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孩子大了,也滿心期待父母「誇誇」自己

孩子大了,也滿心期待父母「誇誇」自己

丨魚爸圖片來源《窗邊的小豆豆》

來源| 養育男孩(ID:breedboy)

1

我真的很厲害!

這是最近小小魚經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

「爸爸,我厲害吧!」

當他把籃球努力地拋起來,幸運地夠著籃板時,他會自豪地跟我說。

我看到他滿臉的嘚瑟,心想,不能讓小子驕傲。

「這沒什麼呀!你投一個球進去試試。」

六歲多的他還很難把球拋到成人的籃球架上。

所以註定他會被打擊。

「打擊打擊也好,知道還要繼續練習。」我這樣想著。

可是結果呢,他拋了幾次就垂頭喪氣,不玩了。

晚上,跟他一起練習圍棋。

沒想到他進步很大,我一不小心輸掉了第一盤。

「真不錯啊!進步這麼大!」

一聽我這麼說,小傢伙勁兒更大了。

沖完涼後又拉著我說要下幾盤。

看來是我的誇獎讓他的信心更足了。

我總覺得爸爸跟兒子之間總是有一種天然的競爭關係。

小傢伙總是會跟爸爸比。

倘若爸爸高高在上或者對孩子冷嘲熱諷。

也就是常常說的「打擊」教育。

我看只會打擊孩子的自信和消磨他們的興趣。

但是這其中的度,真的要把握好。

還有很多父母,覺得孩子三四歲的時候,要多誇誇他們。

而孩子長大了就不需要誇,反而要多打擊孩子,發展孩子的逆商。

我也是如此,覺得小小魚馬上要讀小學了,多打擊打擊。

結果很多時候事與願違。

總結一番下來,發現孩子大了,也要多「誇」才行。

2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渴望被肯定的小孩。

有一個朋友說,真的很奇怪,每次在工作上取得一些成就,就會有意無意地跟媽媽提起。

雖然他知道媽媽不會誇他,只會跟他說還不夠,要努力,別驕傲,要謙虛。

好像從小到大都這樣。

他說讀書的時候數學成績一直不好。

但三年級的時候他努力了一把,從及格線直接跳到了80分。

他那天覺得自己讀書的勁兒都足了很多。

因為老師當著全班同學的面表揚了自己的進步。

所以他非常興奮地跑回家,告訴了媽媽這個消息。

沒想到媽媽連問都沒問一句。

直接說了一句:考80分就高興啊,有本事考一個100給我看看啊。

我們常常會看到這個的情形,孩子就算考了90多分回去,希望得到父母肯定的時候,有的父母卻說「沒什麼高興的,為什麼你丟了那幾分?」

孩子做了自己的一把小弓箭,就跟父母分享,父母卻說「這些有什麼用啊,凈鼓搗一些亂七八糟的東西,考高分才有用啊。」

……

所以朋友說一直很自卑,跟媽媽有很多的關係。

他說就算媽媽從來不誇自己,可自己每次都希望媽媽肯定自己。

當加了工資的時候,他不是好好犒勞自己,而是趕緊打電話告訴媽媽。

可內心還是希望自己的父母能為自己感到驕傲。

小時候渴望媽媽誇誇自己,沒有得到滿足。

成年後真的會有同樣的渴望。

心理學發現:越是得不到父母肯定的人,希望獲得父母肯定的心情越強烈。

而且不管年齡如何,境遇如何、處在人生的哪個階段,這種渴望都會存在。

所以,為人父母的我們,如果沒有肯定自己的孩子。

那孩子的內心永遠有一個口子。

特別是被否定後的「無價值感」會終身相隨。

而有些不好的標籤,更是讓孩子自卑。

3

嘮叨和責罵往往不如正面的「誇誇」孩子有用。

在《窗邊的小豆豆》里。

圖書的作者,也就是「小豆豆」的原型黑柳徹子說:「你真是個好孩子!」這句話改變了她的一生。

小豆豆雖然被學校退學了,但是她的媽媽一直沒有嘮叨責備過她一句。

媽媽沒有把退學的事告訴小豆豆。

媽媽知道,即使說了她也弄不清自己哪兒不好,再說因為這些事讓小豆豆背上思想包袱也不合適,還是等長大了再告訴她吧!

其實,每個孩子都有很多的優點。

只是很多時候被嚴格的父母給忽視了,而缺點卻被放大又放大。

比如小豆豆很多的優良品質——善良、熱情、同情心、誠實。

就算小豆豆不斷惹禍,老師還是不斷地對她說著這句話:「小豆豆,你真是個好孩子。」

於是,她的心中一直懷著「我是一個好孩子」的自信,覺得自己確實是個好孩子。

恐怕連校長都不會想到,他的這句話,成為對小豆豆一生的激勵。

父母的喋喋不休和不信任,給孩子貼上標籤,是孩子一生的噩夢。

而父母的肯定、支持和鼓勵,往往給孩子無窮盡的力量。

4

明白了鼓勵和誇讚的力量之後。

怎麼「誇」就變得尤為重要了。

因為很多不適當的「讚美」和「誇獎」給孩子帶來的負面作用不亞於打罵。

每次聚會或者在一起玩耍,就會聽到一些人誇孩子:

「你家的孩子真聰明!」

「寶寶是最厲害的!」

「你是最棒的!」

孩子們得到了鼓勵,樂滋滋的。

很多父母都覺得這樣能夠讓孩子更自信。

但很多時候問題也跟著來了。

比如孩子去了幼兒園,沒有得到老師的誇讚,就會覺得失落,覺得老師不愛自己。

甚至不想去幼兒園了。

特別是一直被捧著的孩子,遭遇了挫折,他們的失敗感會更強烈,就好比飛得越高摔得越疼一樣。

最後孩子會因為害怕失敗,怕別人會懷疑自己不聰明,所以選擇不嘗試。

不去讀書,避開考試和競爭,尋找家庭的庇護,尋求讚美和肯定。

比如有很多父母,特別是老人,會誇「寶寶是世界上最棒的,最聰明的!」

結果孩子有一天到外邊一看,這麼多孩子比自己厲害。

去了學校一瞧,老師天天誇這個誇那個,卻不曾誇我。

於是沮喪、厭學,渴望回到家裡這個有人誇的環境。

這樣就會害了孩子,他們會變得不再努力,甚至自己欺騙自己,不願意接受現實。

這就容易導致心理問題。

所以不要給那些「華而不實」或者「虛情假意」的誇獎。

那父母可以怎麼誇?

父母要誇孩子的具體行為,和他付出的「努力」。

比如孩子自己獨立吃完了飯,或者獨立完成了家務。

或者幫助了其他的小朋友。

這時就去放心的誇誇:

「寶寶能自己吃完飯,媽媽覺得你很厲害呦!」

「今天的地板拖得不錯,真棒!」

「你能幫小朋友的忙,是非常好的行為,媽媽為你點贊!」

請記得:孩子需要父母看見自己的努力,真誠地為自己鼓勁,豎起大拇指來肯定。

不管他是還在蹣跚學步的孩子,還是剛剛參加完高考的孩子。

都需要父母的看見和肯定。

你也許還想讀(點擊文字即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家人雜誌 的精彩文章:

孩子不聽話?恭喜你,這是好事
有格局的父母,從來不隨便跟孩子「哭窮」

TAG:家人雜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