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SpaceX首個成功回收整流罩,貌似闖入超空間,視頻為證

SpaceX首個成功回收整流罩,貌似闖入超空間,視頻為證

SpaceX正在成為新一代的酷科技品牌。

不僅在搞最尖端的發射系統,也在玩最酷炫的視覺傳達。

就在7月4日今早,SpaceX和Founder馬斯克接連發布兩條短視頻,主角都是:絕無僅有的半個整流罩,全世界首個成功回收的整流罩。

這是SpaceX官方推特發布的視頻,貌似整流罩進入超空間Hyperspace。

今年6月25日重型獵鷹火箭第三飛,發射升空4分鐘後,整流罩展開分離,進入返航回收之旅。我們透過半個整流罩自帶的GoPro運動相機,有幸第一視角看到:從分離操作,姿態控制,穿越大氣層,直到打開降落傘的全過程。(短短55秒,當然是快放模式)

看起來有些眼熟是吧,貌似《星際穿越》庫珀進入卡岡圖雅黑洞的超空間感。整流罩重返大氣層時,跟大氣顆粒物高速碰撞產生出耀眼的藍光。看上去超酷超炫超過癮。

當然,實際操作起來難度極大、技術要求極高。這需要整流罩自主進行一系列複雜操作,對外部環境條件,實時做出反應和調整,控制減速、導航、姿態調整等諸多系統,適時打開降落傘,及時啟動氮氣推進器,鎖定海上網捕船,構成海天雙向配合,最終實現完美網捕回收

……

看得出來,這一過程超難超複雜。也再次說明:為什麼全世界航天界只有SpaceX一家在努力回收整流罩。不是不想搞,而是沒能力。

回到網捕現場——6月25日,當火箭升空1小時13分鐘後,SpaceX直播畫面切換到整流罩回收現場,透過網捕船「樹女士」攝影頭可以看到:半個整流罩已被捕獲,就在網中。

不過,細心人可能發現:SpaceX當時只公布了整流罩已經捕獲的影像,卻沒有空中網捕的過程。只告訴了結果,卻沒有過程。難免不叫人生疑,哪怕一小部分人。

直到今天,馬斯克親手推送一段「關鍵短視頻」,徹底打消疑慮。

重約1噸、造價300萬美元的半個整流罩,悠然飄落網中。

這是SpaceX首次成功網捕回收整流罩,也是全球首次實現回收整流罩的創舉!

要知道,SpaceX為此努力了太多太多!從2018年2月首次嘗試受控回收整流罩以來,歷時1年半,升級三款支架,更換4套網罩,跨越兩個大洋,5次試圖回收皆失敗,N次直升機空投整流罩測試……終於換來首次歷史性成功!

既是驚喜,又屬必然。畢竟,這次成功並無前兆,也不是預料之中。但以SpaceX一貫的死磕精神,全面掌握受控回收技術,只是遲早的事。儘管此前馬斯克過於樂觀了,預期6個月搞定,結果一年半。

但,科技上的成功,就在於可以不斷重複,可以複製成功。一旦全面掌握受控回收技術,接下來就可以不斷收穫成功,收穫整流罩。

為啥SpaceX如此看重回收整流罩?

節約成本——

2018年開始採用新版整流罩,製造成本高達600萬美元,接近獵鷹9號B5火箭發射價6200萬美元的10%,而B5火箭發射價構成比例約為:一級火箭佔60%;二級火箭佔20%;整流罩佔10%;發射服務費佔10%。這其中推進劑只有30~40萬美元!

毫無疑問,各種回收越多、復用次數越多,發射成本越低。

這也是馬斯克為什麼敢放話:SpaceX未來將會實現每次發射價500~600萬美元的超低價。引入民航客機營運思路,來做火箭發射、太空快遞。只有這樣才能實現超低價。

所以,回收造價600萬美元的整流罩,是現階段SpaceX必須要搞定的。至於下一代星艦飛船省掉整流罩,還需要時間。

為了星鏈、為了200次發射——

我們知道,SpaceX下一場豪賭:星鏈計劃,必須憑藉超低成本、超高頻次、超高效率才能實現。

到2024年需要部署完成4425顆,到2027年部署完成7518顆,總量11943顆衛星。從現在開始一直到2027年底,平均每月部署將近120顆衛星,才能完成FCC美國聯邦通信委員會要求的最後期限。

如果不考慮下一代發射系統:超重鷹火箭 星艦飛船,未來替代發射部署的話,按照目前發射能力計算:獵鷹9號每次部署60顆星鏈衛星,9年總共需要發射200次。每次發射任務只回收一個整流罩的話,就能節省近6億美元,未來有能力同時回收兩個的話,最高節省將近12億美元。

對於純商業發射商SpaceX來說,這是一筆有能力也必須省下的可觀費用。

不管大多數人相信與否,你我無法否認一點:奇蹟般的呈現,都是被夢想驅動實現的。

所以在我看來,SpaceX首個回收整流罩,不是看起來進入超空間,其實真的進入了一個「夢想驅動的超空間」。因為沒有非同凡想,就沒有非同凡響。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三體引力波 的精彩文章:

中國成功打出海上第一發,衛星發射從今以後新增第五區
尋覓第二個地球:迄今最像地球的地外行星,最近被發現了

TAG:三體引力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