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比eSIM更先進的iSIM技術,或將徹底變革運營商

比eSIM更先進的iSIM技術,或將徹底變革運營商

1991年,當最初版的數字行動電話標準(GSM標準,也就是俗稱的2G)才剛剛制定出來,全世界的「大哥大」們還普遍用著又厚又重的第1代模擬行動電話的時候。為了能夠方便管理已經開始日益增長的手機用戶,一個全新的手機「配件」就這樣被發明了出來,這就是SIM卡。

比eSIM更先進的iSIM技術,或將徹底變革運營商

最大的這個,其實就是最初SIM卡的大小

簡單地來說,SIM卡就像是手機的「身份證」:只要有了SIM卡,手機本身就無需和號碼綁定——使用者可以任意換機,只要把舊的SIM卡插進新機里,號碼就不會改變,電話和網路等通信功能也可以正常使用(手機和基站之間可以正常鑒權)。特別是在如今智能手機硬體進步越來越快,消費者一兩年就需要換機的大背景下,很多人可能都正享受著SIM卡「換機不換號」的便利而不自知。

比eSIM更先進的iSIM技術,或將徹底變革運營商

當然,正如所有的事物都有正反兩面,SIM卡本意是為了便於管理號碼、降低消費者換機成本,但二十多年前的發明者們顯然沒有想到,當手機步入全民智能時代之後,SIM卡本身反倒成為了制約設備進一步發展的桎梏。

為什麼?原因很簡單,因為SIM卡(體積)太大了!

眾所周知,儘管近些年來的智能手機在屏幕尺寸上相比過往已經膨脹了很多很多。但既然是作為手機,那就意味著不管再如何「大屏」、如何「全面」,終究還是有一個便攜性制約的體積極限。一般認為,智能手機的屏幕應當以7吋作為界限——超過的話,就已經不能算作便攜了。

比eSIM更先進的iSIM技術,或將徹底變革運營商

但是,與此同時,在智能手機的內部,性能更高的主控、規模更大的散熱器、容量更大的電池、再加上HiFi模塊、大尺寸揚聲器、變焦鏡頭、NFC功能、紅外發射……這些功能模塊隨著一年年的技術進步不斷湧現。對於普通消費者而言或許只看到了它們帶來的體驗提升,但對於手機廠商來說,如何在有限的機身內「塞」進更多、更強的功能,卻一直都是個老大難問題。

eSIM是個創新,但它卻並不太受待見

2011年,蘋果提出「nano SIM」標準,這當然不是SIM卡第一次「瘦身」,但nano SIM的特別之處在於,它是歷史上第一次由手機廠商先於標準制定組織自行改革SIM卡外觀。從中不難看出,當時的SIM卡設計已然落後於智能手機內部結構設計,成為了手機發展的阻礙。

比eSIM更先進的iSIM技術,或將徹底變革運營商

當然,經常看我們三易生活文章的朋友都知道,面對這種情況,SIM卡協會也算是「一不做二不休」,乾脆捨棄了傳統可替換SIM卡的外形,推出了僅有一小顆晶元大小的eSIM(嵌入式SIM卡),在大大縮減SIM卡體積的同時,也相當於將SIM卡槽徹底地淘汰進了歷史的垃圾堆。

除了體積減小之外,eSIM還有很多好處,比如說它由於是直接焊接在手機主板上,因此再也不會出現傳統SIM卡因為反覆插拔、觸點氧化而導致的接觸不良問題;與此同時,因為eSIM徹底不需要卡槽和卡托,這也意味著它不僅可以大大節省手機內部空間,還能一定程度上簡化防水設計。當然,最重要的是,eSIM可以通過軟體由用戶自行換號、換運營商,再也不用去線下營業廳看客服的臉色~

比eSIM更先進的iSIM技術,或將徹底變革運營商

當然,正因為eSIM本身對於運營商的客戶黏性、對於運營商底層職工的就業情況實際造成了威脅,這使得它在全世界範圍內都「得罪」了不少人。不管是在國內還是在國外,運營商們都在以「安全性」或者「技術原因」拖延eSIM的普及腳步。

iSIM誕生:運營商的好日子終於到頭了?

然而,技術的進步是不會停止的。如果說,eSIM還僅僅是將SIM卡做成了一顆單獨的小晶元,還是需要手機廠商們去主動購買、安裝到手機內才有意義的話。那麼,全新的「iSIM」技術就直接徹底終結了SIM卡作為手機內獨立零部件的歷史,並且將eSIM潛在的自帶「攜號轉網」、終結線下營業廳的破壞力進一步地以無可抗拒的方式放大了。

比eSIM更先進的iSIM技術,或將徹底變革運營商

高通在MWCS上海展上演示的iSIM技術

因為,所謂「iSIM」,其實就是直接利用了現有手機晶元內嵌的加密模塊,將SIM卡的加密、鑒權和存儲功能直接整合到了手機主控內部。如此一來,相比於此前的eSIM,iSIM就又多了許多獨特的優勢。

首先,iSIM本質上是用手機處理器的安全模塊直接「模擬」了一個SIM卡出來,徹底消滅了獨立的SIM晶元,更進一步為智能手機主板騰出了空間。其次,也正因為這點,採用iSIM不會給智能手機帶來額外的成本,理論上只需要軟體上更新一下,現有的許多手機就能直接獲得「iSIM」的能力,獲得軟體上「攜號轉網」的潛力。不僅如此,由於iSIM方案比eSIM提出得更晚,它天生就在一些技術細節上更為先進。比如說,根據SIM卡相關技術廠商金雅拓的說法,最新的iSIM已經完全符合3GPP組織對於「5G SIM卡」的技術要求,在實際使用中能夠提供比現有實體SIM卡更高的安全性、隱匿性、甚至還具備專為5G時代設計的省電技術,能有效降低5G手機的通訊功耗。

比eSIM更先進的iSIM技術,或將徹底變革運營商

當然,最關鍵、也最「要命」的一點在於,iSIM並不需要新的處理器。事實上,目前旗艦手機普遍採用的驍龍855主控就已經具備了對iSIM的完全兼容能力。這意味著什麼呢?簡單來說,過去因為運營商表態不願意支持eSIM技術,於是手機企業出於成本考量,自然也就不會主動在手機里集成eSIM晶元。這樣一來,運營商反過來可以以「eSIM在手機上尚不普及」為由進一步拖延新技術的落實。但是,如果現有的手機處理器經過軟體更新之後,突然一下集體具備了更先進、完全符合5G技術要求的「iSIM」能力呢?這就相當於當前一大批旗艦手機突然無中生有地集體內置了「攜號轉網」功能、而且還是兼容5G網路的攜號轉網功能一樣。

比eSIM更先進的iSIM技術,或將徹底變革運營商

如此一來,對於運營商而言,其用戶粘性必然進一步下降,為了留住客戶「提速降費」也必然更為積極頻繁。不僅如此,正如我們三易生活曾經預言的那樣,一旦在手機上通過軟體開卡、改號、轉網、改套餐成為「主流操作」,那麼傳統的線下營業廳將會進一步失去其存在價值,運營商的基礎設施屬性、「流量管道化」將進一步加速。而這,對於消費者來說,卻是有百利而無一害的大好事。

【本文圖片來自網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三易生活 的精彩文章:

修復完成,摺疊屏UFS3.0旗艦三星Galaxy Fold最快下月開售
或7月正式發布 外媒曝光全新AMG A 45無偽諜照

TAG:三易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