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天啊,搞地質的是一群怎樣的生物?

天啊,搞地質的是一群怎樣的生物?

如果有人說地質學是一個高大上的學科,那你可能會問「哪裡高大上了?」

今天我們就來認真的討論一下地質學的研究者-地質學家。

首先,要成為一個好的地質學家必須很博學,他們通常需要掌握物理、化學、地理、數學、生物學、工程學等一系列學科的知識。天哪嚕,要學那麼多的課程,豈不是很痛苦?

但是,要知道上帝是公平的,他們的付出都是有回報的。

不信?那就往下看吧。

上圖展示的內容是攝于山頭的一處褶皺,在構造壓力的作用下,原來水平的地層發生彎曲就形成了我們現在看到的樣子。「哇,大自然好神奇啊!」在你驚嘆大自然鬼斧神工的時候,地質學家們一定是滿臉的不屑,哼,這不就是我們每天都會見到的褶皺嘛。

世界著名的美國羚羊谷,是不是有種奇異幻境的感覺?沉積地質學家花了好長時間才弄明白它們究竟是怎樣形成的,早期形成的砂岩(就是那些看起來細小的紋層)由於洪水沖刷作用加上地表侵蝕作用才形成了現在的樣子。

如果你認為砂子就是石頭的話,那就大錯特錯了。世界上有許多地方的砂子還可以由小動物的外殼和碎片形成的,因此,砂子也可以是色彩斑斕的哦。比如上圖五顏六色的石頭是放大後的砂子。

火山學其實也是地質學的一個分支,雖然很多地質學家都或多或少接觸過火山,但說實話,極少有人真正親眼看到過像上圖中那樣噴吐著火舌的熔岩。

雖然很多地質學家都很喜歡研究火山,但是與正在噴發的活火山來一次親密接觸還是很考驗勇氣的。因此,並不是所有人都願意以身犯險,相反,他們更願意去做那些更賺錢的研究,哈哈哈。

上圖是著名的博物學家Ben Gadd展示的一張關於沉積地層的野外露頭照片。其實這也是地質學家野外工作的日常縮影,一個真正享受工作而且知識豐富的老教授總是會樂於將他發現的精彩野外現象展示給你,讓你能夠身臨其境的學習。

介紹地質學如果不談一談化石,那像什麼話!但是嚴格的來說,專門在野外研究化石的時候,地質學還有另一個分支學科,叫做古生物學。還記得我(原作者)作為學生的時候,第一次去野外時就很幸運的發現了一個化石,當時別提有多激動了,那塊化石我一直保存著(見上圖,它叫撫仙湖蟲,是一種較原始的真節肢動物)。其實對於一名地質學家來說,發現一個化石真的沒什麼大不了的。

但是,如果你也能找到一個像上面一樣保存完整又具有特殊意義的化石那就另當別論了(撫仙湖蟲能為節肢動物的分類研究提供珍貴的證據,更多閱讀參看維基百科)。

下面就是見證地質學奇妙的時刻啦!對於上面那張圖,你會說些什麼呢?如果你不想停留在只能說一句「卧槽,好美啊!」的階段,那就來學一學地質學家是怎樣腦洞大開的吧。

「美國亞利桑那州白口袋地區因其獨特的地質風光讓多少遊客流連忘返,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讓原本水平的岩層發生翻卷,形成褶皺、斷層和錯斷,同時又給它填上了你能想像的最瘋狂的顏色,讓人嘆為觀止。」

對於地質學家來說,研究這些奇特現象的形成過程才是更令人神往的事。所以千萬不要和學地質的人一起去旅遊,否則就會出現——你在忙著拍照想找個人幫忙時,卻發現他已進入了兩眼木然深思的尷尬,切記!

上面那座山的形狀是不是很像一個熨斗,沒錯,它的名字就叫做熨斗山,位於美國科羅拉多州博爾德市。關於它的名字起源有兩個傳說:一說是根據它的形狀;還有一說是取自於當地的「熨斗大廈」。當地政府以及科羅拉多大學,甚至還有很多的商業公司都用它作為標誌,其名氣之大可想而知。

你知道一個礦物晶體可以有多大嗎,10厘米,幾十厘米,或者幾米?那我告訴你,在墨西哥的一個洞穴里發現了至今最大的晶體,足足有27米長!當然,這種情況還是十分罕見的。而這也是所有地質學家熱衷於地質工作的原因之一,因為他們可以打著工作的名義去玩耍——比如洞穴探險。怎麼樣,是不是很羨慕?

上圖展示的是非常罕見的三種礦物共生現象——雄黃晶體(右)和方解石(左)包裹著放射狀的鎂毒石。為什麼說它罕見呢,要知道雄黃晶體如果不注意保護,比如被光照久了,就會「變性」為橙色粉末狀的雌黃了喲。咦,雄黃vs雌黃,果真還是一對。

還想看更多?沒問題!礦物晶體不一定非要很大隻才好看的,比如上面的照片,不是也很壯觀嗎,這是一個典型的交織雙晶。紅色的雄黃你可能已經認識了,它旁邊那個黑色的長長的礦物叫做輝銻礦。

地質學研究內容中出現最頻繁的可能就是各種石頭了,而石頭又是由礦物組成的。如果你幹這一行時間久了,再看那些經過人為切割和拋光後嵌到戒指或項鏈上的寶石,無論它們多麼光彩照人,都不會覺得稀奇。反倒是那些天然礦物,比如上圖中的黃鐵礦,居然長成了標準的正方體,堪稱完美的幾何模型啊,我反正是驚呆了。

你可別以為對礦物的研究就只是看看形態和晶體,那只是初級階段而已。真正厲害的進階篇需要將礦物手標本切成0.3毫米以下的薄片,放在具有偏振光的顯微鏡下觀察,也就是上面那張花花綠綠的圖片啦,咋一看,還以為是某個意識流畫家的大作呢。地質學家通過觀察一個個礦物的顯微特徵,分析單個晶體的變形來了解它們的形成過程。

除了看薄片,認礦物,地質學家還需要繪製一些地質圖和地質剖面。我很明確的告訴你,上面的兩張圖都是十分嚴肅認真的學術成果,絕不是小學生畫畫,23333……

尤其是第二張——《英格蘭,威爾士地質圖》,被譽為是「改變世界的地圖」。

看了上面這些,你可能已經知道了地質學家的工作與山脈、晶體、洞穴、地圖、火山有關。但是你可能不知道他們還會研究隕石,沒錯, 「既能入地,又能上天」說的就是地質學家。上面那塊一閃一閃亮晶晶的石頭是一種含有橄欖石晶體的石鐵隕石,很稀奇嗎,那如果我告訴你至今為止,全世界也只不過發現了61塊這樣的石頭呢?

總而言之,地質學家其實是一群很可愛的人,不論發了什麼事情,都不能阻止他們去找樂子。

研究了一輩子花崗岩的Tom Hobbs教授逝世後,他的同事們在他實驗室門口用花崗岩立了一塊碑並寫道「Don』t take life for granite」,調侃的同時也包含了敬畏之情,真是讓人哭笑不得。

來源:果殼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老胡旅遊 的精彩文章:

人類正處在宇宙最貧瘠的地方,漫天繁星都是假象
甘肅美了千年,卻無人知曉

TAG:老胡旅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