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情感 > 如何培養良好的禮儀

如何培養良好的禮儀

如何培養良好的禮儀

良好的禮儀是做出社會容許及尊敬的得體行為,表現對他人的尊重、關懷和體貼。出色的禮儀能讓你現在及將來的人際關係更好。想要有良好的禮儀,就必須掌握用餐禮儀、電話禮儀,並學習禮貌待人及幫別人扶門等基本禮儀。良好的禮儀錶達你對交流對象的尊重,也讓你贏得他們的敬意。

基本禮儀

保持基本禮貌。在必要時說「請」和「謝謝」(即使是對快餐店裡的店員,也要這麼說)。人們會注意到你對他們有禮及尊敬,這點很重要。

此外,每當你不小心撞到他人,或是必須離開某個社交場合時,需說「抱歉」。

幫別人扶門。並非只有男士才可為他人扶著門。如果有人緊隨著你走進門,你可停下一會兒,幫他或她扶門。如果對方是個陌生人,你可說:「您先請,先生(或女士)。」如果你認識他或她,可用名字代替先生或女士。

要是你不確定對方是否會感激你幫他扶著門,可禮貌地詢問:「我幫你扶門,好嗎?」這將給那人接受或拒絕的機會。

說話要有禮貌。盡量保持低音量,但仍需確保他人能聽到你的話。不要使用俚語或贅詞(比如「囧」、「雷」、「嗯」、「啊」、「就像」等)。

盡量不要有懶音,比如把「這樣」說成「醬」。注意翹舌音和平舌音。

不要談論粗俗的話題,如身體機能(尤其特指排便、放屁等)、八卦、黃段子、髒話或任何你不想要被媽媽(或心儀的對象)聽到的話。

別人說話時,不要插嘴、無視她或他。試著成為善於聆聽的聽眾,輪到你時才發言。

在公共交通上讓座。如果你在擁擠的火車或巴士上,發現有人站得很辛苦(例如老年人、孕婦或帶著大包小包的人),你可把座位讓給他或她。你可以說:「先生,如果你能接受我的座位,我會很高興的。」這麼說可減少對方的尷尬。如果她或他拒絕,你可以親切地說:「如果你改變主意,可隨時讓我知道。」

恭喜他人。如果他人剛取得巨大成就(如畢業或升職)、新增家庭成員(如新婚或有了孩子)或是做了值得稱讚的事,請恭喜他們。

做個有風度的人。恭喜在比賽、運動賽事、選舉或其它競賽中打敗你的人。

做個有禮貌的駕駛者。駕駛禮儀看似過時了,但它其實是為了我們的安全著想。盡量遵循以下小提示:

在交叉路口停車,如有其他駕駛者看似不懂得如何應付路況,你可打手勢,讓她或他先走。

讓路給行人,盡量為騎自行車的人保留寬敞的空間。記住,比起他們帶給你的危險,你這2噸重(約2000公斤)的車輛帶給他們的危險更大。所以你必須負責確保每個人都安全。

不要緊跟前面的車輛或拒絕讓道。

即使你不認為附近有任何人,也必須打方向燈。你很難預料是否有你看不見的行人或騎自行車人士。

懂得如何問候他人。無論處於非正式或正式場合,向到場的人打招呼是基本禮儀(在大部分場合中,沒有打招呼會被視為無禮)。以下是你該做的事:

以非正式的問候方式向你認識的家人或好友打招呼。可以簡單地說: 「嗨,最近好嗎?」

除非另獲指示,否則請用正式的問候方式向長輩、生意夥伴、宗教團體的首領或其他正式場合遇到的熟人打招呼。稱呼對方的頭銜(如「黃夫人」或「林董事長」)或是使用「先生」、「女士」。避免使用「嗨」等俚語,嘗試說完整的句子。類似「你好,黃夫人。您今天好嗎?」的句子就已稱得上得體。

做出任何必要的問候手勢。如果是非正式問候,你可以選擇要怎樣與對方做肢體交流。按照你和對方的關係,你可以什麼也不做、擁抱、握手或做出其他問候方式。至於正式問候,握手或稍微往前低頭都是恰當的。如果你以正式方式打招呼,但另一方要給你個擁抱或飛吻,優雅有禮地接受它。

優雅地進行介紹。如果你和兩個互不認識的人在一起,而你卻認識他們兩人,就必須負責以良好的禮儀為他們做介紹。你可遵循以下步驟:

