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 > 孩子從小做事就拖拖拉拉的該怎麼辦?

孩子從小做事就拖拖拉拉的該怎麼辦?

小孩子做事情拖拉是很正常的事情,這個需要一點點的改變和引導。

小孩子做事拖拉是一種天性。

小孩子的注意力沒有那麼專註,有時候干一件事情的同時,又會被別的事情所干擾,經常是正在做這個,突然又去做別的事情。這樣讓大人看起來就是幹什麼都拖拖拉拉的,不利索。

可是,你要是要求一個小孩子利索,而且是兩歲多的孩子,這要求也太高了點。

比如,我家的孩子6歲了,有時候正在寫作業,發現一個字寫錯了,想拿起橡皮檫掉。當他拿起橡皮的時候,突然想到,他同桌的橡皮好像比他的要好看,因為他同桌的橡皮上面的圖案是奧特曼,而他的是蠟筆小新。這個時候他又會想起昨天看的奧特曼打敗的是什麼怪獸,對了,他的奧特曼的玩具在哪裡呢。。。。。。

這個是我跟孩子在一起,我一點一點的問他在這個時候想什麼,慢慢的感覺到了孩子的心理活動。

這就說明孩子的思維是發散的,對於一個小孩子來說,讓他專註於一件事情是很困難的。

所以說,孩子拖拉,這種現象是一種天性,需要我們耐心的慢慢的給予改正的。

如何改正孩子拖拉的習慣

用獎勵的辦法來幫助孩子改正拖拉的習慣。孩子小,對自己的約束能力低,這個時候我們就要藉助小獎勵的辦法,來讓孩子在潛意識中自主的去做一些事情。比如說,孩子要先學會自己的概念,然後讓他知道什麼東西是屬於他自己的,需要他自己來處理一些事情。

比如,現在的孩子有很多的玩具,可是他們玩的時候就會攤成一地,玩完了就走,根本不管,讓他收拾他就會收拾收拾著繼續玩了起來。這個時候就要告訴他,如果能在十分鐘之內把玩具收拾好,就可以出去再買一個玩具或者可以看一集的動畫片。

而且,在收拾的過程中,盡量不要幫孩子收拾,不要覺得孩子收拾的太慢而著急,要讓孩子自己收拾好了,再誇獎孩子,給予孩子說好的獎勵。這樣,多次下來,孩子就知道越快越好的做好自己的事情,就會有獎勵。

漸漸的,在孩子的心裡就會有一個潛意識:自己把事情做好,就是好孩子,就會有獎勵。

孩子一次兩次做事拖拉,這個沒有什麼大的問題。只要有一次做好了,就可以用這個作為範例來多次的引導孩子做好別的事情。

孩子做不好事情,家長有的時候很生氣,甚至於暴跳如雷,其實想一下,孩子現在要培養他的對事情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不要讓孩子覺得是在你的威逼下才做的事情,而是要讓他自己覺得是自己的事情。

從一件小事情坐起,比如,讓他自己學著洗臉,洗完後要讓他自己把自己的小毛巾掛好,漸漸的要讓他自己學會自己洗腳,自己洗自己的小襪子。以此類推,慢慢的,讓他學會自己來安排自己的事情。

要慢慢的培養孩子的責任感,是他的事情就是他的,他自己要做自己的事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寶貝幫 的精彩文章:

新手媽媽不要再迷茫了 你想知道的育兒知識都在了
孩子不喜歡上幼兒園 每天到門口就哭怎麼辦?

TAG:寶貝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