件事:繼續優化產品、建立合作生態、擴大用戶規模。

在產品方面,智載科技正朝著更智能的方向發展。首先是在體積和支付方式上,從雙片式到單片式是ETC的一個發展趨勢,「現在的ETC主要還是雙片式的,需要插一張銀行卡進去,體積比較大,未來的趨勢是單片式的OBU電子標籤,把銀行卡的功能集成到晶元裡面去,採取空中加密和寫卡的方式,完成支付。」單片式的ETC將更加輕薄小巧,也更便於附加其他功能,還能跟微信、支付寶打通,讓支付的方式更多元化。

其次,在通訊方式上,智載科技也時刻關注著5G的發展。5G能讓通信等功能更流暢的實現,其作為車聯網的通道,5G的高帶寬、低時延也能讓「ETC 」的發展更具想像空間。

在生態方面,儲俊認為打造內容的生態十分重要。ETC推廣之所以難,是因為車主只把ETC當做是高速公路支付的工具,但如果ETC成為了一個內容的入口和載體,成了一個「好玩」的東西,那車主自然就願意安裝了,這也一定程度上能推動ETC的上車率,同時也能加強用戶對ETC的粘性。

智載是基於ETC,但又高於ETC。」儲俊告訴億歐智慧城市,智載科技打造「ETC 」的目標,是成為一家以硬體為入口、軟硬體一體的車聯網生態運營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億歐網 的精彩文章:

7月1日起北京小食雜店不得現場制售,食品安全監管趨嚴
歐萊雅集團任命中國新CEO

TAG:億歐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