為社會地位較高的人介紹另一方。也就是說,把社會地位較低的人介紹給社會地位較高的人。比如說,「黃夫人,我想給你介紹我的好朋友小麗。」在這段介紹中,小麗的社會地位比較低。在某些場合中,這是相當簡單的事。但如果情況不那麼清晰,你則需遵守以下指南:將較年輕的人介紹給較年長的人,把男人介紹給女人,把非專業人員介紹給神職人員、公務員、軍人或地位較高的人。如果你還是感到混淆,那就跟隨自己的最佳判斷。

做介紹時,先提起地位較高的人的名字,然後說「我想給你介紹……」或「這是……」,然後提起地位較低的人的名字。

兩人互相打招呼後,你可提供雙方的一些信息。比如,你可以說「我從小學就認識小麗了」或是「黃夫人是我母親的好朋友」。無論你說什麼,確保他們能展開或維持一段簡短的對話,你必須負責讓對話進行下去。

當你被介紹給某人時,望著對方的眼睛,記住她或他的名字。介紹完畢後,你可問候對方,說「你好」或「很高興認識你」之類的話,然後主動握手。

適當地打扮自己。無論上學、上班或只是到雜貨店買東西,如果打扮不得體,人們將忽略你純樸的禮儀風範。每天洗澡,盡量保持頭髮、皮膚、指甲和衣服清潔。穿剛洗過且適合你所處場合的衣服(比如校服或是上班的商務便裝)。

寫感謝信。如果別人給你禮物或對你做了特別友善的舉動,你可在數天內送她或他一張感謝信(如果是生日派對等大型活動,則可在數周內這麼做)。註明你有多感謝那份禮物或舉動,並且有多高興擁有對方這個朋友。

注意,發感謝電郵在某些場合中也是恰當的做法,比如在職場上,或者對方住在很遠的地方,發送電郵更加方便。但是,如果可以,最好還是送出親手寫的感謝信。

手機禮儀

僅在適當的場合中使用手機。比如說,在浴室、會議進行時、服務生正在為你服務時、宗教場所或(有時候)在公共交通上使用手機是不禮貌的行為。如果使用手機讓你感到尷尬,或別人瞪著你,你也許應放下手機。

在公共場合講電話時,記住,你說的每一句話都不再屬於你一個人的消息。把聲音保持在「室內說話」的音量或更低。通常有良好禮儀的人不會在大庭廣眾下談論可能令人尷尬的私人問題。

不要一邊講電話,一邊與室內其他人說話。有什麼事比和一個邊與他人談天的人講電話更糟呢?他們也許並未聆聽你說的話,而且你無法辨別他們是在對你還是另一個人說話。如果他人想要與你說話,只需指著你的手機,他們會明白你的意思。

除非是服務客戶所需,否則避免邊用電腦邊講電話。在講電話時聽到敲打鍵盤的聲音,是非常無禮及令人不快的事。

當你與他人身處社交場合時,盡量避免使用手機。因為這暗示著你更願意待在別處,和另一個人在一起,而現在在你身邊的人則沒那麼重要。

除非是緊急狀況或重要的海外電話,否則不要在早上8點以前及晚上8點以後打電話。此外,避免在他人用餐、上班和上課時打電話給他們。除非事先安排,否則人們並不期望你在這些時間到訪。這也包括傳簡訊(雖然你明顯地不會在緊急情況下傳簡訊)。

確保你撥打的號碼正確。若你打擾到他人,而且是因為自己撥錯電話號碼,那麼『請』有禮地說:「對不起,我撥錯號碼了。」不要就這樣掛電話。那人可能生病、坐著輪椅、年紀大了或有其它狀況,所以你應表現尊敬,並為造成他們的不便而道歉。同樣地,如果他人誤撥你的電話,禮貌地告訴他們打錯號碼了。

檢查你的聲音!即使只是透過電話,聲音反映的不止是語調,也反映你的性格和品質。記住:聽眾無法看到你,所以你在電話里的聲音就是你的臉部表情、動作姿勢、個性和品質。經常檢查你說話的聲音,以愉悅的口氣清晰地說話。透過聲音微笑!你的聲音將給被別人留下正面或負面的印象。

保持基本談話禮儀。當別人接聽電話時,先不要突兀地告訴他們你要什麼。這會使他們混淆,並納悶你究竟是誰。而且如果你需要他們的幫助,這也會讓你看起來非常無禮,並在你還未開始說明來電目的前,就已留下不好的印象!不要問他們:「你是誰?」是你打電話給他們,所以你需要自我介紹,有禮地闡明你是誰及想要做什麼。例如,你可以說:「您好,我是張小明,我想找葉太太。請問她在家嗎?」如果對方並不在家,你可告訴電話另一端的人你稍後會再打電話,或要求他們給你回電話。如果你想查詢某事,可說:「您好,我是張小明。我在本地報章上看見聘請店員的廣告。請問這個職位還空著嗎?」結束通話時,可說:「謝謝您的幫助,再見。」記得要真誠。現在,確保你也給他們說「再見」的時間。

