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曹操為何始終沒有稱帝?

曹操為何始終沒有稱帝?

曹操掃平眾多軍閥豪強,統一北方,其官爵也從司空、丞相升至魏公魏王。曹氏集團總攬軍政大權,朝廷百官形同虛設。漢獻帝淪為傀儡,他在許都的皇宮由曹操心腹統領的禁衛軍守護。到220年曹操死前,以魏代漢可以說萬事俱備,但從始至終曹操沒有稱帝。

在曹操死後僅數月,即公元220年10月,漢獻帝被逼禪讓,曹丕登基,魏王府原有的文武重臣多成為魏國的開國元勛,曹操時期的制度也基本未做調整,漢魏易代順利完成。

那麼,曹操為何始終沒有稱帝?名正言順地取代漢朝?

東漢末年,朝廷中樞實權漸失,但官僚體制尚在,漢獻帝與少數忠於漢室的重臣並不甘心做傀儡。董卓之亂後,雖漢獻帝輾轉逃難,惶惶不可終日,追隨的朝廷百官也傷亡殆盡,然而漢室皇權仍有深厚的政治社會土壤,皇帝作為名義上的天下共主,仍有重要影響力。

漢室雖苟延殘喘、無兵無權,卻代表了不可取代的正統性,(至少表面上)擁護漢室,方能獲得道義優勢,贏得輿論民心,曹操如此,劉備更是如此。這一時期,廢立皇帝者皆不得好死,比如廢掉少帝的董卓和自立為帝的袁術。建安晚期的曹操封藩建國,篡位野心暴露無遺,未能稱帝主要是因為現實的政治形勢阻礙。

在曹操統治過程中,效忠漢室、反抗曹氏的密謀與行動,以及名士的譏諷與不合作屢見不鮮。內部反對曹操篡權者也大有人在,曾經的首席謀士荀彧就是其中之一。荀彧是潁川三大望族之一荀家的領袖人物,具有濃重的正統觀念,對漢室情感深厚。當年他主張奉迎獻帝是為復興漢室,非助曹操篡位。204年曹操佔領冀州時,就有人建議恢復古代的九州,藉機擴大冀州的領地,但荀彧反對,曹操從之。

212年曹操欲晉爵王公,又遭荀彧反對。曹操不得不再次作罷,對荀彧大為不滿,冷落之,荀彧憂鬱畏懼而死。

建安末年的兩次反叛妨礙了曹操稱帝。

218年正月,趁關羽進逼樊城之際,金禕與耿紀、韋晃、吉本等人在許都發動叛亂,企圖「挾天子以攻魏,南引關羽為援」 。這次叛亂雖很快被平息,但曹操在許都的得力助手王必被殺,曹操一怒之下殺掉大批漢朝官員。值得注意的是,反叛首領之一耿紀曾是丞相府的僚屬,甚為曹操器重,韋晃更是丞相府(曹操仍兼任丞相)的在任僚屬。

219年9月,魏國都城、曹操霸府所在地鄴城(史稱鄴都)也發生了一場謀反。謀反發起者魏諷是青年名士,與曹操同為譙沛人,也是霸府僚佐。曹操起家、建立霸業過程中,譙沛人和潁川士族是兩大核心勢力集團,前者多與曹氏有密切的血緣宗親關係。參與謀反的其他幾人是曹操親信重臣王粲、劉廙等人的子弟。這次謀反未及發動,就被曹丕鎮壓,並未造成動亂。

金禕等人叛亂時,曹操府統治已有二十二年,軍政大權在握,朝廷遍布心腹,自認為異己勢力已被盡數剷除,不料仍然有如此激烈的反叛行動。不但重臣的子弟、僚佐、青年士人都捲入其中,甚至他倚重信任的譙沛集團里也有人帶頭謀反。對於魏諷謀反案,曹操並沒有牽連濫殺,反而低調處理,避免激化霸府內部矛盾。兩次發生反叛期間,曹操正與劉備在西線和南線兩線作戰,如果冒然稱帝,致使內外交困,曹魏天下危矣,故而曹操死前數月不得不放棄稱帝。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清風明月逍遙客 的精彩文章:

古代皇帝大赦天下是什麼情況?
司馬遷《史記》里的六大飯局

TAG:清風明月逍遙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