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華為採用新型供電方案拓展NB-IoT應用

華為採用新型供電方案拓展NB-IoT應用

華為與荷蘭新創半導體公司NOWI合作,將推出新型能量收集技術運用於電源管理IC(Power Management IC,PMIC)為NB-IoT的系統單晶元(SoC)供電,進而大幅降低更換電池或布線成本,此舉將使華為於智慧城市的發展上更具彈性。

隨插即忘的物聯網設備有效提升部署彈性

NB-IoT設備於2018年全球出貨量達到5,300萬台,華為在2019年第一季NB-IoT晶元全球出貨量便已突破2,000萬台,其中Boudica 150晶元出貨量也逾1,300萬片。

作為該晶元一部分,NOWI的NW-A2.3 PMIC解決方案能高效率將光和熱能等環境能源轉換為能量,且無須額外電感器等外部元件,並較其他類似產品的印刷電路板(PCB)組裝面積縮小30倍,此隨插即忘(Plug and Forget)的便利使用彈性也讓採用者能創造無電池產品或具極長壽命的混合電池設備。

以華為聚焦ICT基礎建設並積極布局的智慧城市而言,當物聯網節點分布範圍既廣且遠或在難以抵達的區域時,無法拉設電纜情況也使更換電池成本更加昂貴,此次合作或能讓華為一方面優化現行水務、燃氣與煙霧感測等百萬級連結設備,一方面也能往公共領域如建築和道路監測衍伸,在策略及應用場景上將有更多拓展空間。

應用場景需求將持續推動物聯網供電技術

無論是電池維護抑或電纜布線,電源是物聯網設備布署常見的瓶頸之一,在許多應用場景下電池壽命往往低於設備壽命,迫使企業在系統使用期間需進行電池更換,從而增加物聯網的總使用成本並影響投資報酬率,是以如Cisco近期推出的802.11ax無線網路基地台Catalyst 9100系列皆是以節能省電作為共通特色,待基地台交換資料的排程時間一到,才喚醒平時保持休眠狀態的連線用戶端設備。

Amazon和Samsung更於2019年初便投資新創廠商Wiliot開發的全球第一款以Wi-Fi充電的物聯網晶元,該薄型藍牙晶元透過回收利用環境的Wi-Fi、藍牙及行動裝置等無線電頻率訊號,即可為晶元上的ARM處理器供電,此趨勢也一路延燒至年中華為的此項合作案。

現行物聯網設備普遍應用於各垂直領域,多元場景皆有其供電規劃或電池需面對的適應性,例如智慧製造過程中的灰塵、濕氣、高溫及化學物質對電池的影響,以及機台幾乎不可移動等特性,智慧物流冷鏈配送的極低溫、智慧零售的大量電子貨架與標籤等,在物聯網設備量後勢看漲,且對改善耗電與電池續用效率越趨要求下,對物聯網設備的供電技術將持續帶來挑戰與商機。

Source:拓墣產業研究院

圖片聲明:封面圖片來自正版圖片庫——拍信網。

歡迎關注

集邦諮詢(TrendForce)旗下研究中心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集邦TrendForce 的精彩文章:

接過小米性價比大旗,紅米K20 Pro發布
日歐美抱團發力氫能發展,目前各自狀況如何?

TAG:集邦TrendForc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