給人們接聽電話的機會。他們可能在屋外的花園、忙著編織、烘培、洗車或在屋子另一頭。不要只讓電話響三聲就把它掛斷!停下手頭上的事情去接電話,卻發現撥電者掛斷了電話,會令人非常惱火。

不要和某人煲一整個小時或數小時的電話粥。不要浪費他人的時間,或打擾家人。這會妨礙你們進行友善的交談!他們可能不會想要再與你談天。

知道如何接聽電話。只需以愉快的語氣有禮貌地說:「你好。」避免說「午安,這裡是楊家」或「我是小明」。現今的社會非常危險。如果你獨自一人在家,並且不知道打電話的是誰,不要告訴他們沒人在家,或是你的丈夫正在工作。假裝屋子還有其他人。利用你的智慧和常識。確保自己安全!

如果那通電話是給其他人的,你可以說:「請稍等,我馬上請他們來聽電話。」輕輕地放下話筒。如果他們要說話的對象不在,你可說:「抱歉,但小麗現在不在。您有什麼信息要傳達給她嗎?我讓她儘快給您回複電話?」

禮貌地暫停與某人的通話。若你必須同時進行兩個對話,你應禮貌地向其中一方告辭一會兒,較後再繼續交談。你可說:「對不起,你可以等待一分鐘嗎?我的上司有話要對我說。」等待對方的回復。如果私人對話將持續超過一分鐘,最好還是說:「我稍後再回電給您,好嗎?我的母親需要和我說一些話,可能需要花上幾分鐘的時間。」

如果你需要上洗手間,找一些理由暫停對話,無需解釋得太清楚。你只需說:「您可以等待幾分鐘嗎?我會馬上回來。」

用餐禮儀

不要張著嘴巴咀嚼食物。這是簡單明了的規矩,在你享受美食時,卻容易把它忘了。

需要離開餐桌時,請說「抱歉」。如果你是兒童或青少年,需告訴長輩你需要離席的原因,並得到他們的准許。

請求別人給你傳遞某道菜或調料。如果想要獲取某樣東西,不要把手伸過某道菜或別人的盤子。相反地,禮貌地請求坐在旁邊的人「為你傳遞醬油」。

用餐時,不要把手肘放在桌上。傳統的禮儀教導人們不可在用餐時把手肘放在桌上。如果還沒開餐或已結束用餐,這個行為倒是可以被接受。

了解如何應對非正式和正式的用餐場合。用餐禮儀最讓人不知所措的就是不知道要使用哪一個餐具或碟子。以下為西餐禮儀的快速入門指南:

如果你忘了細節,請記住「餐具使用由外至內」。這基本上表示如果餐盤左右都有餐具,你需從最右邊和最左邊的開始用起,然後慢慢靠近餐盤。

要是忘記了,那就觀察其他人的舉動。

至於非正式的餐具擺設,你的正中間應是一個餐盤。

緊靠餐盤左邊的將是兩把叉子,最靠近餐盤的是用於主菜的餐叉,離餐盤最遠的是用於色拉或開胃菜的叉子。

餐刀將直接位於餐盤右邊,刀刃對著餐盤,旁邊是兩個匙。最右邊的是湯匙;甜品匙(或茶匙)則位於湯匙和刀之間。

玻璃杯應直接位於餐刀上方。接下來的杯子也將擺放在右側。

叉子左邊可能會有一個小色拉盤。

餐盤左上角可能會有一個小麵包盤,以及小黃油刀。使用黃油刀取一小塊黃油,把它放在盤子,然後用刀把黃油抹在麵包上。

甜品匙或叉子可能橫放在餐盤上方。

如果你喝茶或咖啡,杯子和托碟應位於餐刀和匙的正上方及往右擺放。

了解如何應付正式的餐具擺放。正式的餐具擺放大致上與非正式餐具擺放相同,只有幾個關鍵的例外事項:

如果主菜有魚,餐叉和餐盤之間可能會有一個小魚叉。

如果主菜有魚,魚刀可能擺放在餐刀和湯匙之間。

如果主菜有牡蠣,餐盤右側餐具的最右邊可能會有一個小牡蠣叉。

在正式餐具擺放中,玻璃杯按照類型排列。餐刀正上方的是你的水杯,右側是紅酒或白酒杯,然後最右邊的是盛葡萄酒的高腳酒杯。

餐具握法。餐具握法分為歐式和美式。兩種均十分恰當。總言之,兩種方式為:

