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古代歐洲水手大量壞血病,為何鄭和下西洋時中國水手卻很健康?

古代歐洲水手大量壞血病,為何鄭和下西洋時中國水手卻很健康?

在大航海時代,歐洲水手在海上航行時,最怕的不是巨浪風暴,而是壞血病。一旦得上這種病,就會牙齦腫脹,關節肌肉疼痛無比,如果得不到及時的救治,就會不治身亡,而同樣是在海上航行,為什麼很少聽說鄭和下西洋時得壞血病呢?

很多人一說中國古代航海,就要講講中國水手為啥得壞血病的比歐洲水手少?然後論述中華養生美食茶葉以及發豆芽的妙處。

其實這些都不是主要原因。中國水手壞血病比較少的最主要原因,是中國從15世紀以後航海技術就已經極大的落後於歐洲,中國的海船多數是沿陸地航行,可以隨時靠岸補給,相對不太缺少維生素來源。而歐洲的航海是真正的遠洋航行,可以不依靠陸地標誌跑遠洋航線,經常幾個月不靠岸航行,必然補給缺乏,造成大量水手得上壞血病。如果中國海船也跑同樣的遠洋航線,就我們那種落後的不知所謂的出海飲食方式,估計得壞血病死的人會更多。

在航海時代,水手們不得不把各種食物塞進肚子,這樣才不會在長途跋涉中餓死,或者不幸死於貧血症或壞血症。在很長一段時間裡,海軍面臨的主要問題不是飢餓,而是壞血病。中世紀,多達一半的水手因為壞血病而死亡。後來有人注意到,當船上的水果充足時,壞血病就不會四處肆虐,特別是柑橘。現在證明水手患壞血病是缺少維生素C引起的,因此補充維生素C很有必要。捲心菜也富含維生素,艦隊在遠航時大量攜帶這種蔬菜。但這些新鮮食物會很快的消耗掉。所以歐洲水手大多是依靠耐儲存的檸檬,以及朗姆酒等物資來補充維生素。

從15世紀開始,歐洲的航海技術就大幅度領先於中國,在歐洲航海時代,由於有了六分儀等精密定位和測速技術,歐洲的帆船可以遠離海岸航行,水手們還經常探索和開闢陌生的航線,不經常靠岸,無法及時獲得補給和生活物資。所以歐洲水手得壞血病的比例很高。

而在鄭和船隊時期,儘管下西洋的大規模航海行動,能印證當時中國的造船水平和水師的龐大規模。普通人可能以為遠洋航行有大船就行了,其實導航最重要,普通人以為導航用指南針就夠了,其實完全不然。最精確的鐘錶,大地測量,天文學才是遠洋航行淑的核心,月距法、航海鍾、六分儀等航海技術,這些都根植於數學、物理學、光學、天文學等科學技術和先進的製造業的發展。

由於數學、地理學和天文學的落後,中國的航海技術一直很原始,只有簡單的觀星牽星術,能觀測星的高度來決定地理緯度,但古代中國沒有經度的概念,所以鄭和下西洋的大部分航線也只是沿著海岸航行,鄭和走的路線是波斯和阿拉伯商人走了上千年的傳統商路,像東南亞、印度、斯里蘭卡這些航線,早在唐宋時期,各國就已經開通來往。一路上都有大港口和避風港的補給,和西歐大航海那種幾十天幾個月都靠不了岸,航路上也沒什麼大城市補給的遠洋航行沒法比。

有人說,中國海船上的船員會大量飲用茶葉,生髮豆芽來補充維生素。但是,只依靠茶葉和豆芽其實是不能維持人體維生素的需求的,例如綠茶每100克維生素C含量只有19毫克,每天要喝半斤茶葉才能夠人體的維C需求量。豆芽的維生素C含量也很低,而且需要大量的淡水,如果鄭和單靠船上發豆芽來補充船員的維生素的話,他的船隊全用來發豆芽都遠遠不夠........

鄭和的船隊在沿岸地區可以經常靠岸,不但安全性比較高,還能補給生活物資,鄭和的船隊絕對不會長時間吃不到水果蔬菜。因此,只有靠海岸行船,及時得到陸地的生鮮補給,鄭和下西洋時才很少有船員患上壞血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科羅廖夫 的精彩文章:

10噸「炸彈之母」在頭頂炸響,3公里內全滅,極端組織被炸傻了
形勢嚴峻了,伊朗油輪無人敢收,石油一滴賣不出去,美:快投降吧

TAG:科羅廖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