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每個人每天都在用的這兩個東西,用不好可能是健康大隱患

每個人每天都在用的這兩個東西,用不好可能是健康大隱患

在衛生間洗臉、洗澡、排泄等,使衛生間環境潮濕,微生物大量繁殖。而使用沖水馬桶過程中產生的微生物氣溶膠,能在不通風的衛生間空氣中長期懸浮。這些都可能成為微生物滋生的隱患。其中,與人體密切接觸的衛生用品,最常用的要數牙刷和毛巾了。

牙刷:用不好成微生物滋生的溫床

牙刷通常擺放在衛生間內,環境往往潮濕且不通風。大多數人早晚兩次刷牙,因此刷毛常處於潮濕狀態,刷毛的間隙成為微生物生長、繁殖的溫床。若口腔中有破損的地方,牙刷上的微生物就可能成為潛在的健康危害,引發感染和疾病。

牙刷不應混著用,保證每人單獨使用。用後應盡量清洗乾淨並甩干,刷毛衝上置於漱口杯中,放置在通風乾燥之處,以減少微生物的滋生。此外,長期使用1支牙刷會促進微生物繁殖,尤其是刷毛根部較難清洗。所以,在使用牙刷2個~3個月後需進行更換。有的人刷牙過於用力,易導致刷毛出現變形的情況,對牙齦造成損傷,刷毛上的微生物很容易入侵口腔,也應及時更換,建議大家學會掌握正確的刷牙方法。

此外,漱口杯也是非常容易滋生微生物的用品。刷牙完畢後漱口杯中的水常殘留於杯中,若不能控干或經常清洗,時間久了也會有細菌和真菌繁殖。因此,牙刷和漱口杯定期清洗是非常必要的,也能保護口腔衛生。

毛巾:潮濕環境下微生物易安家落戶

每個人每天都在用的這兩個東西,用不好可能是健康大隱患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毛巾通常由棉纖維、竹纖維等製成,吸水能力強,手感舒適,是我們首選的洗臉清潔的用品。也正由於其吸水能力強,加之毛巾通常懸掛於衛生間潮濕的環境中,故毛巾也成為微生物滋生繁殖的重要場所。有研究發現,將經過高壓滅菌的毛巾懸掛於衛生間,隨後,居室人員在衛生間內進行正常的生理活動,兩天後再對毛巾進行檢測,並沒有在毛巾表面檢測到微生物。這說明毛巾本身的材質可能並不是微生物滋生的原因,而潮濕並與人體表面等接觸後的毛巾,才成為微生物生長繁殖的溫床。與皮膚接觸後,毛巾會沾染人體表面的分泌物(比如油脂、皮屑等)和微生物。衛生間環境中本身存在的微生物也可能漂浮至潮濕的毛巾上安家落戶。

為預防和減少微生物在毛巾上的滋生,要注意以下幾點。首先,單獨使用毛巾。不要與其他人共用毛巾,以免交叉傳染。其次,如果浸濕毛巾,用完後最好放在乾燥通風的地方儘快晾乾。最後,要經常對毛巾進行清洗和消毒,最好能做到每周一次。現在我們知道,保持物品的乾燥是非常有效的控制微生物滋生的手段。市場上有很多一次性潔面巾、棉柔巾等用品,也是非常好的替代毛巾的面部清潔產品。不過大家也要考慮一次性用品對環境造成的污染,以及使用成本等因素。

當然,大家也不必過分恐慌。人體感染病原微生物取決於很多因素,與個體的免疫素質和健康狀況,接觸的微生物中病原微生物的數量、種類等相關。因此,我們在注意衛生間內物品清潔消毒的同時,還應注意日常多多鍛煉身體以增強自身的免疫力。

文 |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環境所環境微生物室 毛怡心

排版 | ZR

校對 | 欒兆琳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眾健康雜誌 的精彩文章:

癲癇患者的最大危機並不是癲癇本身
數學課上的性教育

TAG:大眾健康雜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