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從何時起開始「跪拜」?跪拜禮從坐姿到禮儀的沿革
文:那樣的歷史挺有趣
中華歷史有上下五千年,在綿延的歷史長河中,生出了繁複又引人入勝的中華文化。文化的形態有千百種,而文化的積澱需要經歷遠超千百年的漫長發酵。直到今天,中華民族極具特色的文化依舊代代傳承、依舊讓全世界的人心生好奇。文化雖無形態,但文化又包容眾生百態,文化可以是民風民俗、也可以是社會生活,文化也可以複雜如民風傳統、可以簡單如習慣講究。
不同的文化有著不同的魅力,中華傳統文化由無數個富有魅力的單元組成,這些組成傳統文化的碎片到了今天,依舊被傳承、被講述,身在後世的我們不免對這些文化的底蘊、對產生這些文化的遙遠過去產生探求欲。現今在一些古代典籍、影視作品,甚至生活的特殊場合,我們都能看到這些文化的隻身片影。
說到跪拜,人們最熟悉的大概就屬封建時期臣下面對皇帝時,雙膝跪地,身體低伏,用腦袋在地面上磕響頭的樣子。「下跪」好像被賦予了這種表示地位低下、謙卑、卑遜的含義,特別是在一些傳統的禮教場合,跪拜動作凸顯的身份差距尤為明顯,例如祭拜祖宗、上香禮佛等。跪拜這一動作讓跪拜者表達出對受拜者的崇敬和景仰,子孫向祖輩跪拜、臣下向皇上跪拜,這樣的習俗屢見不鮮。
「下跪」在人們的認知中也有一種「屈辱」、「侮辱」的含義,都說「男兒膝下有黃金」,即便到了今天,人們都認為男子是不能隨便向除了父母以外的人跪拜的。在一些影視作品的情節中,常有些男角色有求於人,最後實在不得已才向別人下跪,這裡的「下跪」就隱含著滿滿的屈辱內涵。
「跪拜」起源於「跪姿」
實際上「下跪」這種姿勢,在最開始並不代表著卑賤、卑微和身份低下,它一開始只是人們的一種坐姿。
要說跪姿的起源,就不免要聊到坐姿。如今我們所認為的跪姿其實就是古人們的坐姿。這和當時的生活環境與人們的生活習慣有著很大的聯繫,最早的時候,人們並沒有發明出凳子、椅子,吃飯時站著吃又不方便,所以人們便兩膝及地、讓臀部落座在腳後跟上。
最初的成語「席地而坐」指的就是跪姿。在早期古人生活起居的室內,地上是沒有擺任何傢具的,如果想要坐下,人們會先在地上鋪上一層草席、或者一把蘆葦織成的織物,這就是最早期的坐墊。而最初的「坐」,就是在草席上兩膝著地,兩腿併攏,屁股坐在腳後跟上的姿勢,也就是我們今天的跪姿。在今天看來,這種「跪著坐」的姿勢很容易腿酸,中國已經很少有人保留這樣的習慣了,但在日本人的傳統里,跪坐的坐姿仍被沿用至今。
至於「拜」,就是因古代跪姿順理成章產生的禮儀。古時候的人們迎賓宴客,在酒席上與人暢談甚歡,免不了有恭送客人或者感謝客人的時候,因此人們發明出了「拜」——就著跪坐的姿勢,先坐直上半身,再俯下身子,向著客人的方向伏地致禮。
在最初,「跪拜」的階級寓示性並沒有那麼強烈,有時候如果雙方同輩,跪拜時則需要互相跪拜。那時的跪拜禮被廣泛使用在各個場合,作為一種普遍的社交禮儀存在於人們的交際中,直到後來凳子、椅子、高座等坐具被發明,「坐」和「跪」的含義逐漸被分開,以及社會階級分化顯著,下跪才被賦予了新的定義。
跪拜禮開始寓示階級高低
跪拜禮是古人們使用得最廣泛、最頻繁的禮儀,這最早要追溯到商周時代。在遙遠的部落群居時期,人類社會就已經出現了貧富差距,而後社會階級逐漸分化明顯,統治者為了強化階級意識,相應的一系列禮樂制度應運而生。周公興制禮樂,以劃分貴族與平民的區別,在著名的儒家經典《三禮》中,記載了衣、食、住、行各個方面的禮儀標尺。
「辨九拜:一曰稽首,二曰頓首,三曰空首,四曰振動,五曰吉拜,六曰凶拜,七曰奇拜,八曰褒拜,九曰肅拜。」——《周禮·春官·大祝》
《周禮》中記載了膾炙人口的「三叩九拜」,「九拜」的每一拜都有著明確規定。首先,九拜大體被劃分為兩類,「稽首」、「頓首」、「空首」這三拜為正拜,而後的六拜則是正拜的衍生產物。正拜的三拜有著明確的階級劃分,在不同的禮儀場合,需要用到的拜法也不同。
譬如場合十分正式,拜天、拜地、拜神明時,應履行「稽首」;地位下者拜上者,如臣下拜君王、子孫拜父祖、學生拜老師,也應拜以稽首。稽首時應雙膝跪地,拜頭至地,長伏後起。稽首禮講究跪拜時間要長,最好是得到受拜者的應允後才能起身,這樣足以表現兩者的地位差距。
