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娛樂 > 阿爾巴尼亞電影,一代人的記憶:「消滅法西斯」「自由屬於人民」

阿爾巴尼亞電影,一代人的記憶:「消滅法西斯」「自由屬於人民」

「消滅法西斯!」「自由屬於人民!」

提起這兩句話,如今的年輕人或許很陌生,但對經歷過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的中國人來說,卻再熟悉不過了——這是阿爾巴尼亞電影中必有的對白。

《寧死不屈》、《地下游擊隊》、《第八個是銅像》、《伏擊戰》、《海岸風雷》、《山鷹之歌》、《腳印》、《平凡的崗位》、《勇敢的人們》……這些類型各異的阿爾巴尼亞經典電影,講述著充滿異域風情的故事。在那個物資缺乏、文化生活單調的年代,這些與眾不同的電影就像一扇小窗,讓如饑似渴的中國觀眾宛若呼吸到了另一個世界的新鮮空氣,影響了一代人。

阿爾巴尼亞電影,一代人的記憶:「消滅法西斯」「自由屬於人民」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阿爾巴尼亞電影主要是戰爭片,表現二戰時抗擊法西斯的,但是都是小製作,黑白片,像《山鷹之歌》(上譯1962)、《他們也在戰鬥》(上譯1962)、《伏擊戰》(上譯1970年)、《初春》(長影譯1976年)、《最後的冬天》(長影譯1978年)等。反映農業合作化進程的農村片有《塔娜》(上譯1959年),由李梓、邱岳峰、楊文元、畢克、趙慎之配音,以階級鬥爭為背景的反特片有《特殊任務》(上譯1963年)、《我們的土地》(1964年上譯)《最初的年代》(上譯1965年)、《烈火行動計劃》(1973年)。值得一提的是新聞電影製片廠1974年譯制的《山姑娘》,這是一部彩色芭蕾舞劇片,寫山姑娘在山村傳播文化,破除舊風俗,與階級敵人的鬥爭。1976年長影翻譯的《初春》是部驚險片,寫游擊隊派特工潛入義大利軍火庫,引爆時被發現,結果與軍火庫同歸於盡。這部電影在1975年4月舉行的阿爾巴尼亞第一屆電影節評為最佳影片。

阿爾巴尼亞電影,一代人的記憶:「消滅法西斯」「自由屬於人民」

阿爾巴尼亞電影同西歐電影相比,十分落後,但民族特色濃郁,片中那戴著黑色小帽,穿白襯衫,黑背心,手持長槍的游擊隊員形象令人難忘,音樂、攝影、美工都很一般,因為當時沒有比較的其他國家電影,而且由於政治原因,片中表現階級鬥爭的臉譜化模式也不可避免。

阿爾巴尼亞電影,一代人的記憶:「消滅法西斯」「自由屬於人民」

時過境遷,隨著美國大片的湧入,阿爾巴尼亞電影逐漸淡出了我們的視野。記者發現,國內已經沒有專門研究阿爾巴尼亞電影的專家,了解該國電影發展歷程的人也是鳳毛麟角。經多方打探,記者找到了當年上海電影譯制廠的導演蘇秀,並輾轉聯繫到一位阿爾巴尼亞女演員,終於勾勒出了這段「陌生」的電影史。如今,這個國家的電影早已不如當年豐富,但他們的電影人卻依然在美國大片的夾縫中爭取自己的一片天空。

阿爾巴尼亞電影,一代人的記憶:「消滅法西斯」「自由屬於人民」

在好萊塢統治全球影市的今天,我們熟悉的阿爾巴尼亞電影早已成為博物館塵封已久的藏品,但拂去這些老電影的灰塵,記憶竟然如此清晰。

自由屬於人民,也屬於電影

當《泰坦尼克號》、《獅子王》等經典美國大片轉製成3D版在全球掀起濃濃的懷舊氣息時,一部分中國人也開始懷念起阿爾巴尼亞電影來。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阿爾巴尼亞電影伴隨著一代中國人度過了許多漫長而單調的夜晚。與當年的輝煌不同,如今的阿爾巴尼亞電影不僅離中國人遠去,在電影的世界裡,似乎也已被好萊塢的浪潮淹沒。曾出演電影《蜜月》的阿爾巴尼亞女演員葉蓮娜·特庫嘉接受本報採訪時指出,如今該國一年的電影產量也很難超過10部了。

阿爾巴尼亞電影,一代人的記憶:「消滅法西斯」「自由屬於人民」

中國引進過的阿爾巴尼亞電影(部分)

戰爭題材(以反法西斯為主):

《山鷹之歌》(1962年譯制)

《他們也在戰鬥》(1962年譯制)

《寧死不屈》(1969年譯制)

《地下游擊隊》(1969年譯制)

《伏擊戰》(1970年譯制)

階級鬥爭和反特題材:

《特殊任務》(1963年譯制)

《我們的土地》(1964年譯制)

《最初的年代》(1965年譯制)

《廣闊的地平線》(1968年譯制)

《腳印》(1971譯制)

阿爾巴尼亞電影,一代人的記憶:「消滅法西斯」「自由屬於人民」

社會主義建設和人民生活題材:

