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淺談匠籍制度的確立及其對中國古代社會的影響

淺談匠籍制度的確立及其對中國古代社會的影響

士農工商是我國古代社會的基本等級制度,根據《管子·小匡》的記載:「士農工商四民者,國之石(柱石)民也。」由此可見,在一開始的古人眼中四民是社會的根基,四民在各自的領域為國家工作才有江山社稷的興隆旺盛。讀書人、農民、百工、經商的在國家的四個方面發揮著自己獨有的力量。

作為四民之一的」工「便致力於工程和工藝等方面,古人的智慧創造了在今天也令人讚歎的傳統工藝。工匠們憑藉自己的探索和鑽研,如《淮南子·齊俗訓》記載「工與工言巧」一般。然而工匠的社會地位在中國古代一直處於接近底層的程度,雖然在大體上看商人的地位似乎更為低下,可是商人階級低微的僅僅是其政治上為統治階級所不喜歡,在物質生活上商人可是要比工匠要好上千萬倍的。

在工匠的歷史演變過程中,宋元之際的社會制度有著不可忽略的影響。被稱為中國古代最富裕的宋代,即便政治上的妥協與軍事上的失利是的其為後人所輕視,但其社會文明卻高度發展,為了確保社會各項領域的發展,南宋開始盛行以職業劃分戶種的做法,到元代發展為「諸色戶計」,各色職業戶均要向官府提供不同的勞役。《元史·卷九十三》記載:「然其戶大抵不一,有元管戶、交參戶、漏籍戶、協濟戶。於諸戶之中,又有絲銀全科戶、減半科戶、止納絲戶、止納鈔戶;外又有攤絲戶、儲也速兒所管納絲戶、復業戶,並漸成丁戶。……凡儒士及軍、站、僧、道等戶皆不與。」元代為了便於強制徵調工匠服勞役,將工匠編入專門的「匠籍」。 這也是古代匠籍制度的由來。

從實際上來看,元朝能夠在華夏文明的歷史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其社會制度也有著其獨到之處。古時的蒙古人在並不是像我們認為的那般四肢發達,頭腦簡單,在管理社會上蒙古人並不是那麼的糟糕,他們只是想保證在其治下的製造業能永遠跟上他們的指令,能夠使得他們足以獲得滿足自身需要的物質財富和多處的社會勞動力來供其進行其他的活動。

因此,為了維持社會的穩定,保障自己財政的收入。在蒙古人征服中國時,統治階級下達命令,無論一個人以何為業,他將繼續從事那種職業。《通制條格·卷二》中記載:」軍、站、急遞鋪、駕船、漏籍、鐵冶戶,戶下人口折居者,揭照各籍相同,止令依舊同戶當役......不敷,從尚書省定奪。運司煎鹽灶戶,戶下人口析居者,仰充灶戶收系應當絲料。」這種戶籍制度是經過精心設計的簡化做法,將人口永遠保持在某種狀態。拿工匠來說,從事工匠的人他和他的後代將世世代代當工匠。他們的戶籍將永遠被定為工匠,律法要求他們的子孫後代從事與父輩同樣的工作,對比其他戶籍,工匠更加凄慘,因為工匠的全家老幼都要參加生產,而且世代相繼,地位低微而且收入比較低。

工匠卑微的社會地位並沒有隨著王朝的更替而有很大的改善,在蒙古人建立的元之後興起的明王朝依舊沿襲了元代的匠戶制度。在分為民、軍、匠三等民戶中。從事手工業的民眾被劃分到匠籍,不過按照《雙溪雜記》:「北征之馬聚於馬房,營造之兵終歸匠籍」 來看,許多為軍隊服務的工匠雖然有著軍籍的身份,卻還是被當作工匠,這種人被叫做軍匠。

然而軍匠雖然帶著一個「軍」字,在統治階級看來其本質還「匠」,不論是在政治地位還是物質生活等方面,依舊過著慘淡的日子。他們要世代承襲,而且為了便於勾補不許分戶。這也是為了保證社會的穩定,畢竟在明王朝初建時期,社會經過戰爭的洗禮,動蕩不安。《朱元璋傳》第五章:「在明代戶籍中,軍籍和民籍、匠籍是主要的戶口。」在這種情況下,只有得到皇帝的准可,這種被劃分軍籍的工匠和自身便是匠籍的民眾才能改換原來的戶籍。匠這一職業是不被允許參加科舉考試的,也就是說工匠是無法躋身於統治管理層面的。

匠籍制度是中國古代宮府對手工業工匠人戶編定特別戶籍的制度。到了清代,隨著商品經濟的發展﹐匠戶對於封建國家的人身依附關係日趨鬆弛。順治二年(1645)清政府宣布廢除匠籍制度。從社會發展上來看,匠籍制度的陰影始終存在於中國封建社會的末期,制約和影響自由手工勞動階層的形成,工匠們受到無償剝削。清朝時雖然宣布廢除匠籍制度,但在實際上,還是以各種各樣的形式役使和利用者工匠。隨後歷經「一身兩役」,直至攤入地畝,匠籍制度的廢除具備了它在社會進步中的真正作用。

可以說,匠籍制度的長期存在,嚴重的影響了中國資本主義萌芽的發展。從最根本的角度來講,中國始終無法形成一個自由勞動力有效供給的市場,僱傭關係的一方缺失,使得資本主義的生產關係只能長期處於低級階段。而除此之外,匠籍制度帶來的一系列連鎖反應,併產生了諸多的不良影響,制約了中國本土的資本主義的發展進程。

參考文獻:《元史·卷九十三》

《管子·小匡》 管仲

《雙溪雜記》 王瓊

《朱元璋傳》 吳晗

《通制條格·卷二》 完顏納丹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戰爭 的精彩文章:

歷史上最牛氣的宦官連皇帝都叫他爸爸,卻因作惡多端後來不得善終
漢獻帝:被曹操挾持的可憐皇帝,如今後代卻遍布日本

TAG:歷史戰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