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達沃斯的「中國綠色方案」:打造「全球健康生態圈」
7月1日-3日,世界經濟論壇第13屆新領軍者年會(夏季達沃斯論壇)在大連舉行。作為全球領域的經濟峰會,夏季達沃斯一直是全球經濟發展的風向標。尤其是在當下的經濟全球化環境中,夏季達沃斯也成為全球企業尋找國際合作方向、共度貿易摩擦難關的一個重要平台。
本屆年會活動主題為「領導力4.0:全球化新時代的成功之道」,全球10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2000餘名政商界領袖、學界專家和媒體代表參加。其中,眾多優秀中國企業的成功之道,尤其是綠色可持續發展之道,是中外嘉賓最為關注的內容之一。作為中國健康食品行業的乳業龍頭,伊利成為閃耀這場盛會上的一張「白色名片」。
全球化4.0,伊利共建「全球健康生態圈」
作為乳製品行業的領軍企業,伊利一直是穩居全球乳業第一陣營、蟬聯亞洲乳業第一的中國企業, 在「推進綠色『一帶一路』倡議」平行論壇上,伊利集團執行總裁張劍秋表示:「可持續發展是健康的綠色語言。在全球化4.0時代,伊利將攜手各方力量共建『全球健康生態圈』。在『一帶一路』發展契機下,只有共商健康議題、共建健康生態、共享健康成果,才能推動健康的綠色可持續發展,讓世界共享健康。」這一點也得到了世界經濟論壇創始人兼執行主席克勞斯·施瓦布教授的認同,他認為,一直以來,伊利從事的都是為人類提供合理膳食、更好營養的偉大事業,是健康食品行業的佼佼者,也是在綠色可持續發展方面成績突出的模範企業,他非常讚賞伊利為人類健康所做出的重要貢獻和一切努力。可以說,伊利的長期努力已經得到了全球經濟界的認同,也成為經濟綠色可持續發展領域的示範和標杆。
用全球發展的眼光去引領行業進步,顯然是一個企業戰略格局的體現,但真正付諸於實踐,則還需要氣魄和能力。多年以來,伊利不斷在全球進行資源性的拓展,也不斷取得成績和進步,目前已經是一家覆蓋亞洲、歐洲、美洲、大洋洲等地的國際化企業。比如伊利在大洋洲已經布局了自己的生產基地,搶佔全球第一優質奶源。在研究方面,則聯動歐洲瓦赫寧根大學等全球頂尖學府及科研機構打造「全球智慧鏈」,而在市場方面,JOYDAY、安慕希等很多產品已經陸續進入印尼、泰國、新加坡等東南亞市場,受到了全球消費者的認可。可以說,伊利正站在踐行全球化道路的重要關口,通過打造「全球健康生態圈」,致力把自身積累的產品優勢和品牌優勢面向全球輸出,成為世界乳製品行業的佼佼者。
「創新」打造綠色可持續發展
早在2007年的首屆夏季達沃斯論壇上,伊利集團董事長潘剛就提出了「綠色領導力」的理念,並在2009年升級為 「綠色產業鏈戰略」。十年過去了,伊利始終堅持踐行綠色產業鏈戰略,通過開放式創新,實現自身水平和能力的不斷進步,也引領著行業的發展。據張劍秋介紹,「伊利是行業內第一個加入聯合國全球契約的中國食品企業,在綠色環保方面做出了許多突出貢獻。比如在國內開展東北濕地保護。在大洋洲,與紐西蘭共同開展野生三文魚和野生大馬哈魚的保護項目。在企業碳排放和產品包裝使用環保材料方面,也做到了行業領先。比如伊利金典有機奶2018年共使用FSC包材32.28億包,這相當於10萬畝可持續森林的經營。在2018年,伊利在環保方面的總投入達到2.8億元,比2017年增加1億多元,而2018年的一般廢棄物排放量僅為2017年的33%,為2016年的29%。」
在經濟全球化的背景下,積極汲取外部力量的「開放式創新」是伊利的綠色產業鏈戰略得以有效實施的關鍵。在博鰲亞洲論壇全球健康論壇上,張劍秋就針對伊利的開放式創新進行過解讀,他說:「面對多元化、個性化、品質化的消費升級趨勢,伊利始終秉持『不創新無未來』的理念,通過『搭平台、創模式、聚人才』不斷推動開放式創新,以全球『集智』成就『極致』品質,助力整個行業的高質量發展。」可以從中看出,「搭平台、創模式、聚人才」是伊利開放式創新的精神內核。
在「搭平台」方面,伊利在歐洲建立創新中心,在大洋洲與紐西蘭林肯大學等合作;在「創模式」方面,伊利創建了開放式的參與模式。伊利把消費者變成創新的合作者,通過消費者的參與,讓伊利能夠更精準的洞察需求,隨後指導技術研發,進行成果轉化,以此更好地滿足消費者需求。而「聚人才」則更體現了伊利的開放精神,不僅注重本土人才的挖掘,更注重全球人才的吸引和團隊建設,逐漸具備了全球頂尖的一流視野。這三個方面的創新努力讓伊利成為引領國內乳業向前發展的行業擔當。
走向全球,科技創造美好生活
在2018年,伊利「金典」紐西蘭進口牛奶、「柏菲蘭」牛奶在國內相繼上市;「Joy Day」冰淇淋也成功打入了印尼市場;泰國本土最大冰淇淋企業THE CHOMTHANA COMPANY LIMITED也被伊利收購。在全球市場的不斷成功,成為伊利成功之路的正確註解。而這些成功的背後,是伊利努力實現產業數字化升級的科技創新力量。比如智能牧場的打造,讓手機養牛成為現實。在將大數據引入生產環節後,不僅效率有了大幅提升,在環保和質量保障等方面,都取得了傲人的成績。可以說,如今的伊利不僅僅是實現了產品的升級和技術的創新,在促進全球化合作方面也做出了巨大的努力,而這也和本屆大會的主題不謀而合。
可以說,通過打造「全球健康生態圈」,伊利已經開創出一條「乳業絲路」,藉助「一帶一路」東風和全球化浪潮,不斷加快國際化步伐。從「全球織網」到打造「全球智慧鏈」,再到「讓世界共享健康」,在不斷開放式創新的進程中,讓全球的同行和消費者都能夠共享伊利的技術實力和產品品質,共享伊利踐行全球綠色可持續發展的「伊利經驗」。正如伊利董事長潘剛所說:「在可持續發展的道路上,遠見成就未來、合作方能聚力、互惠即為共贏。」 中國企業能夠引領全球發展,可以說是一個巨大的飛躍,也可以說是一個時代賦予的責任。在全球化經濟環境面臨很多不確定因素的挑戰下,中國企業,尤其是伊利這樣的企業,能夠勇於擔當、縱情向前,是機遇也是挑戰。相信大浪淘沙之下,中國企業也必將打破阻撓,引領世界實現全球化、健康化的綠色可持續發展。
10年前的達沃斯,伊利可以說是一個參與者。而如今的達沃斯,伊利已然成為一個引領者,成為全球化道路上的指路標。而在全球化的發展契機下,伊利也將攜手社會各界共商健康議題、共建健康生態、共享健康成果,真正推動健康事業的綠色可持續發展,實現"讓世界共享健康"的夢想。


※「一塊屏」改變命運,科技為教育公平帶來更多
※看了柔宇的生產線後,我認為評論者應該給實踐者時間
TAG:萬能的大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