美式:切食物時,把叉子轉移到非慣用手上,然後以慣用手握刀。切了食物後,把刀刃放在餐盤邊,並把叉子轉到慣用手,然後把食物放入嘴裡。

歐式:用左手握叉,右手握刀及切食物。切完食物後,你可以把刀刃放在餐盤邊,也可繼續握著餐刀。

了解用餐時或用餐後如何擺置餐具。餐具的擺置方式能夠向服務生傳達兩種訊息:你已結束用餐或仍打算繼續吃。想要學習如何擺置餐具,首先把餐盤想像成一個鐘面。

如果你已結束用餐,將刀刃側與叉尖併攏放在略高於餐盤中心的位置,握柄指著3到4點鐘之間的方向。

如果你打算繼續吃,將刀頭與叉尖相對,呈八字形搭靠在餐盤上(一個指著8點鐘,另一個指著4點鐘)。

小提示

良好的禮儀永不過時。它們只會幫助你。

不要張著嘴巴咀嚼食物,此舉會破壞他人的食慾。

詢問他人敏感的話題時,確保語氣就像是詢問天氣一樣自然。這麼做將顯示你認真地對待他們,使他們更自在地回答你的問題。

為某些不雅的身體機能抱歉。打嗝或咳嗽(或身體發出任何無可避免的聲音時)時,請說「抱歉」。嘲笑某人打嗝是糟糕的態度,並使他人顯得粗魯。也許對朋友而言很有趣,但你身邊的人會把你當作品格不佳的人。記住,不要因為你說了「抱歉」,就代表你隨時都可打嗝。避免在任何人面前這麼做。

時時控制你的脾氣。當你對某人感到非常憤怒時,如果有話要說,請保持冷靜,降低音量。

如果你因為幫女孩開門,或幫助較年長的人做他們無法獨立完成的事,而引起朋友開你玩笑,不要為此怯步或感到尷尬。反之,你可禮貌地詢問他們為何不幫助別人。

他人在說話時,請不要說話。

如果你仍在上學,就必須好好學習和讀書。專心聽課。做功課。以自己樂於被對待的方式對待老師。他們並非為了被你傷害而接受訓練成為你的老師。把老師當成你的盟友,而非敵人。他們之所以存在是為了教育你,幫助你為自己創造更美好的將來。

良好的禮儀並非表示你不可以開玩笑、插科打諢或有幽默感。不要把良好禮儀和道貌岸然及過於保守混為一談。那樣的行為只是無趣。

開始向父母展示你的禮儀。要是孩子能用尊敬的態度與他們說話,他們會感到非常高興,因為尊敬的態度顯示你有良好的禮儀。

以積極的態度展開新一天的日程安排。以你樂於被對待的方式對待你遇見的每個人。微笑能感染他人。到達公司時,向同事打招呼。離開公司時,向他們道別。

用餐時,避免在他人面前擤鼻涕。

善待他人。

不要讓你的孩子在他人的屋子亂跑,他們可能會打破或偷偷拿走某些東西。

想要做個有禮貌及有內涵的人,最簡單的方法之一就是保持沉默,只在你有重要的話要說時才開口。這將使你說的話更具分量。

有些人認為「有禮貌」即是「虛偽」或不真實。相反的,禮貌是正常及健康的社會傳統,能使交流更輕鬆、愉快。並非每次交流都有機會改善其它的交流。從最根本上來說,良好的禮儀是實踐「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最佳方法。

當他人嘲笑某人時,切勿跟著這麼做!要有禮貌!你的嘲笑會傷害他們的感情。

等待電梯一陣子後,當門終於打開時,讓裡面的人先出來。在裡面的人出來之前就擠入電梯是糟糕的行為,並將使整個過程變得緩慢。

當你通過電話與某人交談時,確保給對方說話的時間,一如你希望他們對你分享的信息表現出真誠的興趣,你也必須在他們說話時這麼做。

記住不要「太過有禮貌」。你應該善良,但不要過於拘謹地遵循所有「禮貌」的規矩。一如世界上的所有事情,兩個極端之間總有個恰到好處的中庸之道。

禮貌通常是由常識所規定。若某個舉動讓你感到被冒犯,那麼它也很可能會冒犯他人。經常檢討自己說話、交談及對待他人的方式是尊敬有禮,抑或粗魯無禮。你是否想要他人以同樣的方式和你說話或對待你?

優雅地接受他人給你的物品,保持眼神接觸,雙手接過東西,然後說謝謝。

如果領獎,請和頒獎人握手。

盡量不要在他人想要安靜的公共場合中大笑。

沒禮貌會被人看作性格糟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搖呀搖 的精彩文章:

如何與你的女友和平分手
如何停止愛一個人

TAG:搖呀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