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此人是趙雲得力副將,為何最後竟被小兵所殺?

此人是趙雲得力副將,為何最後竟被小兵所殺?

在三國時代的後期,蜀國的人才顯得有些凋零,尤其像前期五虎大將的猛將更是寥寥無幾。不過蜀國雖然人才凋零,可是也有些前期的二流大將在支撐著後期的蜀國,跟隨著諸葛亮和姜維多次北伐。有一個人可以勉強算得上是蜀國的二流大將,他以前是趙雲的得力副將,並且還多次跟隨蜀國的諸葛亮、姜維北伐,立了不少戰功,最後竟被小兵所殺,實在可惜。

公元214年,一直被人追著到處打的劉備老闆終於從劉璋的手中奪取了益州地區,並且自領益州牧。平定了益州地區後,劉備不但奪得了天府之地,而且還收穫了劉巴、嚴顏、李嚴等人才。當時劉備還收穫了張翼這位人才,並認命其為書佐。在眾人眼中,張翼只是個不起眼的小人物,誰也沒想到他竟然在蜀國後期成了諸葛亮、姜維手下不可多得的大將。

公元218年,劉備與曹操展開了漢中爭奪戰,張翼也參加了這場規模不小的戰役。漢水之戰成就了趙雲,而跟隨趙雲的張翼也跟著主將一起露了把臉。漢水之戰,曹兵勢大,劉備軍勢弱,在前線作戰的趙雲兵力也不會超過1萬,然而卻表現出色,一舉打敗了曹兵。

當時趙雲採用了偃旗息鼓的戰略方針,然後以疑兵的方法打敗了數量佔優的曹兵。漢水一戰中,張翼主要負責準備弓箭來嚴陣以待,也算很好地完成了趙雲的戰略部署。

從公元234年到公元259年期間,張翼跟隨諸葛亮一起平定了南蠻,而且還跟隨姜維參與了多次北伐。公元255年,姜維準備再次對魏國進行北伐,然而張翼卻提出了反對意見。張翼覺得蜀國畢竟國力有限,連年征戰加重了國家的負擔,百姓苦不堪言,如果再妄動干戈也許會對加速國家滅亡。

然而一心為了繼承諸葛亮遺志的姜維並未採納張翼的建議,而是選擇了繼續北伐。可是姜維的伐魏之戰卻輸多勝少。

公元263年,司馬昭兵以鄧艾、鍾會為大將,派數十萬大軍攻打蜀國。姜維在前線抵擋魏軍,張翼、董厥負責鎮守陽安關隘口,並且準備隨時支援前線將士。諸葛亮死後,蜀國政治陷入混亂,加上國力衰弱,於是魏國滅掉了蜀國。

可是當時張翼與姜維兵合一處,並且在劍閣抵擋鍾會大軍。劍閣易守難攻,鍾會被姜維、張翼成功牽制,然而鄧艾卻偷偷溜到蜀國的後方,奇襲了成都。劉禪投降,姜維、張翼也被迫向鍾會投降。無論在演義中,還是在《三國志》中,張翼都可以算是蜀國二流的武將,並且在三國後期幫助姜維撐著蜀國多年。

公元264年1月,姜維與張翼跟隨鍾會回到了成都。為了恢復蜀國的江山,姜維利用鍾會,準備與其一起密謀造反。可是蜀國滅亡後,魏國將士認為功成名就不願再以身犯險了。就這樣,魏兵與姜維、鍾會的手下發生了激戰,最終姜維、鍾會、鄧艾均死於亂軍之中,同時成都陷入一片混亂。當時張翼跟隨姜維一起力敵魏軍,可是蜀兵勢弱,最後張翼被一個無名小卒給殺死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慕楓歌歌 的精彩文章:

TAG:慕楓歌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