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鄧元覺和魯智深1v1單挑,武松為何不顧江湖道義,半路殺出助陣

鄧元覺和魯智深1v1單挑,武松為何不顧江湖道義,半路殺出助陣

魯智深和鄧元覺一戰,可以說是《水滸傳》中非常精彩的一個章回,兩個大和尚大開殺戒,斗得天昏地暗,看得旁觀的眾高手暗自喝彩。然而,就在這激戰正酣時,掠陣的武松果斷出手助陣,那麼問題來了,魯智深是露出了敗像嗎?武松為何要在這個關鍵的節骨眼上橫插一刀呢?

要搞清楚這個問題,我們先來了解一下魯智深與鄧元覺打鬥的大背景,這場戰鬥是發生在宋江奉朝廷之命征討方臘之時。當時宋江攻打杭州城東門,魯智深作為梁山征討部隊步軍總頭領出來叫陣,方臘手下大將鄧元覺早就聽說梁山有個花和尚,武藝十分了得,早就有心會他一會,於是便主動請求出戰。這鄧元覺號稱寶光國師, 元覺是他的法名,其武藝精湛,使得50斤渾鐵禪杖,與魯智深在杭州城下你來我往,斗得不可開交,兩人可謂是棋逢對手,將遇良才。

縱觀《水滸傳》全書,魯智深曾與多位英雄好漢步戰交鋒,但真正打到五十回以上的只有鄧元覺一人,就算與楊志相拼,也只打到四五十合,沒有超過五十之數,可見這鄧元覺絕非泛泛之輩。當時在城上觀戰的的方天定和厲天潤見狀後都暗暗吃驚,方天定說道:「鬥了這許多時,魯智深不曾折半點兒便宜與寶光和尚。」石寶也說:「小將也看得呆了,不曾見這一對敵手!」眾人也都在感嘆魯智深確實厲害,不輸鄧元覺。

然而,以目前這種情況繼續打下去,恐怕會兩敗俱傷,武松見鄧元覺武功不在魯智深之下,擔憂魯智深的安危,他深知久戰非魯智深所長,略有疏忽,必會失手。看過原著的都知道,魯智深與武松的交情非常深,兩人從二龍山開始就一直是最佳拍檔,入伙梁山後兩人更是山寨中數一數二的步戰高手,彼此可謂知根知底。因此,武松做為魯智深親密的戰友和步戰的行家裡手,一眼就看出了其中的門道,魯智深體力下滑的速率要高過敵將,久戰之下恐怕要糟,再加上武松義氣深重,怎會看著好兄弟涉險而不顧呢?於是在形禁勢格之下,手持雙刀跳入戰團,協助魯智深齊戰元覺。而鄧元覺與魯智深交戰時已是全力以赴,現在又跳出個武松,鄧元覺以一敵二,自然難以招架。

而在《水滸傳》中有個約定俗成的規定,那就是兩軍交戰多數先以先鋒對壘單挑,一個被打敗,再派另一個上,相互交替來決定勝負輸贏,車輪戰的情況很少發生,除非攻城掠地,排兵布陣,軍團一擁而上,以攻克為主。此時武松突然殺出,以兩人之力合戰鄧元覺,看起來似乎有些勝之不武,因此很多人認為武松此時出戰毫無江湖道義。但我們要知道,梁山上的人本來就不講什麼仁義、道義,武松雖算得上好漢,可他也有很多污點,比如曾在張都監家裡殺了不少無辜的下人,老老弱婦孺都不放過,這種行為在我們看來也是江湖好漢所不齒的。

但這不是金庸的武俠世界,而是施耐庵的水滸世界,在水滸的世界裡所發生的現象都特別貼近現實,人們也大都很現實,並不會講究什麼仁義道德。比如李逵,每次上陣都是濫殺一氣,根本不分什麼敵人和百姓,斧子掄起來完全是六親不認,再比如武松武松大鬧飛雲浦,當時假意放過蔣門神的徒弟,結果這個徒弟說出真相後立刻被武松殺了,典型的言而無信。這些行為要是放在金庸小說里都是令人不齒的,因為金庸小說里的江湖都特別理想化,看起來美好卻並不切實際。

既然不講金庸江湖裡那一套,二打一又能怎樣,能贏便是好漢,而這種聯手以多欺少的行為這可以說是取巧的做法,是為了快速取勝,降低己方損失,也可以理解為「趨利避害」。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原始人說史 的精彩文章:

水滸里,李逵為何要殘忍殺害一個4歲的孩子,這究竟是何人指使

TAG:原始人說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