而同輩互拜,應履行「頓首」。頓首是平輩與平輩之間的禮節,也就是前文所說的較為普遍的社交禮儀。在坐具還沒有被發明的時代,平輩與平輩之間如果互相致禮,應在坐席上拜首至地。不過,與正式的稽首相比,頓首隻需額頭輕輕接觸地面一下方可起身。
三拜的最後一拜「空首」,則是上位對下位的答謝式禮儀。比起稽首、頓首需要拜頭至地,空首拜禮時需要將手墊在額頭與地面間,額頭輕點手背表示以致謝意。
從「正三拜」的規定看來,古代對不同階級需要行使的不同禮儀是有著嚴格要求的。下級對上級、平級對平級、上級對下級,階級層層嚴格把關,無一不體現出上位者的尊貴。這與封建社會森嚴的等級制度密切相關,自《周禮》定下規矩後,後世的每一位統治者都或多或少有所沿用,跪拜等禮節與「三綱五常」嚴格綁定,讓這種對上位者的崇敬之意成為人們無形的道德枷鎖,以減少反叛思想的產生,最後使得封建統治得到鞏固。
關於跪拜禮所寓示的階級差距,還有不得不提的一點,在古代,無論何種跪拜禮,都只有男性可以行使,地位卑賤低下的女性甚至不被允許行使跪拜禮。
跪拜禮是封建等級制度的無形映射
商周時期,我國古代的禮樂制度逐漸確立,後世各代的統治者都視禮儀教育為大計,固化民眾思想不僅可以強化等級觀念,更有利於封建王朝鞏固統治。禮儀的規範和封建皇權的加強有著不可分割的聯繫,而朝政朝儀上跪拜禮的沿革,是兩者聯繫的最直觀反映。
秦朝時確定了皇帝至高無上的地位,這些禮儀也被嚴苛地運用。而到了漢朝時,劉邦手下的功臣嫌秦朝朝儀繁瑣不堪,懶得遵守這些綱常教規,乾脆起著哄廢棄了朝儀。這些弟兄從在沛縣起就跟隨劉邦,情感深厚,雖說都是武功高強的猛將,但大多都沒讀過什麼書,性格率直好爽,在酒宴上愛大聲吆喝,甚至有時候起興了還會舞刀弄劍,不止一次令筵席場面混亂不堪。劉邦熟慮在心,總覺得過意不去。
這時名臣叔孫通看出了劉邦的小心思,毛遂自薦要為漢高祖定禮制規。於是漢朝禮儀復用了秦朝古法,再加以符合時局的修改,漢代的朝儀就此定製。
漢代的朝儀雖沒有秦朝繁瑣,但依舊凸顯出皇帝的地位。其中就包括君王朝臣時,所有的臣下都應向皇帝跪拜,跪拜按照爵位的高低依次進行,規定不許任何人喧嘩,並且跪拜時,所有人都不許抬頭看皇帝,以表示對皇帝的尊敬。
君臣之間的禮儀經過漢朝一番強化,皇帝的地位更顯得至高無上,所有人見皇帝就都需要下跪了。漢代君臣禮儀的加強明顯與皇權意識的加強存在緊密聯繫,反觀後來唐朝時,皇權意識較漢代相對削弱,經濟開放、文化呈現大融合趨勢,統治者對禮儀的規制就有所放鬆了。唐朝社會的人們不必過度遵循禮法,就連女道士都可以正常地與社會上的男性進行交際;而至於君臣之間的朝儀,大臣可以坐在板凳上與皇帝議政。皇權的加強,必將致使社會等級制度層層嚴苛分化。後來到了宋朝末期,大臣們議事時坐的板凳就被撤走了,皇帝認為只有自己坐著、群臣站著才能夠彰顯社會最上級的榮耀與威嚴。這種情況到了皇權極端強化的明、清愈演愈烈,人們不僅要跪拜,還要磕頭,清朝時見皇帝需要整個人趴伏在地上磕響頭,並且誰磕頭磕得響,誰就是對皇帝最尊敬的那個。
所以到了後來,社會無論階級上下,都將「跪拜禮」視作卑躬屈膝的表現,無論是子孫拜父祖、還是平民拜高官,抑或是有求於人,必定先一跪以示卑微。清朝時這種情況則更盛,不僅跪還磕頭,磕頭磕得頭破血流在當時甚至是司空見慣的事情。
結語
直到辛亥革命結束,封建社會所有的頑固殘餘、不堪糟粕統統被廢除,人們雖在形式上從森嚴的等級制度解放了出來,但文化的碎片依舊根深蒂固地留存與中華民族的血脈里。如今,跪拜禮儀雖然基本被廢除,但下跪經過歷史繁複淘洗、所被賦予的「卑微、卑賤」的含義已經成為了揮之不去的印記。
面對古時候遺留至今的多種多樣的傳統文化,我們應該進行合理的取用與捨棄,例如本篇所聊到的跪拜禮儀,如今我們還是留下了它大部分的積極意義,現在的跪拜大多用於表達對父輩祖輩、祖先的崇敬之意,在傳統的中式婚禮中,跪拜也代表了夫妻之間的相互尊敬和珍重。
參考文獻:
彭林《中國古代禮儀文明》
彭林《禮樂人生》
惠西成、石子《中國民俗大觀》
葛晨虹《中國古代的風俗禮儀》
《周禮》
※1平米100萬,估值600億?中國古代第一豪宅的史話與秘聞
※古人怎麼買房?在唐朝置業,還需要鄰居簽字畫押
TAG:那樣的歷史挺有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