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分的是垃圾?分的是藝術!

分的是垃圾?分的是藝術!

七月全國最熱門的話題是什麼?

能讓#雙宋離婚#和#冰晨分手#輸下陣來的,

只有#上海垃圾分類#。

垃圾分類剛實行的這段時間,很多網友不能適應。丟東西的時候,大家還要參照垃圾分類表,仔細想想手裡的垃圾該如何分類。

當然,在垃圾分類方面也有天賦異常的網友,成堆的垃圾被分出了意外的美感。小編面對這位網友的垃圾分類的傑作,不由感嘆:「這個畫面怎麼那麼熟悉?

「分類垃圾 俯拍」

這不是攝影藝術的一大標配嘛!

攝影藝術家Stuart Haygarth的作品《潮汐標記》採用的就是這樣方式。《潮汐標記》是攝影師在一段特定的海岸線上收集的衝上岸邊的人造物品。這些在海洋中漂泊已久的物品,原色和外觀都有了變化,上岸時早已喪失功能性。攝影師希望用更有意義的方式將它們記錄下來,就通過顏色將其分類,形成一條長達6米的作品。

既然說這種方式是藝術攝影的「標配」,意味著使用這種方式創作的攝影師絕對不止一個。

攝影師Barry Rosenthal的作品《find in nature》雖然在外觀上與Stuart Haygarth的作品相似,但是Barry的作品更具強烈的環保意識:「在《find in nature》中,使用塑料廢物來自垃圾堆、海灘、河流和土地」,相當於科普性的 「垃圾圖鑑」。

既然說到了這裡,還有一位「垃圾攝影家」不得不提——Chris Jordan。他的大多數拍攝主題來自垃圾,他曾說,當其身處堆積如山的垃圾場時,靈感就會慢慢湧現出來。他的作品在批判美國的消費主義的盲目性外,也警醒人們重視環保。

Chris Jordan的每張作品用的是同一種垃圾,例如下圖,模仿義大利畫家波提切利的名畫《維納斯的誕生》,是由240000個塑料袋拼貼而成,相當於世界各地每10秒消耗的塑料袋數量。

模仿日本畫家葛飾北齋《神奈川衝浪里》的這張作品,是由240萬塊塑料拼成的,相當於每小時進入海洋的塑料污染的重量(磅數)。

模仿梵高的《星月夜》則是由50000個打火機拼成的,相當于海洋中,每平方英里漂浮的塑料片數量。

據統計,Antoin在四年期間,共積攢了70立方米的垃圾,其中包括1600個牛奶盒,4800個衛生紙紙筒,800千克舊報紙......攝影師將這些垃圾重新擺放,拍攝完成作品《#365 Unpacked》。

雖說「分類垃圾 俯拍」在攝影中十分常見,

但是作品的內容永遠大於形式

2009年,連州國際攝影展年度大獎的獲獎者攝影師王久良,用《垃圾圍城》訴說一個令人痛心的現實:「垃圾從來沒有離我們遠去」。

隨後,他又用六年的時間拍攝了紀錄片《塑料王國》,這部揭露了來自國外的洋垃圾,未經處理進入中國。

令人欣喜的是,我國政府在2017年7月18日正式針對垃圾進口該議題作出回應,向世界貿易組織通報,將不再允許進口4級別、24種固態廢料,時至今日,「洋垃圾」禁令已經實施了500多天,中國不再是「世界垃圾場」。

在上海開始實行嚴格的垃圾分類後,又公布了45個即將實行垃圾分類處理系統的重點城市。大家雖然對垃圾分類揣揣不安,但是為了更加綠色的未來,每個人都在一步步適應,為環保出一分力。

此外,聽說

——

圖片來自 | 網路

文字及整理 | 木起語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她影像 的精彩文章:

男人,你需要一個女攝影師

TAG:她影像 |