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旅遊 > 尤靜靜的遊記《古村漫步》,寫得很好,看看吧!

尤靜靜的遊記《古村漫步》,寫得很好,看看吧!

尤靜靜的遊記《古村漫步》,寫得很好,看看吧!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我一直相信沒有比記憶更好的風景,所以很多地方我都不會舊地重遊。然而徐嶴底故村落成了我的例外,閑暇之餘我都會來這裡轉一轉,什麼事都不做,就在老屋門前的石凳上坐一坐,像是探望闊別已久的老朋友。

徐嶴底是一個偏僻的古村落,自然,樸素,寂靜甚至有些冷清。或許我想要的就是這份寂靜與冷清,這是一個能讓人身心愉悅的地方,看到的都是原始自然的樣子,聞到的也是原汁原味的鄉土氣息,輕輕地踩在石頭路面上,就能感受到時空倒錯的平靜與安寧。

雖然古村名「徐嶴」,可村中的居民卻不姓徐,而姓吳,那為何不叫吳嶴底呢?據記載,宋宣和年間,方臘作亂,徐震(泰順仙居人)率兵抵抗,不幸犧牲,其靈柩扶歸鄉里,途經玉溪,即徐嶴底村前的一條小溪。是夜,天降大雨,久旱而幾近枯萎的禾稼盡沐甘霖,鄉人納頭拜呼徐震顯靈,為感其恩,將此地稱為「徐嶴」以志紀念。

徐嶴底有著700多年的悠久歷史,置身其中,恍若隔世,鵝卵石鋪就的蜿蜒巷道拉長了古村落的歲月滄桑,房屋有些破敗,而斑斑的門窗、雕刻玲瓏的屋檐和鏤空精緻的迴廊卻在訴說著曾經的繁華和熱鬧,正如崔顥寫道:「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餘黃鶴樓。黃鶴一去不復返,白雲千載空悠悠。」

尤靜靜的遊記《古村漫步》,寫得很好,看看吧!

村裡有兩處地方是我最愛去的,一處是文元院,另一處是舉人府。

文元院處在徐嶴底村最裡面的一個宅院,該宅的門樓檐下,懸著「文元」匾額。文元院規模不大,但其最大的特點就是整個天井地面用塊石鋪就,該宅院的主人叫吳存經,是清乾隆甲戌年(1754)的副貢生。

文元院的二樓,有一間吳存經的書房,房間不大,但頂上做有藻井,顯示與眾不同。 「一盞燈火夜深紅,猛著心時不計工。他日風雲能際會,定應平地步蟾宮。」古代耕讀人家,白天勞作,晚上讀書,學而優則士。一陣輕風吹過,桌前燭光搖曳,彷彿又看到了吳存經伏案苦讀的樣子,淡淡的墨香透過千年的歲月溢滿鼻尖。

舉人府位於文元院的左前方,從長巷的一側進去,看見立在門樓外的數塊旗杆石,上面刻記著屋主吳永楓考中舉人的年月,旗杆石是封建科舉制度的產物,它是宗族、個人名譽的象徵。吳永楓鄉試成為武科舉人,就有資格樹旗杆了。舉人府整體為四合院式,門樓上懸掛著「登科」的匾額,房屋中間有一個非常大的天地坪,兩米寬的青石甬道直通大廳,兩旁鵝卵石鋪地十分平整。相傳,廳堂原存放一把吳舉人當年使用過120多斤重的大刀,在古村的後山彎里有一塊空地,被稱為"跑馬場",是當年吳舉人舞大刀騎馬的習武之地。

陽光輕輕地打在這座故老的院子里,將吳舉人「身如桅杆腳如船,伸縮如鞭勢如瀾」的身影鐫刻在歷史深處。腳下的鵝卵石閃閃發光,百年的光陰悄悄地在指尖滑過,只剩下凋敝荒蕪的院子,令人無限感慨。

看,太陽就要落山了。

是啊,沒有不落的太陽,沒有永遠的財富和權勢,永恆的只是時光的真實,何需感慨。

木心說,《詩經》中的男男女女一定是幸運的,他們生活在最樸素的地方。推門而出是一片舒心的原野,山川與河流讓人心曠神怡。其實我也是幸運的,一卷鋪開,便忘記了高樓大廈的燈火通明,忘記了車水馬龍的街道,身處星點零落的古代村落,遠古的和風習習,感受這穿越千年依然至美的風景,在喧囂的世界裡,滌盪出清澈的樂感。

尤靜靜的遊記《古村漫步》,寫得很好,看看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