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家有冠心病患者,你需要這張健康處方

家有冠心病患者,你需要這張健康處方

不良生活方式對於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的發病和冠脈事件的發生起著重要的作用,其中包括不合理的膳食習慣、吸煙或接觸二手煙、肥胖、缺乏體力活動、酗酒、精神壓力過大等。下面就冠心病患者膳食干預進行簡要介紹。

對於冠心病患者而言,不合理膳食主要包括:

一、高膽固醇飲食,由於膽固醇尤其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可參與冠狀動脈粥樣硬化病變的形成、進展和破裂等過程,過多的外源性膽固醇攝入可導致血液中膽固醇水平的升高,進而參與冠脈事件的發生。

二、高熱量飲食,超重和肥胖是冠心病的重要危險因素。由高糖、高脂飲食帶來的熱量攝入過多,當其超出人體熱量消耗時會導致超重、肥胖、血脂異常、糖調節受損等情況的發生,不利於冠心病的控制。

三、對於合併高血壓的冠心病患者高鈉飲食可導致血壓的升高,而高血壓是冠心病的重要危險因素之一。在冠心病合併心功能不全患者中,過多的鹽攝入可導致人體內血液容量增加,從而增加心臟負擔誘發心衰。

冠心病患者如何調整膳食結構?

一、適當減少膳食膽固醇攝入,動物內臟等食物富含膽固醇,應盡量減少食用。

二、減少膳食中飽和脂肪酸和高熱量食物的攝入,限制動物脂肪和飽和脂肪酸含量高的植物油如棕櫚油的攝入,控制甜食、含糖飲料的進食,將體重控制在正常範圍內(即體重指數小於24kg/m2)。

三、增加飲食中新鮮蔬菜、水果、低脂(或脫脂)乳製品、禽肉、魚、大豆等的攝入,在低脂、適當熱量和蛋白質攝入的同時,保證維生素、鉀、鈣、鎂等微量元素、纖維素的攝入。

四、限制膳食中鈉鹽攝入,減少家庭烹飪用鹽、含鹽調味品的使用,控制食用鈉鹽含量較高的加工食品如鹹菜、腌製品等,將氯化鈉攝入量控制在每天6克以下。

冠心病患者健康教育處方

冠心病是指由於冠狀動脈發生粥樣硬化病變,使管腔狹窄或閉塞,引起心肌缺血、缺氧或壞死而引發的心臟病,嚴重時可猝死。心絞痛是冠心病最常見的表現。

冠心病的主要危險因素包括高血壓、血脂異常、糖尿病、肥胖和超重、吸煙、飲食不合理(如高脂肪、高膽固醇、高熱量飲食,過量進食等)、心理因素(如抑鬱、焦慮、嚴重失眠等)等。

採取健康生活方式,積極治療,有助於身體康復、改善生活質量。

健康指導建議

健康生活方式

立即戒煙,避免接觸二手煙。

不飲酒或少飲酒。

超重或肥胖的患者減輕體重。體重指數應控制在24以下,體重指數(BMI)=體重(kg)/身高的平方(m2)。

少吃肥肉、動物內臟等高脂肪食物,炒菜少放油,多吃新鮮蔬菜。

低鹽飲食,患者每日食鹽量不超過6克。

康復期患者應堅持慢跑、散步等活動。建議盡量保持每周3~5次,每次持續20~30分鐘,推薦中等強度,具體活動安排應根據自己身體情況而定。

急性期患者好轉出院後,可從每天身體活動10分鐘開始,逐漸增加運動時間。

保持心情舒暢、情緒穩定;避免過度勞累,保證充足睡眠。

治療與康復

長期藥物治療:遵醫囑堅持長期藥物治療,即使在置入支架後仍需長期服藥,不要隨意自行停葯,如需調整藥物,應先諮詢醫生。

急救藥物隨身帶:隨身攜帶硝酸甘油、消心痛、速效救心丸等急救藥物。

定期複查:在醫生指導下定期複查心率、血壓、血脂和血糖等,監測藥物不良反應。

危險因素控制:合併高血壓、糖尿病、血脂異常等患者應控制血壓、血糖、血脂等指標。

急症處理

出現病情加重,尤其是出現下列癥狀之一,應儘快到附近有條件的醫院進行救治。

胸痛程度加重,持續時間延長,持續20分鐘以上提示可能心梗。

輕體力活動甚至休息狀態下胸痛發作。

經休息或含服硝酸甘油等急救藥物,胸痛不緩解。

活動時喘息異常或平卧位呼吸困難。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超級診療室 的精彩文章:

補中益氣、養血安神,大棗全身都是寶
走路時牙痛或是心臟病?應該不是開玩笑

TAG:超級診療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