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在軍閥混戰的北洋時期,有個機關不畏強權敢與總理叫板,獲得點贊

在軍閥混戰的北洋時期,有個機關不畏強權敢與總理叫板,獲得點贊

歷史教科書中對北洋時期的政治統治描繪得十分不堪:軍閥混戰,百姓流離失所。實際上,北洋政府並不是一無是處,比如在司法獨立方面做得就很不錯。

1913年3月20日,積極推行憲政的宋教仁在上海火車站遭到暗殺,舉國憤怒。事件發生後,上海警察局抓獲了涉案的應桂馨等人,並查獲了應桂馨與國務總理趙秉鈞的來往電報,這些電報公開後,輿論嘩然,人們把懷疑的目光紛紛對準袁世凱。

宋案發生在上海,按屬地管轄的原則,應歸上海檢察廳辦理。那時,上海只是江蘇省所轄的一個縣,面對涉案人員趙秉鈞國務總理的特殊身份,檢察廳的工作人員沒有絲毫顧慮,嚴格按照法律程序辦事。5月6日,上海檢察廳向北京檢察廳發出傳票,請北京檢察廳傳解犯罪嫌疑人趙秉鈞到上海候質。趙秉鈞當然不願意到上海接受訊問,但他也沒敢利用自己手中的權力阻撓辦案或公然抗拒法律,而是以有病為由逃避偵訊,並給北京檢察廳寫了一份情況說明。

趙秉鈞是想使案件不了了之,但上海檢察廳卻並不放棄。5月30日,在重要嫌疑人缺席的情況下,該廳依然開庭審理此案。在庭上,原告代理律師請求上海檢察廳發出提票,強行拘傳趙秉鈞等人到案,此提議得到上海檢察廳的認可,但因被告律師質疑法庭的開庭資格,法官只好宣布退庭。小小上海檢察廳在中國司法史上寫下了光輝的一頁。

北京的司法檢察機關同樣敢跟總理叫板。1926年3月18日,段祺瑞政府向徒手請願的學生開槍,當場打死47人,打傷二百餘人,人們紛紛譴責政府的暴行,政府一時成為眾矢之的。政府極力為自己開脫,對學生進行誣衊。但此時,北京的司法檢察機關站了出來,對該事件依法進行司法調查。他們依據自己的調查結果,公開了事實真相,指責段祺瑞政府誣衊學生的可恥行徑,要求陸軍部嚴辦肇事軍警,並要求追究總理的刑事責任。

魯迅告贏教育總長章士釗一事,也從一個側面說明了北洋政府時期司法機關的獨立程度。因對魯迅在女師大風潮中的表現不滿,章士釗於1925年8月12日呈請段祺瑞政府免去魯迅教育部僉事的職務。被免職後,魯迅拿起了法律武器,向平政院遞交了一份起訴書,狀告章士釗「程序違法」。章士釗是段祺瑞的紅人,具有相當的人脈關係,但歷史資料上也未見其敢利用自己的權力對平政院施加壓力。平政院最終判決魯迅勝訴。

近代司法獨立思想源於孟德斯鳩的「三權分立」制衡思想,到了北洋時期,先後出現了五部憲法,都是以「三權分立」為基本原則制定的。在這樣的制度下,尊重司法獨立成了當時人們的普遍共識,北洋時期也終於出現了一絲亮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淘歷史007 的精彩文章:

康熙、雍正、乾隆有個共同的愛好,都喜歡做一件事,而且越做越大
齊宣王將齊國帶入超級大國行列,齊國卻也毀在齊宣王手中

TAG:淘歷史0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