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母嬰 > 夏季給娃把尿方便?兒科醫生:過早把尿訓練,會給孩子帶來「傷」

夏季給娃把尿方便?兒科醫生:過早把尿訓練,會給孩子帶來「傷」

文丨福林媽咪

照顧孩子,尤其是沒有自理能力的小寶寶來說,最難忍受的估計就是寶寶的排便問題,畢竟那個「味道」不是好聞的。

所以,為了方便寶寶排便,也為了省去給寶寶換洗的麻煩,很多帶孩子的大人都會選擇早早的給孩子「把屎把尿」,甚至有些老人為了儘快讓孩子排便,用噓噓的口哨聲來刺激。

這些方便大人們帶孩子的排便習慣,其實就是一種強迫式的排尿排便習慣,可這些習慣,對於年齡尚小的寶寶來說是存在安全隱患的,而且,如果把尿的姿勢不會,同樣會給寶寶帶來很大的傷害。

關於它會帶來傷害的原因,山東大學齊魯醫院兒科教授也給了說明:嬰幼兒的尿道括約肌、肛門括約肌要在3歲左右才能完全發育成熟,這是人控制便尿的生理基礎之一,在此之前,寶寶還沒有能力完全控制排便排尿。

而關於給寶寶把屎把尿的年齡開始點,兒科醫生的意見是:不管孩子在哪個年齡,都不需要給寶寶把屎把尿。

這是因為,通常情況下,孩子在2歲後,膀胱功能發育逐漸完善,這個時候,他們會明顯感覺到自己的便意,而這時候,寶寶也就具備了自己上廁所的能力,爸媽也就不用把屎把尿了。

如果爸媽過早的給寶寶把屎把尿,危害還是很多的:

1、不利於寶寶髖關節的發育

把屎把尿的姿勢,就是爸媽讓寶寶端坐在身前,借用爸媽的手臂和上半身力量去把持著寶寶的兩腿,同時,寶寶的兩腿還是「劈開」的狀態,這對寶寶髖關節的成長發育就會產生很大的阻力,易導致關節結構發生改變。

2、容易造成寶寶脫肛、肛裂

兒科醫生指出,把便的時候,寶寶是局部身體頻繁用力,而此時,寶寶身體控制肛門的括約肌是沒有足夠能力,它是處於鬆弛狀態的,這就非常容易造成寶寶直腸黏膜經由肛門而突出到體外的現象,也就是所謂的「脫肛」。

脫肛,會增加排便阻力,容易讓寶寶便秘,還很容易引發肛裂,時間一長也會形成痔瘡。

3、不利於寶寶括約肌鍛煉,反而易讓寶寶出現尿頻現象

大人把便,寶寶就不會主動的去控制自己的便意,也就不會有憋尿的經歷,這就會讓膀胱括約肌失去鍛煉的機會,慢慢的,寶寶的膀胱會憋不住尿、容量也會變小,孩子以後就會容易出現尿頻的現象。

4、對寶寶脊椎有傷害

寶寶脊椎發育,是從三個月會抬頭,出現頸椎前凸,才有了第一個彎曲;接著到寶寶六個月的時候,胸椎後凸,形成脊椎的第二個彎曲;再到寶寶一歲會走路的時候,腰椎前凸,這才有了脊椎的第三個彎曲,完成人體脊椎的自然彎曲成長。

這期間,如果爸媽經常給把寶寶把便,再加上把便姿勢不正確,就很容易使得寶寶脊椎發育出現異常,影響寶寶的健康成長。

5、對孩子心理成長有影響

把便對寶寶的心理成長也是有影響的,因為它是一種強迫行為,這就容易給寶寶帶來強迫心理,使得寶寶對排便出現排斥和恐懼感,延長了寶寶排便的時間,這也會間接使得寶寶出現便秘。

正如兒科醫生說的那樣,寶寶的排便能力,讓要讓寶寶自己來控制便意,在寶寶2歲左右開始訓練完全可以。而在此之前,爸媽也別怕麻煩,被怕費錢,還是給寶寶使用尿不濕的好,不然造成傷害就得不償失了。

(註:圖片來源於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福林媽咪 的精彩文章:

孩子上全托幼兒園,一個星期才能回一次家,對孩子真的好嗎?
幼兒園老師在家長群「錯發商品鏈接」,懂了啥意思,爸媽要重視了

TAG:福林媽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