《塔娜》(1959年譯制)阿爾巴尼亞首次獨立攝製的黑白電影

《創傷》(1969年譯制)

《在平凡的崗位上》(1974年譯制)

《山姑娘》(1974年譯制,芭蕾舞劇電影)

《石油讚歌》(1976年譯制)

《小貝尼》(1976年譯制,兒童片)

註:據不完全統計,我國引進了近30部阿爾巴尼亞電影。

阿爾巴尼亞電影,一代人的記憶:「消滅法西斯」「自由屬於人民」

電影火爆 緣於兩國國家關係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阿爾巴尼亞電影在中國的火爆得益於兩國當時的國家關係。據《中國電影市場發展史》的統計數據顯示,1949年到1965年間,我國的譯製片達到775部,平均每年多達45部。

「文革」開始後,譯製片受到了限制。而上世紀六十年代,中蘇關係惡化,曾經在中國被大力推廣的蘇聯電影也因此禁止引進。

在這樣的背景下,阿爾巴尼亞、羅馬尼亞、朝鮮等社會主義國家成為中國為數不多的朋友。因此,這些國家的電影得到了中國政府極大的重視,被大力弘揚。而「文革」期間,阿爾巴尼亞電影幾乎成為唯一可以看到的外國電影。

阿爾巴尼亞電影,一代人的記憶:「消滅法西斯」「自由屬於人民」

「看不懂,但還是看過無數遍」

對於那個時代的電影,民間流行著一種說法:「越南電影,飛機大炮;朝鮮電影,又哭又笑;羅馬尼亞電影,摟摟抱抱;阿爾巴尼亞電影,莫名其妙。」

上世紀六十年代,中國電影並不多,除了《地道戰》、《地雷戰》、《南征北戰》這樣的「老三戰」影片外,其餘的電影多為政治宣傳或者科教類的電影。

據中國電影研究中心副主任饒曙光介紹說,人們對於這些「新聞簡報」式的電影非常熟悉,已經看過無數遍了,很渴望能看到不一樣的影片。此時,充滿異域風情的阿爾巴尼亞電影的進入,無疑讓中國觀眾眼前一亮。

「由於文化背景不同,而且阿爾巴尼亞電影的敘事採用多點、多線條的方式,很多中國人並不能夠完全看懂,所以常常會有莫名其妙之感。」饒曙光介紹道,「那會我還是個孩子,顯然看不懂,但還是看過無數遍。」

阿爾巴尼亞電影,一代人的記憶:「消滅法西斯」「自由屬於人民」

人物設置單一 「臉譜化」嚴重

提起阿爾巴尼亞電影,觀眾都會情不自禁地想起一個口號:消滅法西斯,自由屬於人民!

曾為《勇敢的人們》、《戰鬥的早晨》等影片配過音的上海電影譯制廠導演、配音員蘇秀告訴記者,那時候的阿爾巴尼亞電影就是這樣具有很強的「口號」性。

有資料顯示,據不完全統計,自上海電影譯制廠1959年譯制了阿爾巴尼亞首次獨立攝製的第一部黑白電影《塔娜》起,至1999年新阿爾巴尼亞電影廠出品的彩色片《針鋒相對》,我國大概進口了近30部阿爾巴尼亞電影。

「那些『文革』期間還是孩子的中國人,對於阿爾巴尼亞電影具有很深的感情。相比之前看過蘇聯電影,在當時已經參加工作的我們來看,阿爾巴尼亞電影顯得很幼稚。」蘇秀表示。

蘇秀認為,阿爾巴尼亞電影的人物設置比較單一,「臉譜化」現象嚴重,但它是那個年代唯一能夠看到的電影,因此具有一定的懷舊價值。

阿爾巴尼亞電影,一代人的記憶:「消滅法西斯」「自由屬於人民」

電影年產不足10部 職業電影工作者很少

當然,阿爾巴尼亞電影事業的發展從未止步,只不過相較於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的以階級鬥爭和英雄事迹為主,轉變成如今的以現實主義題材為主,並且產量上也比以前減少了很多。

不久前,《法制晚報》記者採訪了阿爾巴尼亞電影演員葉蓮娜·特庫嘉,她詳細介紹了當今阿爾巴尼亞電影的現狀以及發展情況。

法制晚報(以下簡稱FW):相比過去,現在阿爾巴尼亞的電影市場發展得如何?

葉蓮娜:現在,阿爾巴尼亞電影院數量增加了不少,不過本國電影的地位不如以前了。與世界很多國家一樣,阿爾巴尼亞國內電影市場也被美國電影所主導。去年的幾部好萊塢大片,如《變形金剛3》、《加勒比海盜4》等,都在阿爾巴尼亞取得了很高的票房。

FW:如今,阿爾巴尼亞電影的年產量有多少?

葉蓮娜:「純種」阿爾巴尼亞製造的電影已減少了很多。不過,即使算上合拍電影,阿爾巴尼亞一年的電影數量也很難超過10部。(上世紀)六十年代、七十年代電影產業大力發展的盛況已很難見到了。

時過境遷,《寧死不屈》等影片被製成DVD光碟默默蹲在新華書店的一角,成為我國一代中老年觀眾對往昔的追憶。

(源自《法制晚報》《影海鉤沉》涉及侵權請告知)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